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六字诀正确读法

孙思邈六字诀正确读法,第1张

孙思邈据传享年102岁,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他的养生六字诀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健体,方法简单实用,后来又被称为《太上玉轴养生六字气决》或《六字延寿决》等。

是以六个不同的口型,将一夜脏腑内蕰藏的浊气呼出,吸入新鲜空气,是一种简明而易学的 “吐纳法' 内经云:“至人之息也以踵”这就是一种踵息法。因应四时之节序,配合脏腑之经络,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进行气血之调整,保持阴平阳秘,去病延年。

用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吐气的不同形式,分别与肝、心、脾、 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

一“嘘”字读时可以跋通肝气。肝开窍于目。 肝有病则现于目或色黄或视力模糊,节序为秋, 五行属木。

静坐练法,在床上坐好,两腿伸直,怒目扬眉,然后头部左顾右盼,来回慢慢转动。转到左边即发“嘘”字音,然后再怒目扬眉,头向右转,转到右边时发“嘘”字音。头正时吸气,头转到左右时呼气发“嘘”字音。

站立练法: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二“呵”字读时可以稳定心神。心开窍于舌。心有病则舌烂生疮,或语言不利。节序为夏。五行属火。

面向东方静坐,于子时前和午时后各叩齿36次,用舌搅至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字音,发音不要出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发“呵”字音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如果合练“吹”字法以补肾水,心肾既济,阴阳平衡,可以祛病延年。

心之力全民站桩无药养生

互相关注

字数 4488 · 阅读 3

2019-08-14 09:33

六字诀是我国道家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药王孙思邈曾奉它为长寿之法,每日练习。它通过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

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呼气要缓慢、深长、均匀,以加大肺活量。同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双膝微屈,全身放松。每个字念 6 遍,然后调息一次。

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

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嘘、呵、呼、呬、吹、嘻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道家《六字诀》练法

1 多念「嘘」字,护肝

「嘘」字功是护肝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练养肝「嘘字功」,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有助于治疗眼疾、肝虚、肝火旺、消化不良,以及缓解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对因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口形:「嘘」字音 xū 。发音吐气时,唇齿微开,嘴角后引,口唇微微用力拉「扁」,槽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舌尖放平,舌体微微后缩,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

动作: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

呼吸法: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 36 次。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嘘字功宜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最好天天坚持。

2 多念「呵」字,补心

「呵」字功是六字诀吐纳法的一种,比较适合夏季练习,有养心补心,提神醒脑的作用。夏日炎热,心火上炙,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出气灼热、心烦不安等症时有发生。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出汗过多等症,均可多做呵字功。

口形:「呵」字音 hē 。口半张,以能插入自己的拇指为度,两腮稍有后拉之意,舌贴于下颚;舌尖轻顶下齿,下颌放松。

动作:双脚分开直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采用腹式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舌尖轻抵下牙。呼吸调顺后,两手手心向上,缓缓上提,同时发呵字音,至等肩高时,呵气完毕,双手轻揉面部然后自然缓慢垂下至腿两侧。共呵 5~10 分钟后,静养 3 分钟,调息。每天早晚可练。

呼吸法:呵字功以鼻吸气,以口呼出,尽量做深呼吸,呼出时将肺内浊气全部呼出,吸气时让肺全部充盈;练习时要全神贯注,想象吸入之气灌溉五脏六腑,渗入四肢百骸,尽量到公园或野外空气新鲜处去练习,练习前清除杂念,放空思维。虽然六字诀的口形具有上述要求,但在实际练功的时候,在保证口形正确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口唇部位的放松,不可过于用力、紧绷等,避免因为刻意注重而造成整个面部肌肉紧张,这样不利于呼吸顺畅和气血的运行。

3 多念「呼」字,养脾

「呼」字属土,有健脾、治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的作用。夏末秋初,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多练习发出「呼」字音,可以提高食欲,保护胃肠,从而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口形:「呼」字音 hū 。撮口为管状,舌放平用力前伸,微向上卷。

动作:双脚分开直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舌尖轻抵下牙。呼吸调顺后,两手自小腹前提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练习 5~10 分钟后,静养 3 分钟,调息。

口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气、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同时,通过两掌与肚脐之间的开合,外导内行,使整个腹腔形成较大幅度的舒缩运动,可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呼气时舌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气从喉出后,在口腔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

呼吸法:练习呼字功时,应轻缓无声,忌大力呼吸。一般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练习,饮食过饱时不宜练习呼字功。练习时间需因人而异,不可勉强,如有不适,应立即停练。

4 多念「呬」字,润肺

「呬」字比较适合秋季练习,因为它有润肺养肺增补肺气的功效,对于各种肺部慢性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尿道口灼痛及肺腑本身的疾病皆可用「呬」字治疗。

