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感冒食疗

夏天感冒食疗,第1张

春夏如何预防感冒?穴位按摩+食疗对抗感冒 打喷嚏、咳嗽、流鼻水、喉咙痛,往往是伤风感冒时,常见的症状。在感冒初期借由由中医治疗及搭配穴道按摩,且针对病症对症治疗,感冒症状也可在一、两天内,获得明显改善。

当细菌和病毒攻击身体时,有时会使身体感到寒冷,但不一定发烧。有些人发高烧,怕冷。但是,有些人不怕高烧,却非常怕冷。大多数患者会感到寒冷、头痛、全身酸痛、喉咙发痒,也有人会感到口渴,想喝热饮,偶尔有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临床上,这类风寒型感冒患者相当常见。

通常,容易着凉感冒的人往往体质较弱。建议用黄芪、白术、枸杞、红枣进行食补,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达到补气的效果,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有些人体质容易上火,建议用粉参,配川贝母,或者加冬虫夏草(照顾肺肾),粉着吃,一天吃一克。

感冒初期,可用麻黄、桂枝、杏仁、生姜,或“葱白”加“黑豆”煸炒,可通阳发汗。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风热型”咽喉痛,使咽喉红肿热痛,此时不建议吃生姜,以免刺激更大;另一种是“阴虚型”咽喉痛,建议脾胃不好的人服用。但如果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咽喉痛,建议不要吃。

足三里穴:坐着屈膝,取外膝以下3寸处,胫前嵴处一横指取穴,可预防感冒,治疗胃肠疾病。经常按压还有养生益寿的作用。三阴交穴:位于足部踝骨中央上方3寸处,胫骨后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经。大珠穴: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1.5寸,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汽,清热燥湿,可治风寒。缺穴:双手交叉虎口,从食指伸直的点起位于骨缝处,可止咳,养肺。鼓穴:位于拇指和食指的虎口之间,一般不适可按压。可治疗感冒、咳喘,有补气的功效。

避免辛辣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955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