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是什么意思?

杨公是什么意思?,第1张

杨公一般指杨筠松。

俗名杨救贫,名益,字筠松,号救贫,别号玄赤,唐代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

著《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

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

留虔州期间,在崇贤里黄禅寺遇曾文辿,邂逅于方丈之内,唔谈中,曾文辿被其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后随师云游山川,寻龙捉脉,得杨筠松悉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徒。

杨公指的是杨筠松。

一代堪舆宗师杨筠松,因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更被易学界尊称为“杨公”。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时登科第入仕为士。

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公元875年黄巢兵起,880年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寄宿黄禅寺。

杨公文化影响

杨公出生贫苦、为官品性清廉,一生钻研堪舆事业,救济扶贫,为人排忧解难,深得民间敬仰。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著有《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望龙经》、《天玉经》、《天元乌兔经》、《都天宝照经》等著作传世。

杨公的堪舆活动,使堪舆文化迅速流传,起初在赣南开始兴起,近而影响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经过一千多年来人们的大量实践,不知不觉使到杨公风水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杨公风水术是堪舆学的主流和旗帜。在一千多年前杨公与弟子所堪定的阴宅古坟一直没有衰落,而在整个中国各地名门望族的族谱上都有记载,历史证明了一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35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