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湖路与秋涛路距离多少公里

杭州东湖路与秋涛路距离多少公里,第1张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全程约20.8公里

1、从东湖路步行约1.5公里,到达客运中心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4站, 到达婺江路站

3、步行约1.1公里,到达秋涛路

驾车路线:全程约17.8公里

起点:东湖路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620米,直行进入九沙大道

2.沿九沙大道行驶970米,右转进入通盛路

3.沿通盛路行驶520米,过九堡六号河桥,左转进入德胜东路

4.沿德胜东路行驶100米,过九堡六号河桥,朝德胜高架/秋石高架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320米,过九堡六号河桥,直行进入德胜快速路

6.沿德胜快速路行驶5.7公里,过右侧的杭州鹏和实业有限公司-1号商务楼约1.8公里后,朝秋石高架(南)/西兴大桥(三桥)/钱江新城/秋石高架(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870米,直行进入秋石高架路

8.沿秋石高架路行驶5.7公里,过采荷桥约1.1公里后,到达终点

终点:秋涛路

限行时间 2021年02月22日至2022年02月06日、2022年02月21日起,工作日07:00-09:00、16:30-18:30(节假日除外) 限行区域、范围 杭州市:留祥路—石祥路—石桥路—秋涛路—复兴路—老复兴路—虎跑路—满觉陇路—五老峰隧道—吉庆山隧道—梅灵北路—九里松隧道—灵溪南路—灵溪隧道—西溪路—紫金港路—文一西路—古墩路构成的围合区域内所有道路以及高架

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 概述1.1项目概况及背景钱江三桥北接线又称清江立交,现状为不完全互通立交。立交匝道均为定向匝道,仅布置了三桥对清江路直行、秋涛路直行的两个方向的交通,其余方向均未布设匝道。受现状条件的限制,三桥北岸往清江路方向为双向4车道,秋涛路方向为双向2车道。目前,三桥北岸另有一对平行匝道与富春江路连接,清江路交叉口的转向交通可以通过这对平行匝道提前着地,然后通过富春江路、钱江路等地面道路实现转向。钱江三桥北接线的交通主流向,以西←→东与北←→东方向为主;而地面交叉则以南北流向为主。就目前钱江三桥接线的交通而言,其交通流线是畅通的。但是,由于钱江三桥交通进入清江路后与清泰立交桥的沟通不畅,致使清江路地面交通比较拥堵,虽然采取了清江路~秋涛支路交叉口禁止左转弯的措施后,交通状况有所好转,但是随着钱江三桥交通量及清江路两侧地块出行车辆的逐年递增,清江路交通仍然存在堵塞的隐患。因此,结合秋石快速路的立项建设,对本接线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合理的交通组织,就可以进一步加强钱江三桥与清江路、清泰立交桥、环城东路、建国路等城市道路的联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完善沿线的路网建设,提高路网疏散与调控交通流的能力。1.2编制依据及主要采用规范1.2.1编制依据(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杭州市钱塘江第三大桥工程NY5标竣工图,杭州市政工程总公司,1996.12;(3)、杭州市秋涛路工程(杭海路~婺江路)施工图设计,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4)、杭州市凯旋路工程方案设计;(5)、清泰立交加宽工程施工图设计,杭州市城建设计院 1997.4;(6)、“市建委交通建设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纪要”关于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的方案意见,2003.5.20;(7)、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研究,2003.12;(8)、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项目建议书,2005.4;

(9)、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2005.5;(10)、杭州市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设计,2005.8;(11)、相关地形、地质资料。1.2.2主要采用规范及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5、《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7、《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8、《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JGJ50-88)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10、《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7修订版)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修订版)1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PJ018-97)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市环境卫生设计设置标准》(CJJ27-89)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项目研究过程及范围1.3.1研究过程(1)、2002年1月,根据建设单位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和秋涛路节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002年8月,专家评审组在金溪山庄评审了《可研报告》,会议基本同意报告内容。(3)、2003年5月,根据杭州市建委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工程方案设计》。(4)、2003年5月20日,市建委组织了市交通建设专家组进行了《方案设计》评审,明确了该方案总体设计的原则和要求。(5)、2003年12月,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的要求,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了《钱江三桥北接线工程方案研究》(深化稿)。(6)、2005年4月,结合专家组意见,杭州市前期办、华勘院、杭州城建院联合提交了《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项目建议书》。(7)、2005年5月,杭州市前期办、华勘院、杭州城建院联合提交了《杭州市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2005年8月,根据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的意见,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了《杭州市钱江三桥北接线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3.2项目范围本次初步设计西起建国路口,东至秋涛路边线,包括清泰立交桥、清泰立交加宽桥、清江路等,全长约1.94km,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清泰立交桥改造、清泰立交加宽桥、清江路高架、清江路改建等工程内容。1.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1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的需要钱江三桥北接线是秋石快速路和钱江三桥、清江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从技术角度来说,将现状的不完全互通立交进行合理的改造和交通组织,就能达到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路网结构、充分发挥交通资源的目的。1.4.2是城市东扩的需要根据钱江新城的开发速度与强度,钱江新城的交通有相当部分要依赖于钱江三桥北接线、清江路等基础设施。因而,钱江三桥北接线的改造建设对创造一个交通便利的钱江新城关系重大。1.4.3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秋石快速路是杭城东部的南北向快速路,钱江三桥则是杭金衢、杭甬高速、萧山机场高速的进城咽喉要道,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地改造三桥北接线才能完成相应的交通组织与分流职能。

