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墓有什么特点

战国墓有什么特点,第1张

战国古墓是什么样 在什么地区

1.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都是土洞墓。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很多统治阶级的墓葬都是在地面上修建的。土墩一般用夯土建造,有的呈方锥形,有的形状不清,现存最高的有十几米。河北平山中山王墓,河南辉县谷玮村魏国墓,应该算是继承了商代以来的旧制。

2.到了战国时期,墓室还保留着商周以来的形制,有些大墓甚至还留有腰坑。一些君主和大贵族的墓,如平山中山王墓、辉县王维墓、邯郸赵贵族墓,两侧都有金字塔形的墓,类似于商周和西周的汉墓。

3.由于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贵族墓葬中的随葬品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空以前的水平。当时漆器制作精美,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明显增加。然而,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视为最重要的陪葬品。

4.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战国晚期的小型墓葬中,有水平的洞穴墓室,也用一种巨大的空芯砖代替木椁建造椁室。这种横穴墓和空砖墓在当时并不常见,但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墓葬制度从商周开始发生了变化。

5.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一些墓葬中仍存在殉葬现象,但总的来说,战国时期比商代、西周时期少见。埋葬木俑和陶俑的习俗开始流行,可以看作是人类殉难的一种替代。

6.自商代和西周以来,大多数墓主人的尸体是直立的。到了战国时期,除了南方的楚国,黄河流域的秦、汉、魏、赵、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流行着屈肢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4609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3
下一篇 2022-09-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