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锅、和珅、纪晓岚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刘罗锅、和珅、纪晓岚他们都是怎么死的,第1张

和珅(音:hé shēn)(1750年 — 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生于乾隆十一年,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查办围剿白莲教不力者及幕后庇护之人。当天就有大臣领会到皇帝的意图,于是弹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断送到嘉庆帝手中。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狱。嘉庆帝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由于皇妹也是和珅儿媳妇的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参考了董诰、刘墉诸大臣的建议,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为避免政坛风波,嘉庆帝宣布对能弃恶从善和珅余党一律免于追究。

当代出了很多关于和珅的影视作品,他和纪晓岚经常会被绑在一起,同是乾隆的宠臣,和珅不得善终,纪晓岚又怎么样了呢

纪晓岚

纪晓岚1724年出生在河北,他的祖父在纪晓岚出生前一晚做了个梦,梦见火光入楼,甚至还有人说他是火精转世。纪晓岚小时候比较多动,想让他老实坐下片刻都很难。纪晓岚和大多数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17岁通过童子试成了秀才,24岁在乡试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31岁高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正式开启官途。

纪晓岚的工作主要是伴随圣驾,写作诗章。乾隆是一个喜欢作诗的皇帝,纪晓岚写的很多诗作都受到皇帝的喜爱,得到皇帝的赏识,自然而然,纪晓岚获得很多高升的机会,1763年,升为侍读。5年后,乾隆破格提拔他为侍读学士。就在纪晓岚官运正走得很顺畅的时候,在当上侍读学士的同一年,因为姻亲犯下了错误,纪晓岚被连累成为罪人,发配西北地区。

被贬到新疆的两年半时间里,纪晓岚因为出众的文采,一直从事文案工作,日子过得也不算很艰苦,反而远离了皇宫里的纷争,在大西部开阔了不少视野。纪晓岚47岁那年,乾隆召纪晓岚回宫,任命他为四库全书的总纂修。由此,纪晓岚再进翰林,花了十年的时间,总纂《四库全书》,这件事的顺利完成,让纪晓岚再次被提拔为内阁学士,重回官路。

和珅入狱

纪晓岚和和珅的关系并没有电视里演的那样水火不容,现实中,纪晓岚比和珅大出快三十岁,和珅在朝中手握重权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是六十多的老人了。他们俩没有太多的交集,纪晓岚偶尔也会给和珅善意的提醒,两人虽然为政路上有些观点不同,偶尔发生争执,但更多的是默契的互助。而且纪晓岚手中实权并没有和珅那么多,所以两个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对嘉庆来说,和珅和纪晓岚都是前朝君王比较看重的忠臣,他赐死了和珅,为什么没杀纪晓岚呢首先:嘉庆上位之前,纪晓岚没有得罪过他,嘉庆刚上位之时,朝中大权仍在乾隆手中,和珅不知收敛,嚣张的他成了嘉庆的眼中钉,肉中刺,嘉庆心中早想把和珅除去。反观纪晓岚做事情就没有一边倒,还曾经在乾隆禅让大典上为嘉庆能不能掌握玉玺一事据理力争,所以嘉庆心中对他很尊重。

和珅入狱

其次,纪晓岚只是个书生,最多的是在文学上的造诣,他的为政能力真不如和珅,甚至在朝堂上随便请位官员出来都比纪晓岚强,乾隆在位期间也只是负责修修书,教教学,乾隆不会给他实权,在乾隆眼里纪晓岚不过就是个文化水平高点的戏子而已。手中并没有什么实权,所以对于嘉庆来说,纪晓岚并不对他构成任何威胁,更没有杀死他的必要。

乾隆死后,纪晓岚不但没有被贬,反而还受到嘉庆的恩宠。纪晓岚八十大寿那天,嘉庆还赏赐他很多奇珍异宝,后来又任命他为太子少保,让他掌管国子监事务,虽然算不上什么委以重任,但是也算是给了纪晓岚较好的安置。

