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四大倒戈将军:1个被活埋,2个病死狱中,1个被暗害

国民党四大倒戈将军:1个被活埋,2个病死狱中,1个被暗害,第1张

国民党四大倒戈将军:1个被活埋,2个病死狱中,1个被暗害

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史无前例的大变局”,外有强敌,内有军阀混战。北洋政府分裂后,直系、冯系、桂系等地方势力各行其是,战乱肆虐,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世界的劳苦大众终于迎来了希望。共产党在为救济劳动群众奔走的同时,国民党蒋介石却想窃取胜利果实,拉拢桂系、西北系、晋绥军等地方武装,大肆逮捕共产党人,使革命形势越来越混乱。

在此期间,许多国民党将领改变了家庭,加入了共产党。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这些爱国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了私欲,而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

当然,既然有爱国将领,就必然有死心塌地的汉奸。从1920年到新中国成立,近30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内有4位著名的“叛逃将军”。

一、石友三

1891年,石友三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成年后,他加入了清朝的新军,成为吴的一员。不久新军叛变,石友三从河北廊坊逃到北京。

1912年,石友三加入北洋政府军队,投靠冯玉祥。因为石友三作战勇猛,冯玉祥信任他。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革除吴一切职务,囚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军”。石友三曾任第六军军长,国军第六师师长。

1926年,冯玉祥遭到军阀联合攻击,石友三怕引火烧身,与阎锡山秘密达成协议。冯玉祥听说石有三叛变,就派人游说,许诺很多好处,终于把石拉了回来。

借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的评价,石友三是个犬儒主义者,不会死心塌地的跟一个人到底。

果然,两年后的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各军,石友三手下的三个师降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归蒋介石所有。

1928年3月,石友三放火烧了河南少林寺,烧毁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紧那罗殿、六祖祠、王艳殿、龙王殿、钟鼓楼、季翔厨房等所有著名名胜古迹。场面很恐怖。

整个1929年,石友三先后与老东家冯玉祥、桂接触,真可谓“两面三刀”。

1930年至1931年,石友三投靠东北军张学良和伪政府汪精卫。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石友三打着抗日的旗号秘密扩张招兵买马。

1939年,石友三任国民党冀察军区副司令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率39军。

日本占领山东后,石友三转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39年,石友三彻底倒向蒋介石,与我党拉开距离,不断打击八路军。1940年4月,八路军一举击败石友三。

后来他准备不周,居然投靠了开封日军司令佐佐木。最终,反复无常的小人石友三死于结义兄弟之手,也是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之手。(被拉到河边活埋)

纵观石友三的军旅生涯,不是叛逃,就是在叛逃的路上,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如果他有牛奶,他会是一个母亲。不择手段,投降日本人当汉奸,是民族败类!

二。孙良诚

1983年,孙良诚出生于天津静海,毕业于陆军大学第三期特长生班。1912年,孙良诚投靠冯玉祥,冯玉祥任团长、旅长、师长。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战败,孙良诚、石友三投靠蒋介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孙良诚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冀察战区游击司令。

1942年,孙良诚率领部队向日伪投降。令人气愤的是,孙良诚投靠日伪后,连自己是汉奸都不承认,还用“养精蓄锐,再作良策”的理由。真是不要脸。

抗日战争结束后,孙良诚再次投靠蒋介石。1947年任临时第25师师长。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同年11月13日,孙良诚在江苏睢宁投降。

向解放军投降后,这个人主动向蒋介石要物资。志愿之后,他去反抗国民党前西北军将领刘汝明。见到刘汝明后,孙良诚又生出“反共”心理,致使中共三名地下党员遭受意外。

上海解放后,孙良诚被人民解放军活捉了。1951年5月,孙良诚死于狱中。这个人和石友三一样,不辨是非,不问黑白,没有道德良知。他真的该死!

三、“东陵贼”孙殿英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1889年出生。他是个倔强的少年,靠作弊和经营赌博发了财。1922年,孙殿英招募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当上了土匪头子。

1924年,孙殿英投靠直系军阀,队伍扩大到上千人。

几年后,孙殿英率部进驻河北沧县,与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都有过接触。1928年5月,孙殿英投靠蒋介石,其部队改编为第六军第十二军。

1928年夏,孙殿英先后盗掘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得到了无数珍宝。依靠这笔不义之财,孙殿英在河南、河北等地招募了2万多人,队伍不断壮大。

1929年底,孙殿英升任安徽省主席。1934年,孙殿英与“青海尔玛依娜”取得了联系。抗日战争时期,孙殿英与蒋介石、日伪军、八路军都有牵连。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孙殿英追随蒋介石,反对八路军。1947年5月,“东陵大盗”孙殿英死于狱中。

这个人的罪行可以用“数不清的书”来形容。仅仅因为他炸毁了慈禧太后的丁咚陵墓,就足以让他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四。冯玉祥

说到现代的“将军叛逃”,冯玉祥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人。祖籍安徽,河北沧州人。他先是投靠晚清政府,后又与段、吴和张不和。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冯玉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46年,冯玉祥访美,与蒋介石决裂。1948年,冯玉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争取民主与和平。

就在冯玉祥准备回国参加政协会议的时候,经过敖德萨港,他的船着火了。冯玉祥遇害,享年66岁。

作为著名的“投诚将军”,冯玉祥能回到人民的怀抱,证明他的良知还活着。他积极支持国民政府,参加各种抗日活动,表现出革命精神。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而不为。外国人入侵,中国同胞应该同仇敌忾,保卫家园,而不是兄弟姐妹。

这些“叛将”能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证明了他们的杰出能力。但是,如果你背叛了民族大业,甚至勾结起来,那么你的能力再优秀,也不过是一个被别人唾弃的“汉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111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