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官亭所有寺院

民和官亭所有寺院,第1张

官亭地区拥有众多藏传佛教寺院,有悬崖峭壁下的卧佛寺、小桥流水边的文家寺、黄河岸边的华尖寺、三川腹地的朱家寺,其中坐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卡的卡哇寺,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而地位显赫,在官亭一带众寺院中享有独特的地位。

卡的卡哇寺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静宁村,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民和地区所建的三大寺之一,清代文献称之为“静宁寺”,由宗喀巴大师弟子国师索南桑布所建。

卡的卡哇寺最初是在一座城堡内,满城都是丁香树和木瓜树,十里有名,后毁于战乱。传说明朝永乐年间,索南桑布去西藏经商时,将宗喀巴大师的母亲带给的一缕白发和口信送给大师。返回途中,宗喀巴大师为表达对母亲的眷恋之情,用自己的鼻血和上西域特有的颜料绘成自己的画像,让索南桑布带给大师母亲香萨阿切,并嘱托母亲,见到这画像如见到儿子,画像会叫您一声阿妈的,会和你说上三天三夜的话。在回家的路上,索南桑布反复考虑,觉得此画像非凡,便决定另绘一幅画像交给大师的母亲,而将大师亲手所绘的画像带到卡的卡哇寺。以此缘由,卡的卡哇寺声名远扬,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历史上佛教的许多重要人物凡来此,一般都去卡的卡哇寺巡礼,虔诚信徒专程不远万里,慕名前来朝佛成为惯例。

每年农历盛大传统节日,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亲临观赏宗喀巴大师的画像。

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婚礼仪式上,伴有歌舞,气氛隆重热烈。土族青年男女相爱而结婚,必须由男方父母情媒人向女方家里提亲,女方同意后,由女方本家各户家长、男方父亲或叔父、媒人共同商量定亲,定亲的过程式很有意思的,女方多要彩礼,男方父辈和媒人说好话,敬酒给女方家长,以使彩礼支出降到最低;定亲后,由媒人将男方家给女方家得彩礼在婚礼前的3个月内分期分批送出,所送财礼主要分为干礼、衣料和首饰,干礼即为现金,而衣料一般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婚礼前一个月举行首宴,即男方家里举行的择吉日仪式;娶亲前一天,女方家举行嫁女宴,土族称“麻择”,主要为展示男方彩礼和嫁妆以及设宴招待亲朋友邻,而待嫁女儿也得哭嫁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土族丧葬

土族丧葬方式主要有火葬、水葬、土葬、天葬等多种方式,但各地丧葬方式却不近相同。如青海互助地区土族人死之后多为火葬,而夭折的孩童则施行天葬;青海民和土族的丧葬方式主要为土葬,而非正常死亡的、产妇以及夭折的小孩,则举行火葬或水葬;而青海大通、甘肃天祝一带的土族,则部分实行土葬。

土族人把“三”视为吉祥数字,把青稞酒当作待客的最佳饮料,用动听的歌 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客人一到门口,主人就会敬上“下马三杯酒”;客人上炕喝 完第一道茶后,主人便敬上“吉祥如意三杯酒”;待客人告辞,上了车马,还要 敬“上马三杯酒”,祝客人一路平安。每次敬酒,主人都会唱起动听的祝酒歌。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安召舞”、“轮子秋”都是他们特有的舞蹈 形式。无论是绿草如茵的夏季,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只要有喜事,“安召舞” ,“轮子秋”的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土族信仰藏传佛教。

