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发源地

晋文化发源地,第1张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的文明进程从未停止,影响深远。山西的历史始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经过尧舜禹夏商周几千年的演变,在晋三晋时期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秦汉以来,山西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辉煌灿烂。

山西历史文化的整体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渗透和影响。山西已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1。山西180万年前以来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质量高,数量多。截至目前,全省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文物近400处,其中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探索山西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万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是出现了长期定居的村落,生产中使用打磨过的石器,烧制陶器,管理原始农耕,饲养牲畜。它是山西省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中心地区,有数千个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以及住宅遗址和陶器窑。这些文物标志着山西省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和辉煌。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在4500年前后,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许多国家的中心,相当于古代历史上的尧舜时代。可以推测,尧、舜、禹的活动将山西推向了当时文明的中心。

2。山西的夏文化放射着文明时代最灿烂的光芒。山西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区之一

古史记载“杜尧平阳,舜都蒲坂,杜愚安邑”,讲述了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在汾河下游建都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中国”一词,指的是古代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可以说,在中国发生的文明中,只有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的黄河中游文化传承没有中断。进入阶级社会后,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加强防御,据说大禹之父鲧已经开始造城。夏城遗址的不断发现也反映了晋西南曾是夏朝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

3。晋国和三晋文化是中国文明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关于商族的起源,有学者专家认为,在山西南部,元曲商城是伯的都城,文献中记载“唐朝最早居住在伯”。垣曲商代遗址不仅有较为完整坚固的城墙、护城河、城门,而且将宫殿区与一般居民区区分开来。陶器和青铜器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常见的物品。

周朝是代表商朝建立的。周初,国王成了诸侯,禹叔成了唐之后,举行了隆重的授地授民仪式。后其子谢父即位,改国号为晋,晋国历史从此开始。从西周初年封唐,到公元前230年——前225年朝鲜、赵、魏先后被秦国吞并,在800多年的时间里,金人的活动范围从原来的汾河以东数百里扩展到拥有整个山西、河南、河北大部以及内蒙、陕西部分地区。

战国时期,韩、赵、魏都是山西人,很快就成了三个强国。在那个诸侯割据、百家争鸣的特殊历史时期,韩、赵、魏的活动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族联合灭郅氏,尽其所能地瓜分土地。

4。山西书写了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辉煌篇章

山西的称谓几经变迁。秦为郡县制时,设太原、河东、上党、雁门、。汉朝基本沿用秦朝的郡县制时,属于并州刺史。唐代河东道,宋代河东道和西京道,元代河东山西道的苏正廉访部和师部,明代山西部部,清代山西省。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山西的地域文化含量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

明清时期,经济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晋商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行业。晋商以家乡为依托,扩张到全国各地的重要城镇和商埠,从内陆贸易起步,将贸易延伸到今天的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

中国封建帝王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把武功留在了陕西。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嬴政生前曾两次到访山西,在太原和上党留下了足迹。统治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汉武帝刘彻,率群臣到河东县祭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风词》。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山西是这个文明古国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山西的历史沿革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相连,留下3.5万处文物,其中119处成为国家保护,居全国之首。山西省南部的芮城县,被称为关羽的出生地,拥有中国最大的关帝庙。也体现了三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共性。

文革时期,山西大寨一度风靡,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乡长陈永贵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三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业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784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