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反奉成功了吗

郭松龄反奉成功了吗,第1张

揭秘郭松龄为什么会反奉,郭松龄倒戈反奉原因有四条

说起郭松龄,其实这个人不简单,但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民国时期也红,但是郭松龄有一点让大家很不爽,说这个郭松龄当时造反了,所以有人想问为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郭松龄(1883-1925),陈矛人,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于桥村人,唐代著名汾阳王郭子仪后裔。冯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之一。

郭松龄叛逃有四个原因:

1。与杨雨婷的个人恩怨

新军中出现了两派,一派以国内陆军学校毕业的郭松龄为代表,另一派是日本陆军学校毕业的留学派,如、、韩等。两派因为军事观念的不同,总是互相看不起。而且,一直建议张挺进关中,一统天下,迎合张的野心。但郭松龄希望冯军能把东三省治理好,中国人不要自相残杀。

连续第二场战争以冯军的大胜而告终。张把各省封给他的部下,其中安徽归杨雨婷,山东归张宗昌,江苏归姜登选。但这场战争的最大功臣郭松龄却一无所获。趾高气扬的杨雨婷和落寞的郭松龄,成为两派矛盾迅速激化的生动写照。实际上,张把郭松龄和张学良绑在了一起。张学良全面接管的那一天,郭松龄在整个冯军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他没有等到这一天。

二。冯至军阀新旧派系的矛盾

张的团队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当年一起舔血的兄弟。这些兄弟为张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深受东北国王的信任。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他们过时的作战思想和带兵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第一次直接战争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次直接战争后,冯军军逐渐形成 老派 、 新学校 。旧派是的一个实力派,大部分是与张一起出道的结拜兄弟。其成员有张、张景惠、尚玉林、和吴,他们都在担任重要的军政职务。新派系分为 中士 Pai 鲁 派,都是军校毕业生, 中士 他们大多毕业于以为首的日本士官学校,成员包括、韩、、常荫槐、、俞国汉、邢世莲等人。这些人非常依赖,视杨为 智库 、 精神领袖 。

新派是以张、、为代表的聚集的人才。他们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所创新,这使得张越来越受到重视。两派矛盾激化,但郭松龄是个例外。他虽在新派,却因耿直自尊,两边不领情,独自一人。

三。国家司法

郭松龄曾经加入过孙中山先生的团队,他非常同情三民主义。他的妻子韩淑秀也是团员。郭松龄有一颗救国救民的心。在得知张在日本购买了大量军火,正在准备一场大内战的消息后。郭松龄很反感。

郭松龄敢于揭竿而起反抗冯,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民主革命家,与张等旧军阀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与张学良对他的充分信任和纵容密切相关。张学良继承了父亲张左林 不疑人,不疑人 风格,对郭松龄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这早已成为凤溪集团内部的美谈。所以当郭松龄 他经常对张的军事和政治措施表示不满 当张学良告诉郭松龄 每一份同情 ,并不能阻止它。

四。极端个性

郭松龄自尊心太强,不屑与人交往。被杨雨婷经营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像水一样热。张学良从中斡旋,请两人坐下来一起吃饭。郭松龄听说杨雨婷也会出席,不顾张学良的好意,愤然缺席。

后来大战中,郭松龄被陆军部的姜登选挤兑,违抗军令,擅自带兵。在战场上抗命,无异于谋反,可以当场枪毙。但是,张学良没有惩罚他。刚刚找到他,让他把作战部队带回去。后来,郭松龄背叛了冯军,把姜邓骗了出来,并杀了他。后来杨雨婷失势,郭松龄手握七万精锐兵权。按理说应该更大气一点,但他在火车站当面嘲讽杨雨婷,像个报复成功的孩子。

郭松龄兵变,虽然出发点是救国救民,消除内战,但不难发现双方背后都有日俄的影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3794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