而和珅被赐死的原因更多的因为嘉庆帝刚掌权,急需立威,而和珅刚好成了嘉庆帝立威的对象,杀了和珅又能填满国库,又能立威,何乐而不为呢

嘉庆帝

1805年,纪晓岚旧疾复发,结束了他的一生,享年81岁,他去世之后,嘉庆还赐他文达的称号,对他为朝廷做过的贡献予以肯定,证明了纪晓岚生前的能力和学问水平,比起被赐死的和珅来说,纪晓岚这样的结果可以算是比较圆满了。

历史上的纪晓岚在公元1805年因病去世,享年82岁,他的一生都在为文学付出,虽然在朝为官,但是并没有和和珅一样遍地敛财,死后被嘉庆皇帝追封谥号为文达。

纪晓岚,名纪昀,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的官员,他在朝堂上属于文官的典范,并且主持纂修了《四库全书》,和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情形不相符。

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死于嘉庆十年,终年八十二岁,在清代一朝所有有记载的人物当中属于高寿之人。

纪晓岚的高寿与他的饮食习惯有惯,他的死亡和他的一个嗜好有关系!我们从历史上的文献来了解一下纪晓岚的饮食与他的特殊嗜好。也通过他的作品间接了解一下他的思想。

纪晓岚比和珅大多了,而且由于纪晓岚的汉人出身,地位根本就比不上满人出身,一路平步青云的和珅,更不要说官职以及权力。举个例子来说,公元1776年,纪晓岚还在翰林院里当着清贵的侍读学士,而和珅已经是在帝国权力中枢的军机大臣。

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入主四库馆,惨淡经营了13年,但其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主管如此浩大的编书工程,本应受到圣上的信任、重用才是

算是寿终正寝了,他生前是乾隆非常器重的大臣,不仅熟悉政治,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极高,也是乾隆年间有名的大才子。纪晓岚原名为纪昀,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留下许多著名的集册著作,被后世所崇拜。

和珅比纪晓岚早六年先死的。 刘墉(1719~1804),和珅(1750年 — 1799年),纪晓岚(1724~1805)乾隆19年中进士。三个同殿为臣 和珅(音:hé shēn)(1750年 — 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一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生于乾隆十五年,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查办围剿白莲教不力者及幕后庇护之人。当天就有大臣领会到皇帝的意图,于是弹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断送到嘉庆帝手中。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狱。嘉庆帝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由于皇妹也是和珅儿媳妇的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参考了董诰、刘墉诸大臣的建议,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为避免政坛风波,嘉庆帝宣布对能弃恶从善和珅余党一律免于追究。 纪晓岚 姓纪名昀,字晓岚,谥文达,世称文达公,晚号石云、春帆,河北沧州献县崔尔庄人(1724~1805)。乾隆19年中进士,又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因学识渊博为乾隆赏识。曾因为亲家两淮盐运史庐见曾有罪受到株连被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后召还,乾隆以土尔扈特归还为题“考”他,命他为《四库全书》总纂官,至乾隆46年完成,耗时十年。次年擢升为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职务为大学士之副职,从一品),死后谥文达。纪晓岚住于阅微草堂。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其后人整理有《文达公遗集》。

在历史上,晚年的纪晓岚,虽官高名显,但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形同俳优。

他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时,因喘病复发病逝于京城珠巢街本宅,享年八十二。嘉庆帝作祭文、碑文,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予谥“文达”。

纪晓岚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扩展资料:

晚年的纪晓岚,虽官高名显,但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形同俳优。

1785年,员外郎海升殴死发妻,身为左都御史的纪晓岚参与审案,被乾隆皇帝斥为“无用腐儒”。

1786年,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家奴刘全仗势招摇,此事与纪晓岚无关,而乾隆皇帝在上谕中明确怀疑纪晓岚,揣度他对和珅心怀不满而暗中唆使,此事后来虽未牵扯到纪晓岚,但纪晓岚内心之恐慌可想而知,因此言行也愈发隐忍顺从。

闲居之时也只是独坐焚香著述而已。至于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嘉庆皇帝即位,更是将纪晓岚当做元老对待,有客气而无实质上的任用,否则也不会到他行将就木才予其大学士之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昀

以上就是关于刘罗锅、和珅、纪晓岚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刘罗锅、和珅、纪晓岚他们都是怎么死的、纪晓岚又是什么下场,纪晓岚的结局是怎么死的、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他最后的结局是哪个样子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359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