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宗仁、阎锡山反叛蒋介石,没有被国民党开除,反而受到重用?

为什么李宗仁、阎锡山反叛蒋介石,没有被国民党开除,反而受到重用?,第1张

李宗仁和阎锡山都被开除了党籍。

北伐时,由于蒋介石在军事上表现不佳,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李、白一直认为姜是个无能的人,这种草包一定要打倒。

姜当然知道桂对自己不忠。他还认为李宗仁、白崇禧、黄野心勃勃,狂妄自大,必须铲除。意思是做某事。

然而姜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出手,桂系就先给自己动了手术。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清党”,计划与蒋介石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整合。

姜对此表示欢迎,但没想。汪精卫、孙克等武汉国民政府要员在南京就任之前,就联合桂系给蒋介石穿小鞋——要求蒋介石下台。

如果江不同意这个要求,就不会合并。

而这个时候,北方的冯玉祥也开口了。

明面上,冯是来劝架的。但实际上,冯也希望蒋介石“顾全大局”,下台。然后大家扭在一起打张。

这时候,蒋介石已经无可奈何,转而求助于何了。

后来姜还说,只要他愿意站在自己这边。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他也不会离开。然而,姜却没有料到,他竟然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当姜向他求助时,他装聋作哑,保持沉默。

无奈之下,姜只好愤然下台。

因此,桂和姜的敌人就这样结婚了。

不久之后,广西系又把汪精卫推出来了。王对此很不满意。为了对抗广西体制,他与蒋暗中联手。广东省主席李利用担任八路军总指挥的机会,在粤东与南昌起义部队激战时,指示张发奎、黄启祥率领四方面军攻打广州。李抄了的老巢,又打退了驻粤的桂系部队。(李虽然是粤军领袖,但他是广西人,与李宗仁、白崇禧关系很好。)

这就是“广州黄章事件”。

按照汪精卫的设想,攻占广东,再加上唐生智的力量。你就能对抗广西。然而让王没想到的是,他抄了李的家,却把李完全推到了桂系一边。

1927年11月初,当汪精卫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反对桂系时,李也联合李宗仁、、谭等人在南京召开专门委员会,追究汪精卫的责任,并声言张、黄等背叛党、背叛国家。

汪精卫顿时名誉扫地。

再加上广州起义爆发不久,给了李宗仁攻击汪精卫和张发奎的借口。

广西发动舆论,说是张、黄通公导致了广州起义。张发奎解释不清楚,只好下台。

张、黄下台,汪精卫失控。不久后,唐生智被桂系打败,桂系吞并了唐生智的部队,使实力不弱的桂系上升了一个台阶。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汪精卫不得不请蒋介石出来收拾残局。

当然,姜不会拒绝离开大山。

1928年初,下台5个月后,蒋介石宣布复出。

姜复出后,自然要报复桂家。他在给何的信中写道:“广西野心很大,不惜破坏党和国家的团结,挑拨各派势力,企图渔翁得利。如果你不去庆祝你的父亲,你将很难成功。”

我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与自己携手打倒李宗仁和白崇禧。

然而,他秦英什么也没说。再加上张还在北京盘踞,所以姜忍住了,没有报复。

一九二八年六月,张被日军杀害。军队退关,第二次北伐以北伐胜利告终。没有了张这个公敌,蒋立即施展“大法”,开始对桂报复。

起初,蒋介石想以裁军为名,迫使广西缩减军队规模。

但由于这一措施也损害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利益,裁军计划最终失败。

碰了一鼻子灰,蒋并不气馁。随即采取了杨永泰的“削藩”策略:用经济手段解决冯玉祥的第二军,用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的第三军,用外交手段稳住张学良的东北军。用军事手段解决桂系。

(蒋介石的“诸葛亮”——杨永泰)

具体来说就是一套六连击组合拳。

第一次打击,蒋支持张发奎复出,重新控制了四方面军。

第二,蒋介石支持唐生智,让他造反,让已经被桂系收编的老男女离开桂系。

第三击,蒋派人反叛湘军何建部,桂部部分将领叛变。

第四次打击,蒋与北平旧军阀反目,成立空白崇禧,掌管北平大局。

第五击,蒋拉拢冯玉祥,答应他只要冯支持中央,就把行政院长的职位和广西控制的两湖领土给冯。(蒋悔悟后,冯一怒之下反抗蒋,但很快被蒋用组合拳拿下)

