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是什么?

农田防护林是什么?,第1张

(farmland shelterbelt)

(孙德林)

为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防止自然灾害,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在农田中或沿农田边缘营造的带状或网状林分。农田防护林,大致有三种形式:①带状林分:即在农田中或沿农田边缘栽植林带。这种带状林分在整个农田中往往由主林带与副林带纵横交织成网,又称农田防护林网。防御主要害风并与其方向相垂直(或成一定偏角)的林带为主林带;与主林带相垂直的林带为副林带。②农林间作形式的行状林分:即在农田中间隔一定距离栽植一行树木,形成农林间作。中国的农桐(泡桐)、农枣、农柿间作等都属于这种行状林分。③团状林分:即在农业地区营造片林,使农田分布在团状的片林之中。

农田防护林与公路、铁路、道路两旁的护路林带,河流、水渠两侧的护岸、护渠林带,以及小片林等结合在一起,在农业地区构成带、网、片相结合的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形成林农景观。它作为固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已成为现代化农业集约经营综合体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发展概况

世界很多国家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平原农区营造防护林。19世纪在英格兰东部营造的防护林,证明有增产作用,随后,德国、匈牙利、瑞士等国,也营造防护林。但是,有计划、大规模营造农田防护林,主要是苏联、美国和中国。苏联1948年颁布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推动了农田防护林的大规模发展。到1982年末苏联人工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达160万公顷,受防护林保护的农田面积约2000万公顷。全苏已有5200个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建立起完整的防护林体系。美国营造防护林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大规模的防护林带是从1934年黑风暴之后设计营造的,即所谓“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到1978年美国已营造护田林带25.2万公顷。中国,1949年以前,农民自发营造的小型林网,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至今还保留其痕迹。1949年后,农田防护林有了很大发展。至1953年基本完成了河北西部和永定河下游防护林的营造任务,造林总面积达1万公顷。从1951年到1964年东北地区西部共完成农田防护林19.8万公顷。50年代,河南省只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东部防护林建设,在黄河故道上营造起五条大型防护林带,总长度520公里,造林面积达4.66万公顷。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国农田防护林建设纳入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70年代后期以来,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入了以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林间作和小片丰产林为内容的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的新阶段。据统计,到1984年已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面积达64.3万公顷,受保护的农田面积为1.073万公顷;“四旁”植树72亿株;农林间作面积112万公顷;平原地区小片丰产林总面积368.7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共营造防护林605万公顷,有800万公顷农田受到林网保护。在无林少林的广大平原农区建立起来的防护林体系,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防护效应

农田防护林在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抗御灾害性天气,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方面,发挥着多功能的效应。

①防风作用:在林带有效防护范围内,林带能使风速平均降低30~40%。林带有效防护范围的大小,与林带树高成正比。林带降低风速的幅度,随着距林带的距离而变化,离林带越远,风速降低幅度越小,5~10倍树高范围内,风速降低幅度最大,可达40~60%:到30倍树高处,风速降低一般不超过20%,或接近旷野风速。林带的防护范围及降低风速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决定透风系数(亦称通风度、疏透度)的林带结构、林带与风向之间的交角、风力等级有直接关系。疏透结构林带的防护范围可延续到40~50倍树高处,而紧密结构的林带仅达到20~30倍树高处。透风系数是指林带垂直面透光面积与林带总垂直面积的百分比。透风系数为30%左右的林带,削弱风速的作用最好。紧密结构林带与风向交角为90°时,风速降低幅度最大,随着交角的变小,防风效能也随之减小。通风结构林带与风向成一定偏角(不大于45°)比交角成90°的防风效能要大些。长方形网格比相同面积的正方形网格更好些。

②对湍流交换的影响:湍流交换强度的大小,决定着上下空气层之间联系的强弱。农田近地表(1~2米高)气层湍流交换强度的变化,是影响林带间农作物生长的水文气象条件的重要因素。林带能减弱湍流交换强度,与其防风作用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林带对气流的改变及对风的动能的抑制造成的。林带对湍流交换的防护作用,约为其防风作用的60~70%。在林带保护下的农田1~2米高处的湍流交换强度平均减弱15~20%。湍流交换强度的减弱,对农田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保存积雪,防止沙暴等具有重要作用。

③对气温的影响:春秋冬三季,林带均有增温作用,夏季则有降温作用。这样就有利于农作物种子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据在中国河北省的观测,春季林网内气温比林网外空旷区高1℃左右,林网内小麦出苗比无林网麦田早1~2天;6月上旬林网内麦田气温比无林网麦田低0.4~1.9℃。气温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土壤温度。

④对水文状况的影响:由于有林带作屏障,田间风速降低,湍流交换强度减弱,使蒸腾和蒸发的水分能较长时间地滞留于田块上,从而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据测定,林网内空气相对湿度比网外对照点高15~30%。据中国山东省的观测,林网内土壤含水量比网外空旷地高27%,水面蒸发减少10~30%。树木的生理排水作用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含盐量。据在中国宁夏灌区的观测,在5~7倍树高范围内,地下水位降低10~20厘米,1倍树高处与10倍树高处相比,盐分上升减少20%。

⑤抗御干热风: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正值小麦乳熟至蜡熟阶段)。干热风的主要气象指标是:14时的气温大于3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30%,风速大于3米/秒,并持续两天以上。中国受季风气候的控制,小麦产区受干热风危害的面积约1330万公顷,为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小麦受干热风危害,一般减产15~30%。由于农田防护林降低风速和气温、减弱蒸发、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改变着形成干热风的气象条件,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⑥增加农作物产量:据中国各省(区)的调查,在正常年份,有农田防护林的保护,小麦增产10~30%,玉米增产10~20%,水稻增产6%,棉花增产13~18%。在自然灾害较多或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在出现灾害性天气的年份,农田防护林这种增产效应,表现得尤为显著。

营造技术

为使农田防护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发挥最大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营造技术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首先应和农业发展区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地根据立地条件和灾害程度(即自然灾害轻微地区、一般灾害地区和严重灾害地区)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最好沿着田边、路边、渠边设计林带,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田块过大的,可在农田中设计辅助林带。主林带之间的距离,按30倍树高和灾害程度来确定。自然灾害轻微地区,网格可大些,面积20~40公顷,主林带间距400~500米;一般灾害地区,网格面积要相应地小些;严重灾害地区,网格面积10公顷左右,主林带间距200米左右,甚至更小些。农田防护林带(网)的规划设计,还应尽量和其他林带(如护路林带、护岸林带、片林等)结合起来,构成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②树种选择:要按照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要选择速生、优质、抗性强的乡土树种和适宜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树种。造林树种不宜过于单一,以营造混交林为好,并可配置灌木树种。

③结构配置:根据各地经验,一般情况下,疏透结构的窄林带,防护效果较好。主林带一般以栽植2~4行,副林带以栽植1~2行为宜。栽植密度要适当,以有利于树木正常生长并构成疏透结构为度。

④抚育管理:主要包括幼林抚育、防治病虫害、抚育间伐。苗木定植后数年内,要及时进行浇水、除草、松土等抚育管理,有条件的最好进行追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有的树种如要修枝,则应切实防止修枝过度。树木株间郁闭后,初植密度大,影响正常生长时,要及时进行间伐。树木达到自然成熟期(见防护成熟),也要进行采伐更新,最好采取轮伐方式,不使农田失去屏障,以保证防护效应的永续性。

参考书目

曹新孙主编:《农田防护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农田防护林归林业局管。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是。农田防护林指以改造旧有农业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农田防护林模式是生态农业,农田防护林是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呈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58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