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钱魏运成成为“Kindle粉”,是从Kindle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开始的。2013年6月7日,她买了自己的第一台Kindle,从那以后,9年多的时间里,她陆续使用了5台设备。"从背光入门机型到高大的Kindle Oasis,我什么都有."
魏云什么都买,从免费的公共版书到数百元的套装书。除了读书,她还喜欢囤书。“在电子书店搞促销活动的时候,她买了很多经典作品。”看到来自亚马逊Kindle服务号的通知,“2023年6月30日将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尽管Kindle中仍有许多未读的书籍,但魏云在过去两周一直在更新书籍列表。“我准备再买几本经典的书。”
为了回答Kindle用户的疑问,魏云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Kindle如何退出中国,变废为宝?”有问有答。
“以后真的只能用Kindle盖方便面了吗?”不仅仅是对外的提问,魏云还给了很多“Kindle粉”
重点:购买的电子书可在2024年6月30日前下载。“只要下载了书,就可以看很久。”
除了担心一年后买不到新书,魏云现在也在“移动蚂蚁”,在本地设备上下载并保存他的电子书和个人文档。
善后护理
虽然亚马逊Kindle为用户留出了“缓冲期”:一年的电子书内容购买和两年的云内容下载,但仍有用户提出疑问,“会员未到期怎么办?”
“我的订阅是12个钱包月。”薇薇薇看到,亚马逊官方也发布声明显示,用户在2023年6月30日停止服务前可享受会员权益,上述日期后未使用的会员费也可申请退款。
对于消费者的权益和诉求,虽然亚马逊做出了相关回应,但江苏省消保委仍认为需要做好善后处理,如提供套餐下载服务、电子书格式转换和破解服务、云笔记同步下载等功能...
亚马逊官方尚未对江苏消保委的公开呼吁做出任何回应。
一位kindle用户觉得,即使中国停止了电子书店的运营,Kindle设备上的体验浏览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浏览器可以下载AZW、PRC、MOBI、TXT格式的文件。“虽然接触正版图书的渠道有限,但在网上下载电子书还是可行的。”这也让上述用户觉得Kindle退出中国和他的阅读习惯关系不大。
魏云还在帖子底部看到,被问得最多的信息是发送到Kindle功能和浏览器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微信看书。“大家关心的两个问题,也说明人们在寻找免费资源。”她感知的是,Kindle停止在中国运营电子书,对不买正版书的读者影响不大。
冉冉也有同样的感觉。他比魏云更早接触Kindle。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设备是在2010年发现的。他告诉记者,“在Kindle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没有正版电子书。大家自己做,然后互相分享。”
失去中国
其实早在2022年初,由于缺货,外界就曾质疑Kindle将退出中国市场。当时官方声明给出的原因是芯片短缺。不过,在魏云看来,亚马逊当时已经在为退出中国做准备了。
记者看到,亚马逊kindle天猫官方旗舰店早已关闭,平台上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进口的,并且在产品名称背面做了明确的备注标记。Kindle电子书店于2023年6月30日关闭,介意就不要拍了。产品详情页面也会有温馨提示。“亚马逊中国电子书店于2023年6月30日关闭后,将无法继续购买后续的电子书。跨境产品不支持退货。请谨慎下单。”
公开数据显示,在Kindle进入中国第四年的2016年,中国成为亚马逊在全球销售Kindle设备的最大市场。
前陆军工程大学副教授、通信专业博士张驰对自己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感到意外。他曾经是kindle用户,但在使用了多种产品后,他亲身见证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变化。" Kindle的进展乏善可陈."让他最终选择放弃Kindle,与国内电子阅读器层出不穷有关。
张驰出版了两本“深受喜爱”的电子书,一本来自石闻,另一本来自科大讯飞。他告诉记者,前者主要用来看文学,后者专门看小说。谈及体验,“翻页速度、拖尾现象、文档介绍都比kindle好很多。”
Kindle进入中国一年后,2014年,冉冉开设了一个专注于Kindle相关内容分享的自媒体账号“Kindle精选君”。目前为止,它已经积累了超过200万的粉丝。他也用过很多国产品牌的电子书产品,但最后还是首选Kindle。
就像iPhone等智能手机品牌一样,“电子书领域只有Kindle等电子阅读器。”在冉冉看来,Kindle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产品牌的电子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与Kindle不同,盈利模式也大相径庭。“Kindle靠用户购买电子书内容盈利,国产电子书靠硬件盈利。”
记者了解到,2019年7月亚马逊中国关闭自营纸质书销售服务后,Kindle在中国市场只能销售电子书。当时微信阅读等阅读平台侵蚀了它的市场份额。中国银行研究所研究员王分析,用户持续购买电子书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从中国市场的用户粘性来看,“读者在电子阅读器上购买电子书的动力不足。“尤其是随着手机、平板等终端阅读体验的优化,原本增长相对缓慢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份额再次受到挤压。
“后kindle”时代
一直专注于阅读器阅读的Kindle,在阅读器销售盈利的情况下,电子书内容却一直亏损,导致其在中国市场十年后被迫退出。
虽然魏云为此感到遗憾,但她深深地感到,她周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去看视频内容或者听书去了。”即使遇到爱看书的朋友,你也会发现大多数人聊天的时候都在找免费的资源。“Kindle怎么赚钱?”
短视频、听书等应用挤占了人们的阅读时间,导致电子阅读器市场用户流失。在冉冉看来,这不仅是Kindle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共有的困境。
魏巍告诉记者,很多Kindle用户会通过浏览器功能来阅读微信。“体验没那么好,慢。”相对来说,国内电子书在内容生态上是非常开放的。以科大讯飞阅读器为例,两款产品都内置了咪咕和讯飞的资源,产品支持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网易、头条等新闻内容的采集,或支持百度网盘、OneDrive等网盘的内容,可直接导入PDF、EPUB、MOBI、TXT等常见电子格式文件。
当Kindle宣布退出中国电子书市场的消息时,市场上出现了中国“在线阅读”市场已经进入“后Kindle时代”的声音。魏云对此并不认同,只是在新闻发布当天短暂登上热搜榜,但人们很快就失去了对Kindle这个阅读工具的关注。“身边很多人都没感觉。”
冉冉也觉得退出的不是Kindle,这些用户很快就会转向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只是他们买不到正版的书,也没有排版的书。”基于自己建立的数百个粉丝群的讨论,冉冉发现部分粉丝使用的是八年前的Kindle产品,国产机型很难达到这样的使用寿命。
即使Kindle宣布停止中国电子书店的运营,在冉冉看来,这对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在采访的最后,他提出了上述国产厂商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国产电子书如何做好自身的定位调整,以接管Kindle所销售的市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版权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钱于娟,经济观察报记者
TMT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和报道TMT领域的重要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动态。擅长商业模式、个人访谈和行业深度报道。
重要新闻线索请联系qianyujuan@eeo.com.cn
微信:EstherQ1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