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儿子名字里都是带"福"字的吗(如福临)(字辈)

6月份有什么节日2023-05-03  26

不是!

从康熙帝的儿子开始才是用同一个字开始排的。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字辈是康熙在位时才定的

胤 弘 永 绵 奕 载 溥 毓 恒 启

十一个儿子,十五个女儿。

儿子

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同皇长子,幼殇。

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庶妃纳喇氏,镇国悫厚公。

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八子:未命名(1637—1638),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懿靖大贵妃,襄昭亲王。

女儿

长女:固伦敖汉公主(1621-—1654),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1625—1663),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1628-—686),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1629—1678),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1632—1700),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1633-—1649),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母孝庄文皇后(1633-—1648),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1634-—1692),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1635-—1661)封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封(1636-—1650),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1637-—1678)乡君品级,母氏阙,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1638-—1657)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1703),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养女:和硕公主(1615-—1637),生父克勤郡王岳托,生母嫡福晋哈达那拉氏,额驸翰卓礼克图巴敦台吉。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3]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父母

父:清太祖努尔哈赤;

嫡母:嫡福晋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继福晋富察·衮代,继福晋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

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哲哲。

后妃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继妃,乌拉纳喇氏。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侧妃,叶赫那拉氏。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顺治是皇太极之子这一点毫无疑问。之所以有人认为顺治是多尔衮的儿子主要还是认为孝庄和多尔衮两个人之间有着男女私情,所以他们觉得顺治是多尔衮的儿子,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无稽之谈而已。

孝庄家族一共有三个人嫁给皇太极,分别是哲哲,孝庄以及海兰珠。并且哲哲是孝庄和海兰珠的姑姑,按照现在来说,嫁给自己的姑父是一件有违人伦的事,但是在那个时候这算不了什么。不要说她跟自己的姑父并没有血缘关系,即便是表哥和表妹在那个时候都是可以成婚的。

哲哲嫁给皇太极完全就是政治婚姻,这是一桩看上去特别美好的满蒙联姻。但是这断外人看来都特别美好的婚姻却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哲哲始终没能给皇太极生下象征着满蒙联姻硕果的儿子。所以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就把哲哲的侄女儿孝庄嫁给了皇太极,好在孝庄生下了福临,这代表满蒙联姻的成功。其实后来多尔衮之所以推举福临为皇帝,和他是满蒙联姻的硕果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之所以人们会认为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有私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后来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件事发生在顺治五年,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时候多尔衮很有权势,顺治之所以称他为“皇父摄政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要安抚他,因为少年顺顺治也很担心,担心多尔衮会有一天反悔夺,了自己的皇位,所以就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再加上多尔衮没有儿子,所以顺治的意思是自己会像儿子一样孝顺他。不过这也只是顺治的权宜之计而已,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先是给了他皇帝的称号后来又清算了他,帝王之心难以揣摩。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岁。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满清统治基业长久,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了短暂的人生历程。是满清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同皇叔的关系

福临的登极,既是有幸的,又是不幸的。说他有幸,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大福降临,成了皇上;说他不幸,是因为他做个儿童皇帝,无权无势,形同傀儡。他与叔父多尔衮的关系也是双重的:没有多尔衮的支持,他无法登上皇帝宝座;但是只要有多尔衮在,他就要生活在皇叔摄政睿亲王的阴影里,有名而无实。

未成年的小皇帝,起初还有两把保护伞:一是两黄旗大臣的效忠,二是有皇兄豪格作为坚强后盾。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经过几年谋划,运用各种手段对这些小皇帝的保障,同时也是自己的阻碍的政治势力,逐个加以翦(jiǎn)除。

多尔衮在宣誓辅政之后,就一步一步地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步,取消了军国大事由八旗贝勒共议的制度,而由两位摄政王决断。这样一来,二位摄政王就凌驾于诸亲王、郡王、贝勒之上。

第二步,独揽大权。谕告各衙门办理的事务,有需要向睿、郑二王报告的,都先向睿亲王汇报。这样一来,多尔衮实际上成了“首席摄政王”。

第三步,分化黄旗。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一日,多尔衮利用都统何洛会等讦告豪格,把豪格定罪幽禁。通过这个案子,将豪格进行降罚。对像索尼这样豪格的两黄旗亲信,或处以死刑,或籍没家产,或贬官远放。而对首先讦告者,给予升官、晋爵。这就严重地分化、削弱了两黄旗。

第四步,整死豪格。豪格的存在,对于多尔衮来说,是最大的政治威胁。先是,尽管豪格被废降罚,但在清军入关用人之际,还是让豪格随军从征。豪格作战勇敢,立下大功。顺治在北京登极,分封诸王大臣,复封豪格为和硕肃亲王。不久,派豪格西征。豪格下西安,平陕西。又击败大西军,射死张献忠。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归京,即被讦告。多尔衮藉此又将豪格定罪,下狱。三月,豪格猝死,年仅39周岁。一说豪格带了大军回京的时候,到了卢沟桥,在宴会当中,被多尔衮用弓弦给勒死的。还有一种传说是在回京的时候多尔衮设伏兵把豪格给杀了。多尔衮杀掉豪格后,还霸占了豪格的妃子作为自己的福晋。

经过一番经营,多尔衮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小皇帝也真正成了孤立无援。多尔衮的尊号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再尊为“皇父摄政王”,成了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的皇帝。而小皇帝的处境则危如累卵,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摆布了。

多尔衮摄政王做了七年,在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死于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顺治亲政。二月就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籍其家产,罢其封爵,撤其庙享,诛其党羽。不仅如此,传教士卫匡国《鞑(dá)靼(dá)战记》一书记载说:据传多尔衮的坟被挖了,多尔衮的尸体被抛弃荒野,还用棍子打多尔衮的尸体,用鞭子来鞭尸。更有甚者,把他的头割下来,令他身首异地。我们不评论这件事情是不是过分,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顺治对多尔衮之恨可谓咬牙切齿。

以上就是关于皇太极的儿子名字里都是带"福"字的吗(如福临)(字辈)全部的内容,包括:皇太极的儿子名字里都是带"福"字的吗(如福临)(字辈)、清朝皇太极几个儿女、顺治帝到底是皇太极的儿子还是多尔衮的儿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800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