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西凉军群龙无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董卓没有儿子。
如果董卓有个儿子,董卓遇刺后,他的儿子可以继承董卓的权力和地位,继续主导国家大事。可惜董卓的独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孙女。所以董卓能选择的继承人只有他的两个女婿和几个侄子。
但遗憾的是,与他们的儿子相比,这些人继承的合法性显然没有那么大。再加上董卓生前特殊的军事安排,以及没有明确继承人的人事安排,这些人都有足够的可信度,在董卓被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所以董卓死后,西凉的军队会瞬间瓦解,董固几乎被杀。
至于董卓和董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这要从董卓进京说起。
董卓入京前,原是山西将军,麾下有重兵。后来汉灵帝死后,因为在东汉都城洛阳,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直接从政治斗争转变为肉体消灭。负责这里亲属事务的何进将军命令董卓的地方军入京,帮助他一起争权。
可惜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太监暗杀了。何进遇刺后,他的头号支持者袁绍带人杀了宫里的太监。就在两派互相残杀的当晚,幸存的宦官,汉朝新即位的皇帝刘扁逃出京城,来到了京城外的邙山。
对于这个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基本都很熟悉。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整个三国时代的开始。接下来董卓拜见皇帝后,率军返回京城,很快平定了京城内乱。然后董卓手里拿着皇帝的牌,迅速掌握了东汉的高层权力。
至此,董卓实际上已经成为东汉政权的实际控制者。如果董卓是个权谋大师,那么他应该不断利用手中的权力拉拢各地的东汉士绅,然后逐步用自己的人取代各地的官员。后来曹操拿皇帝做诸侯,他居然做到了。
但问题是,董卓之前只是个地方官,对东汉政权的运作模式一点都不熟悉。董卓天真地以为,要想控制国家大事,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换个听自己话的皇帝。于是之后董卓直接废了汉武帝刘辩,改立汉武帝刘协为帝。
与此同时,除了控制了首都,董卓残暴的一面也完全显露出来。董卓掌权后,董卓直接把宫中当成自己的家,任意侮辱宫中的宫女。为了享受极致的奢华生活,董卓派人大肆搜刮百姓和官员的财物,洗劫了整个洛阳。后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派人直接去挖汉武帝的墓。据说就连汉朝历史上最有才华的汉武帝也没能逃出董卓的魔掌。
董卓的做法,无疑从根本上激怒了东汉周围的士族集团。当时整个东汉的豪强家族,从心理上来说,对老刘家还是很崇敬的。所以董卓的所作所为无异于直接把大家的信仰揉在地上。
最重要的是,董卓的残暴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的权力。谁也不知道如果董卓真的控制了整个国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或许,董卓真的会像洛阳的百姓一样,下令直接劫掠当地豪强士绅。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袁的号召下,地方官员和士族豪强才会直接起兵,组成反董联盟讨伐董卓。各地豪强兴起后,董卓很快发现,如果继续留在洛阳,恐怕很快就会被各地诸侯打败,于是不得不立即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长安,企图依靠关中地区的天然屏障优势抵御反董联盟的进攻。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历史,董卓才会在关中末年做最后一个杀死他的安排。
迁都长安的董卓此时大军压境,足以挡住反董联盟的进攻。但你有没有想过,董卓麾下的这些军队都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就在不到一年前,董卓来北京的时候,只带了三千多人。关东联军攻打董卓的时候,董卓身边庞大的西凉军团从何而来?
其实答案很简单。事实是,所谓西凉军团没有那么多人。董卓出生在凉州,后来参加了凉州的平叛战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董卓笼络了凉州的众多羌部落,以及凉州的一些闲散流民,形成了所谓的西凉兵团。
后来随着凉州战事的结束,董卓被调往山西。按照汉朝官方的管理制度,董卓调到山西的时候,其实是拿不走全部西凉兵团的,只是少部分曲子。这也是董卓从山西到洛阳的时候身边只有三千人的原因。
然后董卓入京的时候,董卓居然耍了一个花招。在董卓的安排下,他的西凉三千大军夜间悄然离京,白天回京,造成了西凉军寡不敌众的假象。正是靠着这种假象,董卓不仅顺利控制了首都,还迅速收编了首都地区的守备部队,以及汉灵帝之前苦心经营的一部分西苑军。
与此同时,董卓火速从凉州抽调自己的老班底,真正的西凉兵团,前往北京。所有这些部队加起来,这就形成了西凉军,后来与关东联军作战。但是,在这支挡住关东军的军队中,真正的西凉军所占的比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结果董卓想拉拢人心,控制局面,只能花钱买平安。这也是为什么董卓在洛阳之前,会允许西凉兵团抢洛阳城的原因。其实就是用洛阳城的财富来满足西凉兵的欲望,然后让这些西凉兵为自己卖命。
接下来,为了更好的抵御关东联军,董卓不得不将所有的兵力都派往关中地区的几个天险要塞,以确保关中地区的安全。但这样一来,董卓身边的军队就少之又少了。当然,董卓此时并不太担心自己的安危。因为董卓身边有吕布贴身保护。
所以在董卓被刺杀之前,他的兵力分布其实是这样的:董卓的部队主力基本都在关中地区的几条要道上,以阻击反董联盟。主力由董卓麾下的牛辅、董越、段威、胡振、徐荣五员大将统领。在长安城,董卓集团自然是以董卓为首,而在董卓手下,董卓的弟弟董敏就是所谓的二号任务,担任左将军,直接负责保护董卓的老巢梅县。董卓的侄子董晃担任侍应,一直在北京领导皇军。
这个结构其实挺完美的。至少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董卓几乎找不到更科学的安排。
但是在这个安排中,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吕布的存在。
只要吕布叛变,董卓被杀,整个董卓集团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因为董卓没有儿子,据历史学家考证,董卓早年曾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在董卓入京前就去世了,留给董卓一个孙女。董卓入京后,因为时间太短,没来得及立继承人。
所以,一旦董卓不被暗杀,结果将是毁灭性的。董卓的侄子虽然在北京,但他的侄子并不是第一继承人,董卓集团的其他高层也不会直接立董卓的侄子。而且在关中边上,五个兵团指挥官中,全副武装的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从身份上来说,女婿实际上比侄子拥有更多的继承权。
这导致了董卓遇刺,一时间董卓集团高层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态。趁着这个机会,王允和吕布趁机杀了董卓的侄子董敏,又到梅县直接把董家全杀了。至于那些兵团指挥官,见大势已去,自然要投降。
牛福,唯一的女婿,更拉胯。当时牛福全副武装,本可以扭转局势。但是当牛福得知董卓被暗杀后,他直接拿了财宝,放弃军队跑了。最后牛福因为嫉妒手下,带着财宝逃跑,直接被杀。
随着牛辅的身死,所有与董卓有关的继承人都被杀了。这样自然就没人能继承董卓的西凉兵团了。原本强大的西凉兵团,自然而然,瞬间烟消云散。而如果当时董卓的儿子还活着,也许董卓遇刺后,又会是另一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