第六次打击时,蒋联系了其他在场外的小军阀,宣示他们的利益,敦促他们出兵。与此同时,蒋召集所有将领演讲,称要锤打广西部。

在姜的四手六连击下,桂系慌了。李宗仁和白崇禧都不是傻子。以江为代表的中央,冯玉祥和阎锡山都被江稳住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遇到蒋冰,你不仅会被指控叛国,而且你将无法击败中央军。于是,白崇禧主动辞职,试图以退为进,静观其变。

但李、白没想到,广西的年轻将军胡宗铎,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驱逐了蒋介石任命的湖南省主席吕涤平(当时湖南被广西控制,但蒋秘密运武器到湖南,指示吕涤平秘密发展势力),给了蒋介石出兵的借口。

1929年3月,蒋向广西宣战。

这就是“蒋桂战争”。

战争开始后,北平的白崇禧先是被蒙蔽,差点被抓,差点只身逃出平金。

粤军领袖李飞赴南京调停,被蒋介石软禁(两年半)。而由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则宣布将其永远开除党籍。

李被软禁后,姜派人威胁粤军,如果敢轻举妄动就杀了李。粤军第二任领导人陈当即表示无意与中央对抗,并与桂系划清界限。

广东被蒋冰不流血占领后,李宗仁起初假装平静,留在南京和上海以示和平。不过我觉得他这一招并没有让广西部的人分心,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后来,李和黄集结兵力发动反击,但为时已晚。在前线,广西部队不断倒戈,整个“江桂之战”仅持续了两个月。以广西崩溃告终。

于是,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姜不战而败广西部。李、白、等人被迫下台,逃往香港。

1929年6月,为了切断李宗仁、白崇禧东山再起的可能,江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宣布李宗仁“背叛党国”,开除其党籍,并解除其兼任职务。无异于把李宗仁踢出国民党。

后来蒋介石把广西的军政大权交给反对李宗仁的广西老板余作柏,命他铲除广西的根。(由于俞作柏是亲共分子,被黄逐出国民党,被迫下台,蒋以为只要俞主政广西,李在广西的根就可以铲除。)

却不想,余作白也不是什么好茬。上台后,他收集了桂军的残余势力,以防止蒋介石吞并广西。同时亲共反蒋,高调宣布推翻蒋介石。

他的行动被蒋介石派来监视广西的特务头子郑介民报告给了蒋介石。不久,蒋介石故技重施,招兵买马,用一套组合拳直接打败了余佐柏。(郑介民因此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成为军统三巨头)

(郑介民)

但余佐柏失陷后,蒋未能控制广西。李宗仁群龙无首,回到广西南宁,组建了一支保党救国的军队,当上了总司令。与白崇禧一起,重新控制了广西的军政大权。

对于李、白的复出,姜自然要穷追不舍。正因为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蒋无暇亲自对付李、白。蒋不得不把围攻广西的任务交给了滇粤两军。

对于重整旗鼓的李、白来说,他们没有把握打得过蒋介石的中央军,但是有把握打得过滇粤两军。

此外,张发奎此时也来投敌(张助蒋打赢蒋桂之战后,很快被蒋算计,为了自保,与桂联手),广西反蒋势力有了一定规模。

最终,经过一场激战,广西在广西站稳了脚跟。

(白崇禧)

就在蒋介石与广西部斗而不休的时候,蒋介石与阎锡山的矛盾开始激化。

1929年12月,蒋在打败桂、冯玉祥后,腾出手来对付阎锡山。

首先,他派人接收天津海关和盐运局等税务机关,然后拒绝支付阎的警备司令部的军政费用。

阎锡山对此既生气又害怕。

愤怒之余,他对蒋介石不守信用感到恼火。怕,是他反复扮演冯玉祥,做贼心虚,担心冯玉祥去和蒋介石联手砍自己。

为了掌握主动,一直在山西静坐的阎锡山决定硬气,与冯玉祥、李宗仁联手,向蒋介石发出通电。

阎锡山在通电期间大骂蒋介石霸道,为所欲为,导致党不是党,政府不是政府,国家不是国家,人民生活贫困。他还说要用战争的手段重建党和国家。

姜听说后,当然要和颜、冯、李打起来。不久,蒋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下令解除阎锡山的一切职务,召开中央委员会例会,并永远开除阎锡山的国民党党籍。

