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夜宿山寺》所说的山寺到底在什么地方?

李白《夜宿山寺》所说的山寺到底在什么地方?,第1张

谢邀:

开篇明义,《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原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诗题“夜宿山寺”不难看出,这是李白在晚上留宿山寺时写的一首诗。那么,这个山寺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其实,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山寺是绵州越王楼。绵州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其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高十丈,为蜀中第一高楼。越王楼也是唐代与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齐名的四大名楼之一。

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也有人认为,李白《夜宿山寺》中描写的楼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据史料记载,蕲州黄梅县峰顶山的江心寺,离城百余里,在人迹罕至的乱山群峰间,并不在山顶,而且是一座不高的小建筑,所以黄梅县峰顶寺不是危楼或百尺楼。

还有一点,李白在湖北黄梅县所写的诗是《题峰顶寺》,诗句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与李白的《夜宿山寺》后面两句完全相同,据考证这是在诗歌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的原因。

为什么说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山寺指的是绵州越王楼呢?这其实与李白的籍贯有关。李白出生在绵州,绵州成就了李白,李白的家乡青莲镇距位于涪江岸边的绵州越王楼顺江而下约25公里,李白少年时就曾听闻绵州有一座天下闻名的名楼,只是没有机会亲自去游赏一番。慕名游赏过越王楼,而且就是在那次游赏时写下的这首《夜宿山寺》。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李白随父亲到绵州赴宴,借这次绵州出行的方便,李白就去参观了这座名楼,而且夜宿在越王楼,于是写下了这首的《夜宿山寺》。

李白写下《夜宿山寺》时,距越王楼落成已隔50多年。越王楼是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名楼,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

李白《夜宿山寺》中描写越王楼的诗句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与杜甫《越王楼歌》中的“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廓”,李商隐《霜月》中的“百尺楼高水接天,月中霜里斗婵娟”,陆游《登越王楼》中的“上尽江边百尺楼,两脚犹堪踏九州”等众赞咏越王楼诗句中所用的词语有一个共同点,突出了越王楼的壮观气势。

从这些是一脉相承的诗句中也可以看出,李白诗中的楼指的就是越王楼。李白《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与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楼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可以想象,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诗人李白来到越王楼游赏时,他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天空中星光闪烁,于是诗人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五言绝句。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有了以上的解读,那就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这首诗歌,看一看诗人李白笔下的越王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名楼。

《夜宿山寺》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在短短五个字中,李白巧妙地实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不得不惊叹于李白纵横才情,捭阖文字的能力。

首句中的“危”字,突出了越王楼的高度,因为危楼在古代一般指三重檐以上的高楼,有时也叫百尺楼。越王楼的高是诗人视觉所见,高到几乎可以与天宇相连。

而且“危”字与“高”字在首句中的巧妙组合,确切、生动、形象地将越王楼屹立山巅的雄伟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也为接下来的想象作足了新闻和诗意上的铺垫

次句“手可摘星辰”,诗人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越王楼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诗人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越王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登临高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高声说话和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的心理活动中,越王楼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李白的《夜宿山寺》,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读来明白如话,却字字惊人,堪称“平中见奇”的千古之作。

纵观全诗,诗人李白借助大胆想象,渲染越王楼之奇高,把越王楼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得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诗只有短短四句,仅仅20字,就把诗人登临高楼的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夜宿山寺》,一般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

出自《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原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如下: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词句注释如下: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扩展资料: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宿山寺

这首《夜宿山寺》,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

这个寺现在位置在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之蔡山东侧的半山腰。系唐初尉迟恭修建,古寺正殿的大梁上曾书有“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尉迟恭敬修”的字迹。

山石镌刻有李白“夜宿江心寺”诗句,并有晋朝高僧支遁手植梅一株,世称“晋梅”,至今虽主干老朽,但新枝繁茂,因其一年两次开花,故又称“二度梅”。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原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如下: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扩展资料: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宿山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296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