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至七字诗·茶》原文翻译赏析,一字至七字诗·茶全诗的意思
茶。
芳香的叶子,嫩芽。
诗人,僧侣。
磨白玉,罗志红纱。
香煎黄芯色,碗翻尘花。
晚上邀你陪明月,天亮前我独自面对日出。
尽己所能,孜孜不倦地洗涤古今人,醉了才知道夸人。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
[翻译]:
⑵磨雕白玉:茶磨由白玉雕成。
⑵罗志红纱:茶纱是用红纱做的。
⑵镅:煮茶器。
(4)去尘化:指茶汤上的泡沫。
[注意]:
⑵磨雕白玉:茶磨由白玉雕成。
⑵罗志红纱:茶纱是用红纱做的。
⑵镅:煮茶器。
(4)去尘化:指茶汤上的泡沫。
[赞赏]:
一至七言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并不多见。元稹的宝塔诗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人们从茶的本性上对茶的喜爱;第二,从茶的煮沸到人们的饮用习俗;第三,茶的作用是茶可以提神醒脑。青、香、甜、鲜,耐冲泡。这种茶不仅能消暑解渴,还能帮助消化,激情治病。这首诗的开头,主题是茶。然后我写了茶的本质,也就是它的风味和美感。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人”和“和尚”的喜爱,茶和诗总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句话是关于泡茶的,因为在古代,我们喝的是饼茶,所以必须先用白玉雕成的磨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做成的茶锥把茶叶筛出来。第五句说沏茶要先在锤中煎成“黄心色”,然后在碗中灌满浮沫。第六句是指喝茶,不仅是晚上,早上也要喝茶。最后,指出了茶的美。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喝茶都会讲精神饱满,尤其是酒后喝茶有助于醒酒。
这首诗描写有趣,有动人的芳香:芬芳的叶子,清晰的形状:芽,弯曲的尘埃花,生动的颜色:“磨白玉,罗志红纱。”煎黄芯色”。喝茶要伴夜后明月,迎晨前朝霞。你真的享受到了一种神仙般的幸福生活,可谓“起床有茶有饭,走路看流水,坐着看云”(傻逼)。茶还能洗去古人和今人的疲惫,这就是茶的神奇作用。
首先来说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同时描绘了茶的形状、功能以及人们对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