口形:「呬」字音 si 。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合而有缝,舌尖顶其缝隙发音。

动作: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翻掌同时开始读「呬」字,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呼吸法: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

动作起着导引气血的作用,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动作的频率要和自己的呼吸频率相吻合。初练时,可能出现顾了呼吸忘了动作,或想动作,又顾不上呼吸的现象。这是需要一个熟练过程。如果时间允许,先把顺腹式呼吸做熟练些,在这基础上再加动作,就不会顾此失彼了。呼气读字时要注意提肛。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助气上行。

5 多念「吹」字,强肾

「吹」字诀是一种祛病延年的呼吸吐纳法,根据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祛病延年。老人练完「呬」字功,可以练习「吹」字功以补肾气。

口形:「吹」字音 chuī 。撮口,两嘴角向后咧,舌尖微向上翘。

动作:微屈膝下蹲,两手松开,内旋外翻手心向外缓缓展开。起身,两手外旋内翻缓缓收回,轻抚腹部。两掌绕腰腹一周。微屈膝下蹲,两手向下沿腰骶、双腿外侧下滑后顺势前摆。两手从腰部开始下滑即配合口吐「吹」字决(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吹字)。如此反复练习 6 次。最后一次做完,两手前摆收回至腹前,微屈膝下蹲,两掌缓缓展开。起身,两掌外旋内翻缓缓收回,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轻覆肚脐,静养 2~3 个呼吸。

肾为寒水之经,节令属冬,所以有「吹以去寒」的说法。吹字功具有强身补肾的功效,对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子宫虚寒等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练「吹」字法时,要注意口唇似闭不闭,足趾如抓物状。

6 多念「嘻」字,理三焦

「嘻」字诀与少阳三焦之气相应。三焦与各脏腑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全身通调气机的道路,因此嘻字诀可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对于爱发脾气、肝火旺盛的,老是感觉心情不舒服、郁闷,女性更年期的患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口形:「嘻」字音 xī 。发声吐气时,舌尖轻抵下齿,嘴角略从后引并上翘,槽牙上下轻轻咬合,呼气时使气从槽牙边的空隙中经过呼出体外。

动作: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胸前,两乳水平位置,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沿身体两侧缓缓落下。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诀配有动作,但这些动作是配合吐纳调息的,并不占主导地位。了解六字诀功法中以调息为核心,有助于在练功中抓住重点。

此外,六字诀在古代也有称「六字气诀」的,这就更强调了调息吐纳的重要性。六字诀的六个字嘘、呵、呼、呬、吹、嘻在练功中要读出来,但读的目的是为了调气息,而不是听声音。宋代邹朴庵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就是此意。读不同的字要有不同的口型和发音位置,从而引导不同的气息呼出。「六字气诀」的名称就强调了引导气息的重要性,即强调了发音的目的。理解了六字诀中发音与气息的关系,对练好六字诀也有重要意义。

从医家的角度看,六字诀的功理与中医理论和实践结合密切,六个字的发音直接针对脏腑,也与四季保健相关,治病养生的医学色彩浓厚,非常实用。但应注意,由于六字诀功法主要在呼气上下功夫,其作用总起来偏于疏泻,临床主要用于实证。这在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记述中就有体现。因此,作为日常的健身气功习练,要注意呼气读音不可穷尽,要有所控制,留有余地。

想法

赞赏支持

肝火旺、脾胃虚弱、湿气重三种情况怎么调理?

阅读 563

2019香港优才计划,快至6个月移居香港

广告

全面揭秘修行界中的借体修炼!

阅读 190

你的心变了,一切就变了!

阅读 735

黄帝内经经典50句

阅读 244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六字诀养生,道教常见的六种呼吸锻炼方式

道教养生十分重视呼吸的锻炼。道教典籍中记载了许许多多锻炼呼吸的方法。这些方法如果加以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

一、强调呼气类。特点是在呼吸运动中侧重呼气,呼气时限要长于吸气。其主要功能是起排浊祛邪作用,同时也能激发脏腑气机。如“昙鸾法师服气法”的“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傍人闻气出入声”(《云笈七签》),便是强调呼气的方法。此类方法常要求鼻吸口呼,以增强呼气的动量,代表性功法为“六字诀”。六个字分别为嘘、呵、呼、呬、吹、嘻。比如嘘字诀,在吸气后要轻念嘘字同时呼气。嘘字诀可泄肝经邪气。

二、强调吸气类。特点是在呼吸运动中侧重吸气,即要做到深吸气,让气息充满胸腹。吸气时限要长于呼气。其主要功能是吸进尽可能多的清气,从而活跃全身血脉,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如《千金要方》所述:“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吸),久住气闷从口中细细吐出尽。”又如《寿人经·导引诀》:“择极高极洁之地,取至清至和之气,由鼻息入者,冲于丹田;由口入者,冲于肠腹。或三或五或七皆可。”

