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产业和消费谈投放,都是耍流氓。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和大家谈谈如何推出百度的信息流。你有什么建议吗?
百度的信息流是在百度搜索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基于百度的大搜索,百度的信息流和大部分信息流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把它放在背景中
百度信息流不同于其他广告后台的地方在于有一个【推广客户端】,主要功能是批量修改广告(比如时间段、区域、竞价、定向、一个广告的文案;广告的开启和暂停;修改发货环节等。).
另外可以批量复制广告创意,所以使用百度客户端可以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不过目前客户端只支持一般cpc模式的广告,暂时不支持ocpc广告。推广客户端可以免费下载。
二、百度信息流的广告背景结构
百度信息流后台的结构和其他信息流广告后台类似,分为:广告策划-广告单元-创意。每个级别的内容可以设置如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cpc计费模式下,URL是跟着创意走的,所以我个人的习惯是一个单元往往有多个创意,每个创意一个URL;ocpc计费模式下,URL跟随单位,所以一个单位下只放一个点子。这有利于广告创意效果的追踪。
三。帐户结构的建立
建账需要基于后台架构,与后续广告数据分析密切相关。
从所需数据分析入手,可能需要考虑以下数据:不同页面位置的效果,不同广告位置的效果,不同定位的效果,不同创意的效果。
(1)cpc模式
由于网址是跟着创意走的,我个人习惯是一个广告方案,1-2个单元,每个单元下2-5个创意。每一个创意都设置了不同的网址,以便于对其广告效果的后续跟踪。
IOS和Android前期分开发布,方便控制竞价和成本,也有利于后续分设备分析数据。
结构如下:以平面图区分广告位;单位分化导向;单位里的创意效果不错,但是收尾效果差。
后续分析及效果:在此架构下,通过广告计划层面,可以对每个计划的数据,如曝光度、速度、cpc、ctr等进行垂直分析,以及幅度、效果、竞价成本等。每个广告位都可以进行比较。
以百度的大图和组图为例。同样的定位下,大图ctr > >组图,cpc < <组图,注册费用<组图,但是人群质量低于组图。所以在追求高质量用户需求上,会采取多组图,少量测试大图的措施;在冲动需求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大图。定向购买流量。
通过单位层面,横向比较各个定位的优劣,即圈定人群的素质和契合度。以兴趣导向为例。不同的取向标签描绘了不同的人群。对旅游、生活服务、医疗的兴趣可能质量略高,但竞价激烈;对汽车和游戏的兴趣可能会导致低成本的男性注册。
在创意层面,横向比较同一导向下的不同创意,关注ctr、cvr、后端注册、人群属性,做到优胜劣汰,让整个账号的创意基本都是优质的,系统也很容易判断是优质账号。
(2)ocpc模式
因为URL是跟着单元走的,一个单元只有一个想法。1个广告策划,2-3个单元,每个单元1个创意。与ios an分开。
结构如下:用平面图区分广告位和方位;区分单位创意的优劣。
具体分析思路类似cpc模型(见上图)。
注意:同一个方案下,避免同时太多单位,单位之间会互相竞争。同一单位的想法也是如此。百度信息流一个账号最多只能建立99个计划,需要及时汇总投放情况,删除无用计划。
第四,广告定位
方向(非常重要)
百度信息流最有意思的就是定向。有很多东西可以尝试。
1.意向词定向:随着百度开始搜索,关键词定向是百度信息流最重要的定向,精准且低成本。相比关键词定向,装备包似乎没什么优势。
在账户投放初期,选择关键词定向,建立的模型精准。进入第二阶段后,几乎没有偏差,而且量还不小。当物质的量级降低时,兴趣/兴趣扩展的取向可以逐渐增加。记得慢慢增加兴趣,不能一下子全选。
词源:代理拉,媒体拉。
词包选择:尽量选择pv高的那一个,因为关键词定向的幅度不是很感兴趣。如果字包覆盖面太小,就很难曝光。投放时,先选择投放业务的核心词进行投放,再逐步覆盖其他类型的词包。不同的词包出价不同,业务相关性越高出价越高。
2.利益导向:百度的利益导向不同于其他平台:利益扩张。个人兴趣发展量比较大,所以在兴趣方面,有:兴趣组合,个人兴趣发展,兴趣发展组合。不同利益组合和利益拓展的比较可以根据账户结构的第二部分进行。
3.LBS: LBS适用于有线下门店的行业,比如餐饮等。输入自己的商圈名称,限定投放范围。操作麻烦,流量小,但成本可观。LBS和地理方位重合,只能选其一。
LBS定位可以让代理开放。如果未打开,则没有此选项。
动词 (verb的缩写)交付和优化
以下优化针对ocpc广告。
1.观察CTR:一般曝光在5000-10000时,CTR有参考价值。如果CTR太低,可以设置时间段/次日发货,看看有没有变化。如果还是低,就关机。
2.观察前端转化:一般一个广告会观察3-5天。如果3-5天还没进入第二阶段,说明定位太窄/转化成本太高/登陆页有问题等。,它需要关闭。进入第二阶段,但是转化成本高,那就继续观察,做出判断。
3.观察后端改造:如果前端改造还可以,观察后端改造。如果后端转换成本高,可能是转换路径上埋的ocpc代码有问题,前端和后端转换越接近,误差就越小。
六、个人交付技巧
1.在百度的信息流中,关键词定向和兴趣定向理论上是交叉的,但在实际投放中,选择关键词定向后再选择兴趣,幅度也会加大。所以,在跑步素材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增加兴趣。有一些情况是纯兴趣不跑,但是兴趣+单词包跑。
我曾经有一个计划,从单词包开始,5天左右开始下降。后来我又加了几个新的兴趣导向(生活服务,娱乐,美妆购物)流量大,量级又可以持续了。
2.无限利息vs全选利息:两者能得到的金额不同。对于一般投资的方案,可以尝试全选/不限,最终投放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对于有起始量的ocpc计划,到了物料周期就慢慢没量了。不要匆忙离开。你可以尝试直接替换原计划中的图片素材,你会发现你又可以开始跑步了。我有一个每天消耗2w左右的计划,一周后逐渐下降。但是由于前期积累了大量的转化数据,所以直接更换图片后保持了一天,之后在后续能够跑2w/天左右,总共跑了近一个月。
4.贴吧量对某些行业是好的,但是量级很小。你可以试着放进去,不能忽视这个广告位;
5.百度是广告,不能频繁修改预算。特别是在某个跑步计划受限于预算的情况下,预算的修改不要太大,尽量不要超过20%。对于ocpc计划,不能频繁调整出价,当天调整的出价要到第二天才能生效。
6.很多人说百度信息流波动大。今天的好计划明天就行不通了。除去时间段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系统会在0点重新评估这个方案,给不同的流量。所以可以在零点左右调整计划预算,避免凌晨过度消耗。第二天上班,一点预算都没有,成本又高,所以这一天会很痛苦。
7.百度信息流算法(个人猜测):百度根据搜索关键词+新闻关键词给人做标签。这些标签属于短期暴露,即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行为,标签的底层数据更新频繁(如每日、每周、每月)。根据标签划分流量池。广告定向后,显示符合定向标签的广告。
这可能是发货不稳定的原因之一。身边很多朋友确实说过百度的信息流波动很大。百度feeds新闻的属性使得百度信息流无法准确定位性别/年龄,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取人群,也就是不断尝试被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