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钓鱼用的“螺蛳”,到底是什么“螺蛳”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了吗

我们钓鱼用的“螺蛳”,到底是什么“螺蛳”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了吗,第1张

石螺

石螺又叫“坑螺”,更趋于很多钓友对“螺蛳”的称呼。石螺相对于田螺,机壳坚硬、厚实,肉质紧质,被认为是钓鱼青鱼更好的钓饵,青鱼也因此有了“螺蛳青”的美名。石螺因为外壳坚硬,钓鱼时候就很少再“穿壳”挂勾了,主要使用方式以穿螺口盖的下边甚至挂勾螺肉为主。假如依然要穿壳挂勾,就需要专门准备“钻壳”工具了,假如还是用鱼钩反复捅穿,不但十分费劲,更容易导致鱼钩“倒尖”、变钝。

田螺,可钓鱼用、可食用,可做螺蛳粉

田螺的别名叫做中华圆田螺,又叫方田螺,出产于江浙一带,即可清洗干净后,爆炒以后做为下酒菜,亦可放到汤里熬成汤底,制做螺蛳粉。广西地区的群众不但喜欢吃辣,也十分喜欢吃酸味食物,用方田螺熬制的汤底,能完美地将辣味、酸味结合,令人食欲大开,十分受饕餮们的喜爱。

耳河螺

耳河螺是我国独有的淡水螺种类,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湖南,对水体要求较高,生活在水体较清的江河湖海中。耳河螺的外形呈椭圆状,机壳很厚,表面为绿色,十分光滑。耳河螺的螺肉相对较大,且营养成分丰富,是主要的食用螺之一。

此次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的螺蛳,学名叫作Margaryamelanioides,中国名有称作内河螺蛳的,也有称作滇池螺蛳,是田螺科、螺蛳属。这类螺蛳生态特点非常明显,表面有显著的刺状突显,主要生活在云南的高原湖泊,如滇池、洱海、茈碧湖等,遍布区域极其小众,在其他地区就没有遍布。

生活习性

环境:螺蛳栖居在底土绵软的水田、水塘、溪流、河流、湖库等水体中,适宜生长水温20~25℃,水温15℃以下或30℃以上终止进食。食性:螺蛳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生花卉、藻类、有机碎渣等为食,人工喂养可投喂豆饼、谷糠、河虾残体及家禽内脏、边角料等。繁殖:螺蛳是卵胎生动物,受精卵在雌螺体内发育成稚螺,稚螺发育成熟后相继从雌螺体内产出,繁殖期3~10月,尤以6~7月最集中。

田螺

是田螺

螺丝是螺丝~~~前者比较大后者比较小至于你说的

石螺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吧~我们这里石螺是和螺丝算一类的是壳很硬的那种螺丝

超市吗看到的话

因该是工作人员没换

牌子

~~偷懒

或者就是放错牌子了~~

田螺

关于螺类的那些事 (1)

常见可食用螺类

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主要分布在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沟渠中,尾部路尖,外壳较薄,主要呈黄绿色或黄褐色,耐寒畏热,喜欢钻入泥土中来避暑。

石螺:因壳坚硬而得名,又称坑螺,喜欢吸附在水质干净的石块或卵石上。体型略长,体表黑色,因为肉质大都比田螺小,所以更适合拿来熬汤做汤底。

泥螺:和田螺、石螺生活在河边不同,泥螺主要聚集在海避边,潜伏于海滩边的泥沙表层。外观和上方也有较大不同;泥螺在浙江尤其在宁波尤为流行。

不能吃的螺类

福寿螺:和田螺很像,主要区别在于福寿禄偏黄且尾部偏短,它原产自中美洲,引入国内后对水稻生长造成危害,另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所以不建议食用。

螺狮:此螺狮非螺狮粉中的摞狮,而是生长在云南高原湖泊如滇池、洱海等地的螺狮,又叫内河螺圳因为数量稀少,所以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关于田螺的那些事 (2)

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富含的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眼睛,缓解眼部疲劳,含有的钙元素和维生素D可以补充钙质,促进身体骨骼发育。中医认为田螺性味甘咸、寒,对清热养阴、利湿消肿、痔疮、黄痘等都有一定帮助。

田螺如何处理与料理

吐沙处理:田螺因为经常埋在泥土中,所以本身沙子很多,买回来的田螺需要进行吐沙处理。可以把洗净后的田螺放在清水中,加一点香油和盐(不用放很多盐,因为田螺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吐沙时间建议在6小时以上,中间最好换1-2次水。