于是,双方矛盾升级,无法调和,战争很快打响。这就是“中原大战”。

战争的结果众所周知,我就不说了。

燕凤桂联盟在战后瓦解。桂系在李宗仁、白崇禧的带领下,闭门自保,以鱼死网破的形式与中央军作战。

阎锡山和冯玉祥的部队分散了。这两个人被迫宣布他们的垮台。

阎把晋军交给了徐永昌,冯把西北军交给了。两人都声称要出国一段时间,但实际上两人都没有出国。阎在日本人的庇护下逃往大连,而冯隐居在山西汾阳峪道河。

随着燕、冯、桂的相继覆灭。国民党内部的反对派一度被蒋介石打败。蒋介石成功收编了地方军队,取缔了所有地方政治分支,统一了国税。这是蒋介石赢得大战后的收获。

但这场战争对蒋介石的副作用也很大。因为老蒋总是使用武力来清除持不同政见者,所以他没有遵守诺言。因此,在此之后,蒋介石再也无法获得地方派系的信任。国民党已经不能单靠政治手段解决中央和地方军阀的摩擦。江只能诉诸武力来解决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当然,江马壮可以砍他想砍的人。用武力解决问题没有错。

但是,当时中国不仅有内忧,还有日本这个外患。中原大战结束仅仅一年,日本关东军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于次年入侵上海。

蒋不得不对付红军,粉碎派系,防备日本人。显然,一心多用是不可能的。

所以蒋介石自然只能放松对地方派系的镇压。

或者,放松对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的打压。重点对付红军和西南的川黔滇军阀(为以后的抗战做准备),这也给了阎锡山重返山西、夺回政权和广西家族在广西休养生息的机会。

1931年12月,为抗日,蒋介石与阎锡山和解,阎的中央执行委员身份得以恢复。

次年2月,十九路军在上海与日寇激战之际,严被正式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

之后,阎锡山和蒋介石再也没有打过仗。江多次发电报给阎,大意是阎要在北方抵抗日本的侵略。

由此可见,阎锡山对江是很有利用价值的。这是中原大战后他们和解的重要原因。

姜与燕和解后,桂系也与姜和解。但是双方的和平只持续到1936年。

1936年,李宗仁与陈联合起来反对蒋介石。蒋介石气得差点要调集重兵包围广西。

只是因为Xi事件,蒋被软禁在张杨,围剿才结束。

七七事变后,江在庐山发表了讲话。“如果战争结束了,南北之间就不会有分裂,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也不会有分裂。无论是谁,都有保卫国土、抗日的责任,都应该决心牺牲一切。”

广西系虽然此前得罪过蒋,但后来越强越弱,蒋为了抗战只能妥协,与广西系和解。

抗日战争时期,桂系军队和晋绥军队的表现是众所周知的。两家都有地盘,有人有枪,比马庄的强。

广西部我就不说了,一直都是团结的。在广西,中央军一针扎不进去,水也灌不进去。

阎锡山在山西创立了“党内党”,并组建了一个名为“三三铁血团”的组织。

这个组织的骨干有王、、温怀光、等二十多人。这些人在阎锡山家里一起流血,说他们不忠于国民政府,不忠于蒋介石,不忠于阎锡山一个人。

宣誓至诚,团结亲爱,以铁与血拥护总裁严百川先生,坚决实现总裁“财产安全,按劳分配”的主张...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组织中,与组织同生共死,自始至终。如有违反,接受组织最严厉的处罚。我在此发誓。——《33铁血团的誓言》

脱离组织,背叛组织的,一律处死;组织者被处死;不服从总统指示和组织决议的,一律处死;泄露组织机密者将被处死;侮辱总统会被处死;侮辱同志、组织者致死;凡有吸烟、赌博、偷窃或欺骗行为之一者,将被处以死刑。——《第三十三铁血团纪律》

随后,“三三铁兵团”的组织自上而下发展起来。到1946年,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这个组织。

因此,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得以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李宗仁击败孙克,当选为副总统。

这不是蒋介石对他们的“仁慈”,而是他们的实力受到蒋介石的“重用”。

他们唯利是图,妄自尊大,姜也拿他们没办法。蒋只能靠总统就职典礼哄骗李宗仁穿军装(李宗仁问蒋介石就职典礼穿什么衣服,蒋说穿军装。结果蒋穿着长衫马褂,李穿着军装跟在后面,然后留下了一个搞笑的画面。李宗仁作为副总统,更像是蒋的副官)。这种小事占广西系的便宜。

1949年1月,蒋被桂系逼迫申报人生第三次。

接替他的人是李宗仁。

后来李宗仁辞职,宣布因病辞职。接替李当“代总统”的是阎锡山。

从这种继承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燕和的地位和实力在那里。如果蒋介石不“重用”他们,谁能“重用”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334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