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葬在哪?

尧葬在哪?,第1张

到底是哪里没有确切的记载。《吕氏春秋》曾言:‘尧葬於谷林,通树之舜葬於纪市,不变其肆,禹葬於会稽,不变人徒。”

尧陵又称尧王墓,乃帝尧所葬之处,《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其址在距鄄城县城7公里的富春乡谷林,故名“谷林尧陵”。

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系轩辕黄帝五世孙,父帝喾,母庆都。司马迁列之为五帝之一。尧以钦明文思四德安其民,亲睦九族,更以“禅让”美德名扬天下,颇受人民敬仰和拥戴。尧15岁封唐侯,20岁为天子,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境),在位98年,117岁去世,葬于谷林。

《大清一统志·唐尧陵》载:“陵高四丈五尺,广二十余丈,上有庙” 。尧庙始修于东汉永康元年(167年),为济阴太守孟郁所建,有“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为证。碑文900字,《山东通志》、《曹州府志》、《濮州志》和《金石录》均有记载。其后四修尧陵:(1)东汉建宁五年(172年)济阴太守审晃修尧祠尧母灵台,立尧母灵台碑;(2)东汉熹平四年(175年)济阴太守刘合修尧庙立“帝尧碑”;(3)明嘉靖初都御史陈凤梧委知州张寰重修建尧庙;(4)清乾隆元年(1736年)山东巡抚岳睿重修尧陵,其因为“自金末河决,尧祀移于东平州芦泉山之阳,然尧陵自在谷林,不在东平”(《大清一统志》)、“东平一陵,实属沿误,随委员查视,尧陵在濮州城东南六十里古雷泽之西谷林寺前,有享殿三间在焉”(《濮州改祀尧陵议》)。

关于尧陵规模,《水经注》云:“今成阳(今鄄城地)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枯柏数株,檀榆成林。二陵南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灵台之东北。”由此可知,尧、尧母、尧妃均葬谷林。北魏时期,尧陵区还很完整。清嘉庆年间还有相当规模。据《濮州志》尧陵古图所示,尧陵为坐北朝南三进式长方形院落,四周围以砖墙。大门前有“石门”牌坊,东侧有房数间。大门外东侧有一水井,再向东是“圣母殿”。大门内为第一进院落,两侧有东西“更衣亭”。第二进院门为一正两偏,门内左右是东西朝房,中央是圆形花园,其后是一座“享殿”。殿后是第三进院落,古松掩映之下,墓丘巍然屹立,墓前竖一石碑。

今尧陵墓区面积6000余平方米,地势平坦,墓区原有松柏古树300余棵,1979年淤灌时全部淹死,现有近年所植柏树60余株。尧陵封土直径15米,陵前立有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所立“尧陵祭文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濮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栋。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尧冢有好几处,一般认为在山西临汾,历代也多以这里为主进行祭祀活动。 尧帝陵位于今中国山西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里隅涝河北侧。相传尧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因而临汾城南有尧庙,城东筑有尧帝陵。尧帝陵周土崖环峙,河水经陵前南泄,松柏苍翠,陵丘耸峙。尧陵高50米,绕周80米。陵前筑有祠宇, 相传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文记载: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因谒尧陵,遂塑其像。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重修。元中统年间,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筑尧陵,再次重修尧陵。明成化十年(公元1481年)、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及清雍正、乾隆年间都对尧陵进行过修葺补建。明清时尧陵春秋二祭,沿而不废。现陵丘如故,松柏依旧。祠内有山门(门上为乐楼)、牌坊、厢房、献殿、寝殿、 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围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画。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 尧陵坐北朝南,背依古崖,面濒涝水,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墓冢园形,为黄土堆积,高50米,周长300米,四周有古柏葱茂,俗称“神林”。陵区现存古建筑山门、牌坊、碑亭为一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耳房、献殿、古窑、看楼等附属建筑28间,现存碑碣石刻19通。据传,帝尧逝世,万民悲育,送葬之日,人们从四面八方为陵丘上捧上一把土,竟积土成山,成为三皇五帝中最高大的陵丘。《汲冢书》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帝陟于陶”。这些记载说明,舜并不是尧禅让得到帝位的,而是把要囚禁之后自己篡位的,舜囚禁尧的地方在平阳,也就是今天的临汾,后来可能老死在这里也葬在这里,死后舜假惺惺地为他举行了三年祭祀。但《今本竹书纪年》则记载,尧死在陶,陶就是今天的山东定陶县。定陶好像并无尧陵。乳沟尧死在了他最初的封底陶,也可能会被运回都城阳平安葬。所以,历代都以临汾的尧陵作为正宗的尧帝墓葬。陕西省华县也有一个尧帝陵,传说里,炎帝和黄帝一直活动在渭河流域,而尧又是黄帝的玄孙,他的母亲又是炎帝的后裔。所以。他的活动半径也应该在这个区域。可以佐证这一点的是,他委派的大禹就是在关中北部的龙门治水。和我同行的当地官员,同时还提供了一个线索。说前不久盗墓贼在鸡仔山附近,盗挖了许多古墓里的文物,被追缴后鉴定为西周皇室的随葬品。如果不是这些文物,历史资料从未记载过华县的南塬上,竟然是西周王室的苑地。至少说明,这里在最接近夏商时代的周朝,曾经繁荣过。而且这里地势还高,远离大江大河,一生惧怕水患的尧帝完全有可能选择这里以享百年安宁。奇怪的是,山东边的村子就叫“安尧村”。别小看这些关中道上的村子,貌似平凡,但是谁能猜出它真正的年龄呢?也许百年,也许千年,也许万年,说不清了!也许真的是安葬尧帝的那些后人,不忍离去,就在先人的脚下安营扎寨,长期居住了下来,口口相传,村子就成了“安尧村”。湖南省攸县也有一个尧帝陵,在当地的瑶山之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62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