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山脉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山脉是什么,第1张

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亚洲著名山脉之一。从阿富汗最东部向东南延伸约480公里。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为世界上高山和高纬度之外最长的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塔吉克斯坦、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的边界全都辐辏于这一山系之内,赋予这一僻远的地区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喀喇昆仑缘自夏语即上古蒙古语“黑河”或“黑水”一词的音译,出19世纪初的英语作品中。按突厥语解释,喀喇昆仑意为“黑色的磐石”,此名称的出现早于英文作品。1954年,由阿迪托·代西奥率领的意大利登山队首次登上了喀喇昆仑山。有时它被称为“凶险的山”,因为已有许多人丧生于这里。

地质地貌

喀喇昆仑山脉是中国新疆与克什米尔间的一条走向与旁遮普·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脉。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

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座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座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

该山由一组平行的山脉和几条支脉组成。仅中部是磐石山脉。这一山系的宽度约为241公里如果最东面的延伸部分——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和班公山区——包括在内,长度就从48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喀喇昆仑群山的平均海拔约为6100米,有4座山峰超过7900米最高峰K2峰【亦称戈德温奥斯汀峰、达普桑峰(Dapsang)】或乔戈里峰(Chogori)高达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地形以巍峨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为特征。南坡长而陡,北坡陡而短。绝壁和塌磊(大块落石的巨大堆积)占据了广阔区域。在山间峡谷中,乱石斜坡广泛出现。横向山谷通常有狭窄、深邃、陡峭山涧的气象。

喀喇昆仑山属燕山褶皱系。大地构造的发育主要与南亚次大陆向北位移并与欧亚大陆碰撞有关。主要大地构造期开始于白垩纪,并继续到第三纪山地抬升开始于晚第三纪,仍在进行。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及千枚岩为主,南北两侧主要为石灰岩和云母板岩。南侧沉积岩常为花岗岩侵入体所切割,若干地区有板岩出露。喀喇昆仑山地震活动频繁,震级甚至有达9级以上者。有温泉分布。耸立于青藏高原西北侧,连结着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及昆仑山脉。其主体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的交界线上,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它的东延部分。

气候特点

喀喇昆仑山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如印度河上游一些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年降水量均不足100毫米,属干旱荒漠。大冰积累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春受西风环流影响降水丰富,夏季亦有一定数量的降水,形成降水的两个明显峰值,以冬春为主。在正常年份,喀喇昆仑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范围较小,但西南季风强大年份常带来暴雨性降水,造成洪水与泥石流灾害。年最热月0℃等温线约在海拔5600米处。年0℃等温线约与4200米等高线相一致,广大山区终年低温。喀喇昆仑山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变化巨大,并常有强风。

该山脉的气候主要是半乾旱和十足大陆性的气候。南坡因受到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而湿润,但北坡却极为干燥。在山坡的底部和中部,雨雪量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在超过4877米的高度,降水总取固态形式,然而,即使高度再降低一些,6月雪也属常见。在约5700米的高度,在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低於0℃,在海拔3900~5700米之间,温度低於10℃。稀薄的空气、强烈的太阳辐射、强风和日温差,是这一地区独有的气候特征。高海拔雪原的极端状况会形成融雪圆丘。向上运动的风促成广泛的风蚀。

“除却巫山不是云”山脉是相连的山体的统称,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而作为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可是有着迷人的风采。

安第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山脉从智利的最南端合恩角,穿越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 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分成三个不同的山脉,其中一条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

   基本简介

世界上陆上最长的山脉,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互平行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千米。安第斯山脉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

北段

(南纬4.01°以北):山脉成条状分支 、隔以广谷和低地 ,各条山脉多代表背斜构造,通过侵蚀,轴部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砂岩和石灰岩。位于哥伦比亚,朝北向东延伸,最后加勒比岛的岛弧相连!

中段

(南纬4.58°~27.93°):宽度和高度显著加大,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玻利维亚高原。从秘鲁到智利,在此山脉由西北转为东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宽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动遗迹,据知有超过900个的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南段安第斯山,从智利一直到巴塔哥尼亚海岸,这一段有相当多的活火山!

南段

(南纬27.65°以南):高度和宽度逐渐减缩,东、西科迪勒拉合二为一。由于纵横断层交错,加以第四纪冰川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山地显示分割破碎的形态,普遍具有阿尔卑斯型地貌特征!

