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在哪里清凉寺位于哪里

清凉寺在哪里清凉寺位于哪里,第1张

1、大同清凉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平旺乡拖皮村山下

2、清凉寺原名龙王庙,始建于清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清凉寺又再度遭到严重损毁。改革开放以后,大同市政府为了落实宗教政策,满足信众需要,于1992年以44号文件批准恢复清凉寺。在各地檀越及有关部门支持下,清凉寺于1993年开始重建,历时十余载,现今的清凉寺道场庄严,环境幽雅。

3、寺院占地面积约20亩,内有龙王、观音、财神、圣母、大仙五大殿以及后来扩建的清净念佛堂一座。寺院依山而眠,得天独厚。西边与云冈石窟贯通,南面正临环城高速入口。

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清凉寺就坐落在海拔1500米的黄羊山上。据历史记载,清凉寺始建于唐、延于宋、元,盛于明清, 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经沧桑,经久不衰。清代皇帝乾隆、康熙、咸丰曾亲临古刹的故事,被广为流传。清凉寺 清凉寺占地面积五百余亩,规模宏大,庄严雄伟,气势恢弘。

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三世佛殿、观音殿、四大天王殿、地藏殿、楞和尚祠、钟鼓楼等,颇具规模。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汉白玉释迦牟尼,两旁排列着罗汉、菩萨,姿态端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外两边悬挂着的黄木木鱼和镇寺古钟,相得益彰。

千年古寺琉璃瓦顶,雕梁画柱,金碧辉煌,晨钟暮鼓,香火缭绕,一派福地景象。寺院中两棵被人称为“龙凤树”的千年古松, 枝繁叶茂,遥相呼应,向人们讲述着上千年的历史变迁。

清凉寺在“文革”期间曾惨遭破坏,千年古寺毁于一旦,那时的清凉寺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现在的主持果钧法师1995年5月1日来到清凉寺,当他看到佛门宝刹惨遭涂炭,不禁潸然泪下。法师在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愿地藏王菩萨像前许下弘愿,决心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现清凉寺的雄姿,弘扬佛法,净化人间道场。他制定修建蓝图, 在涿鹿县委、县政府、张家口市佛教协会的支持下,多方奔走,历尽千辛,在他的感召下许多工矿企业、个人慷慨捐助。 国际上佛教知名人士圣一老和尚听说清凉寺修建消息非常高兴,解囊数万元用于寺院的修建。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寺院众僧和当地的许多居士在果钧法师的带领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战严寒、酷暑,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1996年恢复了大雄宝殿等重要殿堂的本来面目,初步再现了千年古刹的原有风貌。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一、关于寒山寺的诗句

枫桥夜泊

张继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二、历史文化

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2吨。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

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扩展资料

寒山寺的故事传说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

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

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洗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99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