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泽遗址生活方式

崧泽遗址生活方式,第1张

崧泽遗址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下层有存放当时粮食、生产工具和人工培育米粒的坑。中间一层是原始社会的公共墓地。根据墓葬特征推断属于母系社会,上层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遗存。出土的物品有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

崧泽遗址介绍

崧泽遗址生活方式,第2张
崧泽遗址于1957年在青浦区赵翔镇崧泽村发现。是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的遗址,是上海最早发生人类活动的地方。

崧泽遗址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发现有储存食物、生产工具和人工培育的米粒的坑。中层是原始社会的公共墓地。根据墓葬特征推断属于母系社会。上层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遗迹。出土的物品有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

崧泽文化大约存在于5900-5200年前。它是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5812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4
下一篇 2022-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