减去尾部:料理田螺前需要剪除它的尾部,因为尾部是田螺的消化系统,容易产生寄生虫等,剪掉尾部也有利于把螺肉撬出。

料理田螺:田螺容易残留寄生虫,所以一定要完全熟透才能吃料理前可以先用开水众烫,然后放入调味料进行翻炒,最后加入水或啤酒中小火炖煮15-20分钟,田螺的美味值得耐心等待。

关于螺狮粉的那些事 (3)

螺狮美食--广西柳州螺狮粉

说到螺狮美食不得不提到又臭又香的螺狮粉,是广西柳州代表性美食之一,其制作手艺已在202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有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大都螺狮粉中没有螺狮肉。

那是因为螺狮都被用来熬汤,螺狮粉的汤头即是螺狮粉的灵魂所在,汤底由螺狮(大都用石螺)、猪骨、辣椒以及天然香料构成,需用小火熬煮,配上由陈年大米制成的干米粉,来一场舌尖上的冒险。

而螺狮粉的臭并不是来自螺狮,而是来自粉里的酸笋,它由新鲜笋经发酵而成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而有一股臭味。

为什么螺狮粉闻着臭吃着香

因为我们的嗅觉分为鼻后嗅觉和鼻前嗅觉,当我们把食物送进嘴巴后,随着温度的改变以及各种酶的参与下,鼻后嗅觉比起鼻前嗅觉就会有所改变,这个道理也适用在臭豆腐、榴莲等含臭味的食物上另外因为每个人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都不一样。

这也导致不同人对气味的接受程度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对螺狮粉避而远之,而有些人又对它情有独钟,对喜爱吃螺狮粉人来说只有0次和无数次。

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

福寿螺大,田螺较小。最常见的黄金螺其实就是福寿螺,这种黄金螺外壳颜色呈**,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福寿螺的外壳螺旋由外向内无论是螺旋的直径还是角度都收缩的很快,而田螺收缩相对较慢。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和田螺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比田螺便宜。市场上存在一些不法商家用福寿螺冒充田螺的情况。那么,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田螺和福寿螺?

1、大小

福寿螺大,田螺较小。田螺1-15cm的占多数。田螺一般长到葡萄大小,核桃尺寸基本是极限,而福寿螺一个月即可到葡萄大小,一个夏天可长到核桃大小甚至鸡蛋大小。

2、颜色

有一种黄金螺其实就是福寿螺。市场上宠物水族一般售卖的都是福寿螺,田螺不好杂交,也没有漂亮的后代基因,福寿螺由于其物种复杂性和容易变异,培育出了金黄和红花色的变种,常被称为黄金螺和神秘螺。这种黄金螺外壳颜色呈**,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3、外壳螺旋

福寿螺的外壳螺旋由外向内无论是螺旋的直径还是角度都收缩的很快,而田螺收缩相对较慢。

如田螺:

如福寿螺:

4、椎尾

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

5、螺盖

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6、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

7、触角嘴巴

福寿螺触角细而长,田螺则短而粗。福寿螺的嘴巴略有分瓣且带两个“胡须”状的器官(等于有2对触角),而田螺则是一个圆柱(1对触角)。福寿螺一般是啃食食物,田螺则只会吸食岩石或者玻璃缸壁。

如田螺的头部(1对短粗触角,柱状头部)

如田螺头部(柱状口器)

如福寿螺的头部(细长触角、口器分瓣)

如福寿螺的头部(2对触角,嘴分瓣)

8、换气管

福寿螺有时会伸出极长的换气管,长度能达到身体长度,而田螺的换气管则依靠身体螺壳附近的一个瓣状气囊(有点像耳朵)。所以从这点看,福寿螺应付脏水的能力应该比田螺要强悍。田螺/石螺偏爱干净的水系而福寿螺更不怕脏,当然,这只是相对的。

如福寿螺头部(最粗的那根,伸向上方的是换气管)

9、产卵

福寿螺生长处,周围产卵你会看到是粉色的,田螺则是透明的。

福寿螺卵照片(一般都在水面上,叶子、石头都可能)

田螺卵照片(一般都在水面下)

10、螺肉

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如田螺肉

如福寿螺肉

总结:福寿螺的基本特征

1、颜色偏黄

2、外壳较脆

3、盖头偏扁

4、个头较大

以上就是关于我们钓鱼用的“螺蛳”,到底是什么“螺蛳”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了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我们钓鱼用的“螺蛳”,到底是什么“螺蛳”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了吗、田螺和螺狮还有石螺是不是就是同一个螺啊、田螺介绍-螺蛳粉中的螺蛳肉哪去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28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