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什么时候立冬 立冬晴一冬凌什么意思

2021年什么时候立冬 立冬晴一冬凌什么意思,第1张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日,说明进入了冬季,但是这时候的温度都还不会很低。立冬又叫冬节,是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古时劳动人民会有祭祀等活动,现在有的地方还兴立冬解吃饺子。那么2021年立冬是什么时候呢?冬节是在几月几日呢?

2021年什么时候立冬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11月7日~8日。

2021年立冬的时间是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农历2021年十月(小)初三。辛丑年 【牛年】己亥月 己未日

立冬具体开始的时间是 12:58:37。

立冬节气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晴一冬凌什么意思

“立冬晴,一冬凌”是一句关于立冬的农谚,完整的叙述是:“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这句话的意思是也很简单,就是如果立冬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今年整个冬天都会比较冷,但是,如果说立冬这一冬天是阴天的话,那么这个冬天就会相对暖和一点。

这类俗语还有很多,都是以前劳动人民根据长时间的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准确的。过去因为没有天气预报和气象检测,农民种地,往往都是靠天吃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天气灾害,人们就根据以往的经验,而总结出来了一些气象谚语,作为参考劳动作业。

立冬是几月几日

2020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7:13:46,农历 2020年九月(小)廿二

2019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1:24:15,农历 2019年十月(小)十二

2018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9:31:39,农历 2018年九月(大)三十

2017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3:37:45,农历 2017年九月(小)十九

2016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7:47:38,农历 2016年十月(小)初八

2015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1:58:36,农历 2015年九月(大)廿七

2014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20:06:40,农历 2014年九月(小)十五

2013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4:13:52,农历 2013年十月(大)初五

2012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8:25:56,农历 2012年九月(大)廿四

2011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2:34:55,农历 2011年十月(小)十三

2010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20:42:29,农历 2010年十月(大)初二

2009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4:56:15,农历 2009年九月(大)廿一

2008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9:10:33,农历 2008年十月(大)初十

2007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3:24:01,农历 2007年九月(大)廿九

2006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21:34:51,农历 2006年九月(大)十七

2005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5:42:26,农历 2005年十月(小)初六

2004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09:58:33,农历 2004年九月(小)廿五

2003年立冬时间:11月8日 04:13:11,农历 2003年十月(大)十五

2002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22:21:49,农历 2002年十月(小)初三

2001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6:36:52,农历 2001年九月(小)廿二

2000年立冬时间:11月7日 10:48:04,农历 2000年十月(大)十二

相关新闻

节气谚语在古代,是有经验的农民总结、并寓意后面天气或者收成的一些谚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有各的节气谚语。

比如立春晴,一春晴,立春寒一春寒,意思是说立春这天如果晴天的话,预示着春天天气以晴为主,有利于农民们耕种。立春寒冷的话,那么这个春天气候会有些寒冷。

再看立夏谚语:立夏晴,雨淋淋。也就是说立夏那天天气晴好的话,夏天雨水会多些,但有的地方却正好相反,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意思是说立夏这天如果晴天,夏天会旱,农民们干活的家什都放起来不用了。

立秋谚语: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意思是立秋那天晴天,后面就是秋天以晴为主,如果立秋下雨,那么就是多雨之秋了。

万年历

公历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立冬】

农历十月初八 丙申年【猴年】己亥月 癸巳日

2016年【立冬】是公历‍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2016年立冬时间

2016年11月7日 农历 十月初八 星期一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立冬是不是冬至?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立冬不是冬至,它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不同节气。

一、时间不同含义不同

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开始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的减少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二、气候特点不同

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临来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冬至南方温度只有6℃至8℃左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三、民间习俗不同

立冬补冬:饺子、鸡鸭鱼肉、羊肉炉、姜母鸭

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进补:饺子、赤豆糯米饭、九层糕、冬节圆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饭。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而广东潮汕的则有吃冬节圆的习俗。

就广东人来说,冬至这一天,会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不但做些大鱼大肉的荤菜,还煮些素菜,凑够九碟菜肴,有时还加上生果、烧酒和点心等,用来祭拜祖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234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 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