1.4.4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受钱江三桥北接线沿线、特别是杭海路四季青地块现状交通条件的制约,该区域的城市建设相对较缓慢,若能合理地改善三桥北接线的交通环境,必能带动该区域的全面建设,进而推进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5沿线地质情况本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资料参考《清泰立交桥加宽(高架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996.10.15》,其具体状况如下(自上而下依次分述):(1)-1杂填土:灰褐色,湿至饱和,稍密-。含瓦砾砖块约25~30%,少量有机质,局部夹大块石。(2)粘质粉土:浅灰、灰黄色,饱和,松散至稍密-。含少量母碎屑、氧化铁。粒径d(mm)0.005~0.075占87%以上。(3)-1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氧化铁,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005~0.075约占67.5%。(3)-2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黄、青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氧化铁,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25~0.75约占41%,0.005~0.075约占53%。(3)-3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稍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3)-4砂质粉土:灰色,饱和,松散。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3)-5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含少量云母碎屑、有机质,夹粉砂薄层。粒径d(mm)0.005~0.075约占80.5%。(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夹粉土薄层。(7)粘土夹粉土:褐黄色,软塑+。含氧化铁,呈互层状,具水平层理。(8)灰色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及贝壳碎屑。(10)-1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细砂:灰褐色,流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夹粉细砂薄层,具水平层理。(10)-2灰色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含有机腐蚀质、少量植物残体。(11)粉质粘土:褐黄色,局部夹褐色,可塑。含少量氧化铁,夹粉土薄层。(12)-1粉质粘土夹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含少量氧化铁、少量砾石。

(12)-2圆砾: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粒径d(mm)20~10约占30%,10~2约占15.1%,2~0.5约占14%。卵砾一般呈圆形,最大粒径>8厘米,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层面埋深32.4~39.7米,层面标高-25.09~-31.72米。(16)-1强风化含钙质粉砂岩:紫红色,矿物大部分已风化,用手易掰碎。(16)-2中等风化含钙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结构,以粉砂及碎屑为主,碎屑以石英、长石、云母、岩屑为主,岩石呈短柱状,锤击声较清脆,易击碎,系软质岩石。第二章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2.1设计原则钱江三桥北接线作为杭城东部入城口主通道的一部份,应起到快速、及时、高效地疏散该区交通的作用。根据杭州市的城市性质、规模、人口、用地布局等,并结合现状交通分析与远期预测,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如下:(1)、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杭州市建委专家意见指导下,以秋涛路施工图、凯旋路工程方案设计、清泰立交加宽工程施工图以及秋石快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依据。(2)、改造方案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可行性。(3)、根据近、远期交通量分析,并结合杭州市经济实力情况,按照近、远期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力求减少工程量、拆迁量,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4)、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布局,特别是桥梁横断面布置、桥墩位置,应考虑与周边环境和谐、融洽的要求。(5)、本接线改造应以满足交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工程工程造价与社会经济效益,力求做到布置合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以及可持续发展。(6)、匝道的布置应合理,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效益。(7)、考虑到交通建设具有长期性、超前性的特点,因此设计方案要保留一定的弹性,为城市今后发展留有空间。(8)、对现有桥梁,在稳妥、可靠、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改造利用,尽力减少废弃。2.2技术标准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方案设计标准如下:

2.2.1设计指标设计车速是道路几何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车速的大小直接影响通行能力和工程造价,直接关系该路段能否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以及工程投资经济合理与否。因此,参考设计规范及已建成的类似工程,本次设计认为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设计车速为:清江路地面道路:40Km/h匝道: 30Km/h清泰立交桥:40Km/h清江路高架桥: 50~60Km/h清泰立交加宽桥:40Km/h2.2.2荷载标准:地面道路: 标准轴载BZZ-100匝道: 城-A(新建);汽-20,挂100(老桥)主桥: 城-A(新建);汽-20,挂100(老桥)2.2.3车行道宽度:大小型汽车并行,一条车道为3.5~3.75米。2.2.4线型:表1平纵线形主要控制要素一览表

内 容 单位 指 标

地面道路半径 米 300

匝道半径 米 80~500

主桥半径 米 200

缓和曲线长度 米 不小于35

地面道路最大纵坡 % 2.5

主桥最大纵度 % 2.5

匝道最大纵度 % 6

横坡 % 1.5%

主桥凸曲线最小半径 米 1200

主桥凹曲线最小半径 米 1000

匝道凸曲线最小半径 米 400

匝道凹曲线最小半径 米 450

2.2.5净空高度高架桥面及地面道路净空高度均不小于5.0米;跨铁路桥梁净空不小于6.8米。2.2.6抗震设防标准地震烈度按七度设防,并相应采取构造措施。

第三章 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共提出两个方案,分别为方案一、方案二,与秋石快速路同步实施,不分近远期。3.1方案一本方案为整体改扩建方案,通过增加设施,主动扩大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本方案涉及改造的范围较大,具体内容如下:3.1.1清泰立交加宽桥现状清泰立交加宽桥起于环城东路,跨越杭海路口之后,在距杭海路、清泰街交叉口以东约200米处接地,汇入清江路地面道路系统。该桥为机动车专用桥,全桥主要由三部分主成,即主桥以及两条由环城东路地面接主桥的上、下匝道。主桥横断面布置为0.5米(防撞栏杆)+9.5米(机动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80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