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韬光养晦
1、韬光养晦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āo guāng yǎng huì。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同于含而不露。隐藏锋芒,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
2、“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
3、“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
二、上善若水
1、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2、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3、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4、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扩展资料:
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2、《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读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
释义: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造句:
1、在外交方面,激进盲动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余痛犹存,韬光养晦的告诫言犹在耳。
2、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他离开政界后,便韬光养晦,蜇伏多时,最近又有重新参政之意。
藏锋守拙的意思是藏着锋芒,低调做人。暗自充实自己,等有机会再一鸣惊人。
藏:隐藏。锋即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藏锋比喻才华不外露。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安于愚拙,不学巧伪,不争名利。守拙比喻为人低调,有意隐藏自己的才能。
藏锋守拙,读音为 cáng fēng shǒu zhuō,主谓式结构;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造句参考:藏锋守拙,在等待中成就大器。
藏锋一词语出唐代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公词翰若此,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意思是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守拙语出魏晋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意思是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韬光养晦,读音是tāo guāng yǎng huì,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同于含而不露。《旧唐书·宣宗记》:“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意思是愈事隐藏,大家在一起相处,从来没有说过。
2,深藏若虚,读音是 shēn cáng ruò xū,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我听说,一个好的商人,他有很多的钱财,但表面上却看不出来;一个有修养的人,内心藏着盛大的德行,外表却看起来很愚笨无知。
3,玉韫珠藏,读音是yù yùn zhū cáng,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论语 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意思是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以上就是关于养晦韬光和韬光养晦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养晦韬光和韬光养晦有什么区别、用什么成语来形容“低调稳健”、藏锋守拙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