勤劳纯朴、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土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情习俗、民族语言和生活方式。土族妇女的花袖衫由红、黄、黑、绿、白色彩条拼成,恰似天上裁下的一段彩虹,故土乡被誉为“彩虹的故乡”。 土族原是叱咤风云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先民曾在甘青牧区建立过一个长达300年的吐谷浑王国。 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谷浑亡国后,留居于河湟一带,与蒙、汉、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土族。一千多年来,土族与其它民族一道,在与自然、社会的严酷斗争中,共同开发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1979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土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土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土族青年妇女着花袖衫,衣袖上的红色象征太阳和吉祥;黄色象征麦浪和丰收;黑色象征土地和诚实;绿色象征庄稼和希望;白色象征牛羊和纯洁。土族男子戴毡帽,腰系绣花腰带。 土族妇女善于制作精美的刺绣品。土族刺绣分堆绣和盘绣两种,堆绣艳丽,盘绣华贵。每一件刺绣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土族由游牧转向农耕后饮食和住宿发生了很大变化。土族人的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平房。面食中有“狗浇尿”油饼、馄锅馍馍、荨麻饼等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食品。另外,土族人用高原盛产的青稞酿造的青稞酒,芬芳甘冽,回味绵长。如今,这里已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青稞酒酿造基地。 土族人视“三”为吉祥数,客人到来,要敬“下马三杯酒”,客人上炕,要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启程,要敬“上马三杯酒”。 土族人能歌善舞,其传统文体项目有舒展的“安召舞”、飞旋的“轮子秋”,而“花儿”会(民歌)是土乡最具有浪漫色彩的情人节。 土族婚礼仪式繁缛却又极具情趣,婚礼自始至终都在歌舞中进行,戏骂、改发、哭嫁等一系列仪式使婚礼既热烈欢快,又幽默有趣。

有4个说法

1、青海民和县官亭镇

官亭镇[Guan Ting Zhen]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公里。 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公里。 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属碾伯县辖官亭堡,建县后设官亭乡,解放初设官亭镇,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 1958年与中川乡、杏儿乡合并成立黄河公社,1962年分设官亭公社,1984年复设官亭镇。地处黄河北岸谷地,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境南。 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境内有昌家村新石器胡热遗址和喇家村马厂类型齐家文化遗址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甘肃宕昌县官亭镇

官亭镇位于宕昌县城东南部40公里处,地处岷江中下游峡谷地带,辖12个行政村,38个合作社,1478户,6989人,总耕地面积6800亩,其中水浇地360亩。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457毫米,无霜期250天,日照时数2100小时,属半干旱气候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农业结构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以花椒、药材为主。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69.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246公斤,工农业总产值5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2001年,县委、县政府对官亭镇邓桥沟进行山水田林路加科技综合扶贫开发,年内实现整体脱贫。

3、安徽肥西县官亭镇

官亭镇似一璀璨的明珠,点缀在江淮分水岭腹地,清代建镇,1949年属官亭区,1992年撤区并乡与焦婆乡合并,2005年官亭、江夏店、金桥一镇两乡合并为现在的官亭镇。全镇辖区面积237平方公里,耕地13.8万亩;集镇6个,总人口9万人,32个村,2个街道居委会,978个自然郢(自然郢占地65.8平方公里);集镇基础设施较完善:日供水2000吨自来水厂1个,电信、邮政分局各1所(邮政分局2所),程控电话15000门,110KV供、变电所各1座,有线电视站2所,有线电视用户7300户,广播通播率100%,设有中心医院1座、乡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站22个,高中2所,中心学校3所含初级中学3所。镇水陆交通便捷,南有合武铁路、宁西铁路(宁西铁路设有客货两用三级站一座),中有312国道穿境而过,北有六合高速公路;淠史杭总干渠、金大河流经镇域;四大交通动脉三大水利命脉构成了水陆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网络。近年来镇域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度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15亿元,其中一产1.28亿元,二产1.87亿元,三产约1亿元;全镇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3200元,居民可分配支出达4000元;劳务经济总量约1.8亿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集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初步探索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在“稳农、强工、活商、开放”的道路上,官亭正向农业强镇、工业立镇、商业兴镇、开放富镇健步迈进。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列为:合肥市村镇建设先进城镇、合肥市农田基本建设先进乡镇、合肥市综合改革试点镇等。在镇域经济中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支撑点、增长点,已形成以农机、化工、胶塑、五金、粮油加工、空调阀门配件、电动自行车、中石化加油等优势行业为文体的工业体系。以乡村华联超市、联都超市、国泰医药等为龙头的集镇商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集中区正在兴建。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依托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布局,实行城效型与外向型、城市型并进,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已建成优质粮油、畜禽(土鸡、麻鸭)、水产(龙虾)、经是林(常枣、甜油桃)、大棚蔬菜等农业无公害生产基地,并在其基础上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群体。

4.官亭镇(Guanting Zhen)位于巨鹿县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30万人(2002年)。辖3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亭村。冯(村)南(宫)、巨(鹿)宁(晋)公路过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865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