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显著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显著,第1张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蒿,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1、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蒿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面瘫患者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5、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7、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8、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9、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0、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11、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1、艾草在东北农村叫熏蚊草,也叫艾蒿。

2、艾蒿别名,本名出自(尔雅、本草纲目),白蒿[神农本草经(部分)、本草纲目(部分)]。

3、其它别名:

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蕲艾(本草纲目),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家艾、艾叶、陈艾(中药俗称),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艾绒、艾蓬(江苏、江西、上海),五月艾(福建、广东、四川),黄草(台湾),野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白陈艾、家陈艾(四川),红艾、火艾(云南),“恰尔古斯-苏伊加”、“荽哈”(蒙语名),“黑阴威”(瑶族土名)。

应该是益母草,野艾蒿不长这样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 [1]  ,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野艾蒿(拉丁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别名:野艾蒿(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荫地蒿(内蒙古植物志),野艾(俗称),小叶艾、狭叶艾(河北),艾叶(江苏),苦艾(广西),陈艾(四川),“色古得尔音一沙里尔日”、“哲尔日格一荽哈,”(蒙语名)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被密短毛。下部叶有长柄,头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凸起;花冠狭管状,紫红色,花柱线形,两性花,花药线形,花果期8-10月。

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

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安胎,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因此,在盛夏季节,不妨家养一盆野艾,每当被蚊虫叮咬、奇痒难耐之时,可随手摘一两片野艾叶,搓揉后敷于被叮咬处,即刻痒痛顿消。如果手脚等因不慎而导致外伤出血,也可摘一两片艾叶,揉软后敷于伤口处,即可达到止血之功效。

具体详情请见百度百科,希望可以帮到你

这个不是 艾草

艾草 (菊科蒿属植物)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区别不大,吃或做药都区别不大,如果都是自然生产的话,但如果用了化肥的,那长得大,但

是实际效果就差点了。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

艾_灸草_医草_黄草_艾绒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

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

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

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

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

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青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春季美食,它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用艾草做食材制作而成的,艾草的种类有很多,有家艾和野艾,还有真艾。那么做青团是用家艾还是野艾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一、做青团是用家艾还是野艾

一般用野艾。

艾草一般分为家艾和野艾。野艾常被用来做青团,家艾常被用来做端午节的装饰。除了食用,艾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特别是在冬天,用艾草红花泡脚可以缓解手脚的寒冷状况。

艾叶有两个特点。叶的上部是深绿色,叶的背面是灰白色的绒毛,所以我们叫它天青地白叶。最重要的特征是气味。艾叶的味道很浓,有一种清凉的味道,很浓,用手搓一下就能闻到。

二、做青团是用野艾还是真艾

一般用真艾。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在山坡上和田野里找到它们。

青艾的真身一定要认清。它们分别被称为“真艾”和“野艾”。

野艾闻起来很臭,不能吃。有人用“猪不吃,羊不闻,连最不挑剔的老牛也不看”来形容;真正的艾草有一种微妙的气味。采摘时,用水煮沸,滤去苦涩的汁液,捣碎后,再与糯米粉拌成青团。

清明时节一定要吃的青团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糯米粽子,闻到这种清新的香气,让人垂涎三尺!

三、艾草青团的做法

使用材料:糯米粉适量,米粉少许,艾草少许,食用碱面2克。一点玫瑰黄油,一点碎花生。一点植物油。

步骤:

第一步:蒿可分为多种。艾蒿具有调节气血、温宫、祛寒除湿、安神安眠的作用。它可以用作药物或食物。很适合女孩子。当艾蒿还很嫩的时候,就可以做成美味的青团。非常好。如果你喜欢,就赶快试试。

第二步:制作青球时,需要对艾蒿进行处理,将洗净的艾蒿放入小锅中,加入少许食用碱面一起煮,以去除艾蒿的苦味。如果你想让共青团好吃,这一步不能省略。

第三步:将煮熟的艾草倒入烹饪机中,搅拌成精致的艾草汁。

第四步:在200克糯米粉和20克米粉中加入艾蒿汁,形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分为大小相同的小剂型。在米粉中加入糯米粉是为了使蒸青团更好。

第五步:将煮熟的花生放入玫瑰酱中搅拌均匀。这就是填充物。

第六步:将面团压平,加入馅料。

第七步:紧紧捏住嘴,形成一个球。青团的空白已经准备好了。重复上述步骤。

第八步:往锅里加水,把青团放进炉子里,蒸20分钟,然后熄火。

第九步:蒸青团,在表面刷一层玉米油,防止皮肤干燥。

第十步:这样就可以吃了,冷了就不会硬了,喜欢试试吧。

野艾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春季采食嫩叶,夏秋季采叶入药。嫩叶焯熟后凉拌,或做成艾叶茶、艾叶汤或艾叶粥。野艾蒿被称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常用药,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皮肤瘙痒等。

一、野艾蒿的营养价值 食用嫩苗作菜蔬或腌制酱菜食用。鲜草作饲料。药用性味苦辛,温。①《别录》:味苦,微温,无毒。②《唐本草》:生寒,熟热。③《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

归经入脾、肝、肾经。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二、野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但是要适量。

以上就是关于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显著全部的内容,包括:艾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显著、艾草在东北农村叫什么 艾草的别名有哪些、请问这是益母草还是野艾蒿谢谢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44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