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脉其中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左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

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

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地质历史

安地斯山系是基于早期地质活动的新生代(最后的6,640万年)期间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地质上属年轻的褶皱山系,形成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阿尔卑斯运动,历经多次褶皱、抬升以及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地壳活动仍在继续,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安第斯山脉其中阿空加瓜山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59米。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为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

组成科迪勒拉的岩石年龄古老,开始是亚马逊坚稳地块(或巴西地盾)受侵蚀的沉积物约于4.5亿至2.5亿年前淤积在坚稳地块的西侧。这些淤积物的重力使地壳下陷,产生的压力和热量又使淤积物成为更耐久的岩石。因此,砂岩、粉砂岩和石灰岩分别变成石英岩、页岩和大理石。约2.5亿年前,组成地球大陆块的地壳板块结合成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后来盘古大陆及其南部贡德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发生分裂,板块向外分散,南美洲大陆板块与纳斯卡(Nazca)大洋板块互相碰撞(或会合),产生造山运动,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脉。

屏障作用

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从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绵亘约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屏障。安地斯山脉将狭窄的西海岸地区同大陆的其余部分分开,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对山脉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存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为西半球最高峰。

生态分布

安第斯山脉发现的侏儒蛙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分带明显,随纬度、高度和坡向而异。北段地处低纬,综合反映热带湿润的基本特征。低地和低坡地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7℃以上,年降水量多超过2000毫米,热带山地常绿林所占比重很大。由下向上,气候和植被类型依次更替,直至高山冰雪带,垂直带图谱完整。中段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量减少,主要反映干旱特征。南段地处中、高纬,体现温凉湿润特征。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低于10℃,最热月平均气温以上0℃。

动植物。在安第斯山脉,动植物的生存能力大部分取决于海拔高度,植物群落的生存也由气候、湿润的程度和土壤等条件决定,而动物则赖有丰足的食物来源才能生存永久雪线是动植物生存的上限。有些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任何海拔高度上生存,其他的则只能生活在某一高度。猫类很少生活在13,000尺以上,白尾小鼠通常不低于13,000尺,最高可达17,000尺。无峰驼(美洲驼、栗色羊驼、羊驼和骆马)主要为高原动物,生活在11,200尺~12,800尺之间高度,但也可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生活得很好。据认为,神鹰可以高飞至26,000尺。

考察勘探

安第斯山脉如上所述,安地斯山脉已有数千年人类居住史,到1530年代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时,高地的原住民已对安地斯山脉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在其中建成了广大的城市和道路网。西班牙的早期勘探伴随着掠夺和抢劫,虽然他们在统治过程中也在安地斯地区建设了许多现代化城市。

欧洲人对安地斯山脉的首次系统考察,以题为《地理录》(Relaciones geograficas,1579~1585)的一系列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该书在逐步深入详尽的问答中记载了有关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大量地理的和经济的资料。1735年,由法国博物学家拉孔达明(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率领的探险队开始测量安地斯山赤道子午线的弧度,且对厄瓜多尔山脉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考察。德国博物学家兼探险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进行了一系列更为重要的考察,他于1799年抵达委内瑞拉的海岸,在5年内对安地斯山脉的地质、气候、生物(特别是以高度为基础的生态区)进行了无数次的调查研究。

到19世纪中期,现已独立的安地斯各国曾发起并资助对山区进行科学的勘探。当时参加这项活动的在厄瓜多尔有英国登山家温伯尔(Edward Whymper),在秘鲁有秘鲁人索尔丹(Mariano Paz Soldan),以及绘制了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详细地图的意大利地理学家科达齐(Agostino Codazzi)。自19世纪后期以来,对安地斯山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特别是采矿和铁路建设。

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 和 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海拔8848.13米(最新海拔数据8844.4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女神第三.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a href=/lemma-php/dispose/view.php/2174.htm>l]印l]测量局l]英l]人主持下,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l]熊l]、喜马拉雅塔尔羊l]金钱l]等.峰顶共有600多l]冰l],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北起北美洲的特立尼达岛,南抵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纵贯南美洲大陆的西部.经过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七国,长约89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这里山势雄伟,绚丽多姿,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18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安第斯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南部山脉中的阿空加瓜山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安第斯山脉孕育了无比巨大的铜矿,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庞大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000多公里,采矿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地下生活设施完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22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