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是哪个时期的民族?学者认为活跃在春秋时期哪一只戎即是玁狁和荤鬻?

戎是哪个时期的民族?学者认为活跃在春秋时期哪一只戎即是玁狁和荤鬻?,第1张

戎是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称西戎。常用为非华夏民族泛称。春秋时期戎人相当活跃,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为著名。学者认为允姓之戎即西周的玁狁(或作猃狁)、远古的荤鬻(或作獯鬻、薰育、荤允)。

戎狄蛮夷分别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1、东夷:

先秦时期,东夷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昊为代表的部族,《禹贡》称为“鸟夷”。又有“九夷”等名称。夏商周三代,华夏诸国与东夷多有征战,亦有通使会盟,渐至融合。近年出土的春秋时期徐国(徐夷)铜器,其文字、形制、纹饰已与中原器物无别。“九夷”之名犹见于战国,但秦并六国后,淮、泗诸夷皆散为民户,到汉代已无夷、夏之别。

2、南蛮:

它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蛮”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囊括了整个东南亚。

3、西戎:

它是上古时期在今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一个以犬为图腾的非华夏部落。在晚商以前,华北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西戎则是古代华夏部落对西方与华夏部落敌对的诸部落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非华夏部落的泛称。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国家。

4、北狄:

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朝人自称华夏,以中原为天下之中心,把中原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北狄是古代华夏部落对北方非华夏各个部族的统称。

北戎是现在的: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

戎人是对春秋时期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春秋时期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记载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 这说明,在唐尧、虞舜的上古时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于中国北方。

山戎是戎人的一支,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居住地区广,并逐渐从西方迁至东方和北方。戎人分支颇多,有大戎、小戎、陆洋之戎、九州之戎、骊戎、犬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称山戎)无终等名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66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