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在哪里打的?

赤壁之战在哪里打的?,第1张

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扩展资料

火烧赤壁的过程: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

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

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

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南岸,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赤壁古战场是中国古代七大战役中唯一一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始面貌的古战场遗址,如今已成为华中地区大型三国文化体验基地、三国历史精华代表、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将古战场遗址与仿汉代建筑相结合,具有高端氛围,景区内的赤壁山、南坪山、金銮山、白凤台、凤楚寺、一江亭等,都没有承载当时激战、百战百胜的英雄气概。

“不到赤壁,不解三国”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三国文化体验基地,资源独特,价值极高,是三国历史的精华,军事指挥艺术的代表,是游览揽胜、度假休闲、科学考察、历史考古、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和最佳场所。

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包括:

大型会议中心的集贤厅、汉代风格的赤壁驿站厅和研习营、具有三国饮食文化特色的皇家餐厅、拓展训练基地的水手校园、再现三国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大型实景剧表演、大型生态停车场、多功能旅游服务中心等。

赤壁古战场的景点介绍如下:

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南岸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又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周郎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

诸多豪杰,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周公瑾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赤壁大战陈列馆、赤壁碑廊、千年银杏、三国雕塑园等。三国赤壁古战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赤壁古战场的历史背景

曹操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在赤壁与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发生战斗,曹军战败后,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联军隔江相持。

后来,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使用火攻,向曹军发动攻击,当时东南风正急,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阵营,一时之间,曹营火势冲天,一片火海,曹军大败,孙刘联军乘机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道(今监利市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仗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428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