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第1张

君君臣臣父父子出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

“君君、臣、父、子”出自《论语·颜渊》。君要像君,仆要像仆,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正名”的思想,孔子强调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原件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子曰:君君,臣,父,子。龚:好!如果你相信你不是君主,我不是大臣,我的父亲不是父亲,我的儿子不是儿子,虽然有小米,我却什么都要吃?

翻译

问齐景公的孔子如何治国?子曰:“君如君,仆如臣,父如父,子如子。”齐景公说,“说得好!你若不像你,我也不像你,我父不像我父,我子不像我子,虽有粮食,我能吃么?”

专有名词的含义

孔子的正名思想实际上是“正名”,即纠正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中姓名、等级的混乱现象,分清善恶,治理纪律。“正名”就是让社会成员知道自己在家庭、社会和政治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社会生活才能有序,政治秩序才能安定有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9571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30
下一篇 2022-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