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三国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第1张

诸葛亮杀魏延是什么原因?魏延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后,魏延和杨仪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魏延坚持北伐,但杨仪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退兵,最后魏延被杀。

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有叛逆之心,设计在魏延死后杀了他。但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只告诉了杨仪等人。如果魏延不听军令,就放了他!即便如此,诸葛亮一生也没有重用过魏延。

老师曾用一句话评价诸葛亮:诸葛一生谨小慎微。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按照这个原则行事的,很少有冒险的行为。《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之类的把戏,根本不是诸葛亮干的。其实在北伐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他面前有许多冒险的机会,过去可能是隧道的尽头,但诸葛亮选择了放弃。

但是,魏延不一样。魏延很有冒险精神。北伐时,他建议诸葛亮派五千人马从伍兹谷进攻,直取长安。但是这个计划风险极大,遭到了诸葛亮的反对。这就是很多三国蜀汉迷口中的伍兹奇迹。事实上,如果诸葛亮能同意魏延的计划,很可能会让夏侯惇措手不及。当曹操的家人毫无准备的时候,蜀汉的军队很有可能会进入关中。

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错失良机。

从这两个人的性格来看,是极其不合的。然而,诸葛亮掌握着蜀汉的权力,魏延一生都没有施展的机会。

既然魏延无意杀魏延,那是为了什么?

夷陵之战后,刘备把整个蜀汉交给了诸葛亮。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作为最了解诸葛亮的人,刘备的信任在诸葛亮心中重如泰山。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但是你必须以蜀汉为家,保持蜀汉的稳定。

可能是太在意蜀汉、刘备的遗风,诸葛亮事事关心,不敢懈怠。在确保蜀汉稳定的同时,他必须继承刘备的遗志,率军北伐。即使是北伐,也要步步小心。就算不赢也不能被打败,危害国家。

我觉得当时这种状态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还能在这种状态下坚持十几年。最后可以说是活活累死了。人活到这一步,他最大限度的诠释了一句名言:人死当知己。

那么这样的诸葛亮怎么会让充满冒险精神的魏延独自领军呢?当然,在他死后,魏延没有被允许占据很高的位置,然后他把整个蜀汉国家抛入不稳定,甚至带着蜀汉一起走向灭亡的深渊。

魏延是否反目成仇无人知晓,但诸葛亮不喜欢魏延冒险精神的证据确凿。所以诸葛亮临死前说放了他,就是说他没有证据证明魏延会反目,只是为了蜀汉国,不想让魏延升官发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4253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