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月牙,故地重游。

鸣沙月牙,故地重游。,第1张

时隔三年,再次走进鸣沙山、月牙泉。看着疫情之后,景区游人如鲫;沙山碧泉,清澈满盈;内心感动,油然而生。

鸣沙山和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被誉为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素有“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又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目前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

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敦煌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来到敦煌后,一定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除此之外,强烈推荐一定要打卡“又见敦煌”舞台剧,还有莫高窟5A景区。而且,建议先看了“又见敦煌”,然后再去看莫高窟的话,体验感将会更加丰满。

故地重游,风月同天。

敦煌,生命中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坐标 :北纬 40°05′11.98″ ,东经 94°40′09.99″ ),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月牙泉规划面积212.8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公里。

余秋雨在《沙漠隐泉》中写道,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开阔。山脚下却有异样,仔细一看便是漫天的飞沙下包裹着的一湾绿水,没想到它从未被沙土填塞。这就是敦煌沙漠中的月牙泉。

有幸跟随影途社,来到这个神奇的所在。每个越过沙丘的人望见那片微波荡漾的清泉,都会惊异万分。干涸的沙漠里,连大部分的生命都难以存活,更何况这极易蒸发的泉水。

可是,它就在那里,伴着身旁的寺庙,在沙漠里安静的躺着,与苍穹上的弯月一个模样。

在上万顷的沙地中,这片绿洲的规模的确几近于虚无。但又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它的难得和奇迹。

沿着月牙泉,只需数百步便走到从这头走到那头。连年累月的鸣沙吹拂不断,却给这一寺一泉增添难以描述的沧桑敦厚。

白日的苍蓝穹空转暗,夕阳时分,层层薄云卷染着落日余晖,给沙丘尽头抹上了一层金边。这里虽只是茫茫沙漠的一隅,日落景观却别致的紧。

平日里,在城市街道中穿行,没有辽阔的视野,日出日落的风景难以看的完整,来到敦煌月牙泉找到了历史和自然重叠的味道。

一天之内,光影变幻无数,月牙泉是大漠柔情的一面镜子,也照着我往常浮躁的心。

旅行还在继续,但这一湾清泉在我心中会一直流动波荡。

影途社户外游,玩的开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62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