民国时期的三位倒戈将军,都是来自西北军,结局最好的是吴化文

民国时期的三位倒戈将军,都是来自西北军,结局最好的是吴化文,第1张

民国时期的三位倒戈将军,都是来自西北军,结局最好的是吴化文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吕布,因为跳槽和道德败坏,三次背叛养父丁渊、王允、董卓并将其杀死。所以吕布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甚至后人戏称吕布的养父是三国中最危险的位置。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将军,最终因为屡次跳槽,无底线,失信而丢掉性命。其实民国乱世也有三位将军,因屡次跳槽而被称为叛逃将军、跳槽将军。巧合的是,这三位叛逃的将军都来自民国西北的军阀集团。

西北军阀集团,在民国时期,绝对是大军阀之一。全盛时期整个西北地区都在西北军阀集团的管辖之下,有40万士兵。但是这个集团军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比较穷,经常为粮食发愁。

因为这个致命的弱点,西北军阀集团的首领冯玉祥不得不依靠中原那些大军阀集团。比如早期的皖系军阀集团,直系军阀集团,冯系军阀集团,甚至后来投靠南方的蒋介石军事集团。多次跳槽叛逃的冯玉祥也被称为跳槽叛逃将军。

叛逃的冯玉祥将军终于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谢幕,退居二线。从此,他轮流做一个没有军事力量的政治家。虽然手里没有什么兵权,但冯玉祥在民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他是一级上将,是蒋介石的结义大哥,所以绝对属于风云人物。

有点可惜。1948年,冯玉祥从美国回国途中,途经黑海至敖德萨港(今乌克兰)时,船起火,一代西北王冯玉祥遇难。他66岁了。

民国第二位叛逃的将军也是西北军出身,曾是冯玉祥的太平洋起义军十三部之一。说到这,可能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猜到了,他就是民国时期臭名昭著的石友三。

石友三没有底线。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他甚至可以当叛徒。冯玉祥虽然也是一个叛逃的将军,但面对侵略者和日寇,他依然爱国,坚决把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另一方面,投诚的将军石友三则不同。民国乱世,他游走于各地军阀之间。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投靠了谁,谁没有底线,谁没有个性,只注重利益。

据史书记载,石友三求助于吴、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和日本人。更有意思的是,每次石友三背叛投靠,都有人愿意收他。关键问题是,他每次投靠,都能取得对方的信任。由此看来,石友三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俗话说,走在河边,湿不了鞋。石友三,一个没有底线的将军,是个汉奸。1940年12月1日,他的部下高树勋被骗到大宅里叙旧。最后被五个大汉绑起来活埋在金堤河边,时年49岁。对于石友三的结局,相信没有人会觉得对不起他,活该。

民国第三位叛逃的将军是吴·。或许在民国乱世,吴的知名度和地位都没有冯玉祥和石友三那么高和有影响力。但他最终成为三个叛逃将军中最优秀的一个。

其实,吴的也是西北军出身。早年跟随冯玉祥,也担任过老冯的参谋长。凭着圆滑的为人处事,他在西北军一路升迁。但是,吴也属于石友三,一个过客。只要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就不会错过,哪怕背叛老上级冯玉祥。

例如,中原大战期间,吴投靠韩复举,与冯玉祥联手,最终与蒋介石反目成仇。抗战时期,吴面对侵略者的铁骑,叛逃投靠侵略者,担任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军军长。

1945年,在侵略者被赶出家园后,吴再次求助于蒋介石。吴被任命为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兼山东保安第二兵团司令。

1948年9月,叛变将军吴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离开蒋介石集团,加入人民队伍,为济南战役的胜利做出一定的贡献。1949年2月,吴起义部队改编为第35军,参加了渡江解放沪宁战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49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