三、强调闭气类。特点是侧重吸—呼气间的停气闭息。它要求逐渐地、尽可能地延长闭息的时限。其主要功能是可以迫使内气充盈通畅。如《类经》所述:“瞑目,先习闭气,以鼻吸入,渐渐腹满……及闭之久,不可忍,乃从口细细吐出,不可一呼即尽。……始而十息或二十息……但能闭之七八十息以上,则脏腑胸膈之间皆清气之布护也。”闭气也可结合内视、咽津。

苏东坡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特地指出要“内视五脏”、“漱炼津液”,要“闭息内视,纳心丹田”,待“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养生诀上张安道》)。虽然古人十分称道闭气法,认为行久可以“耳目聪明,精神完固,体轻身健,百病消灭”,但同时也告诫,行闭气法应力求安和自然、循序渐进,不可强自为之,否则会“轻夭人命”(《类经》)。

四、强调咽气类。特点是侧重吸气后的咽气动作。所谓咽气,就是要求吸气充满口腔至喉咙口后,象吞咽食物一样将清气吞入胸腹中。也可以和津液一起吞咽,这叫“咽津纳气”。其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强化吸气的作用。如《云笈七签》:“鼓气以满天关(即喉咙口),调匀为度,闭口而咽之,即努(充)腹讫,徐徐出神庐中气……一鼓一咽一努为相应也。”他如《上清握中诀》所录“服日气法”:“令光霞中有紫气……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气。”《云笈七签》所录“日精功”:将五色霞光“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气”,都是强调咽气的功法。

道家养生典籍十分推崇“服气法”。唐宋时期此法相当流行。唐道士司马承祯的《服气精义论》,便是一部论述“服气”的专著。所谓“服气”,其实就是强调吸气、闭气、咽气的深呼吸锻炼方法。它可以是单纯的深吸气,也可以在深吸气之后进行闭气以强化清气在体内的流布,还可在深吸气后将清气咽入腹中。

由于“服气法”十分重视闭气,并认为闭气时限越长越好,而闭气又较难掌握,很易产生憋气、闷气,故后来侧重闭气和咽气的“服气法”便不大流行,只有单纯的深吸气这类功法还在广泛流传。

五、强调柔长呼吸类。特点是吸气和呼气均要求柔缓细长。这里的“长”除时限要求之外,还要求气息的线路能到达腹脐乃至双脚末端。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形成神息相依、神气相抱的态势,从而激发丹田气机。如《丹经极论》:“于寂然大休息之场,恍兮无何有之乡,灰心(无欲)冥冥,如鸡抱蛋(专意),似鱼在水(自然)。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让呼气、吸气均下达腹脐,并做到“绵绵若存”,这就是柔长的深呼吸。道家倡导的“踵息法”,其实就是指这种柔长的深呼吸。

《庄子》说:“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性命圭旨》释踵息时说,“常人呼吸皆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至人呼吸则直贯明堂而上,至夹脊而流入命门,将以祖气相连”,所以“踵者,真息深深之意”。丹经中常常提到的胎息,也是一种柔长深呼吸,只不过是一种极微细、微细到若有若无的柔长呼吸。《胎息铭》说的“吐唯细细,纳唯绵绵”,便是这种呼吸的描述。炼胎息,不仅要掌握呼吸柔长的要领,还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只有做到神气相抱,才能神闭气静,妙生胎息。

六、强调呼吸结合意念存想类。特点是在深吸气或深呼气或闭气、咽气时,结合进行明显的意念存想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将意念存想和呼吸运动时吸气肌、膈肌、腹肌活动所产生的动觉、力度以及震动波统一起来,对机体的重要气穴和经脉进行激惹和揉荡,进而引发内气并促使内气循经运行。

这类呼吸法同上述各类实际上是交叉的,如深吸气结合意念存想,便是属于强调吸气一类,余同。但这类呼吸法同单纯的深吸气、深呼气等,在作功方式上有明显区别,功效也不一样,因此另归一类。

呼吸结合意念存想有几种情况:深吸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太上老君养生诀》:“取气之时,意想太和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皆受其润。”吸气和呼气均结合意念存想的,如《神仙食气金柜妙录》记述的“京黑先生睡功行气法”,要求呼吸自然、柔和,随着吸气和呼气,“觉气如云行体中,经营周身,濡润形体,浇灌皮肤,五脏六腑皆悉充满,旧疾皆散”。

闭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鸡峰普济方》:“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咽气结合意念存想的,如《云笈七签》:“每鼓咽之际,常存思气入五脏流行,即从手足心及项三关九窍肢节而出。”

上述各类训练呼吸的方法,不但能够增强呼吸系统器官的功能,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能够贯通经脉、活跃全身气机,还可激发人的生理潜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和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学习和研究道教的呼吸法,对修身是很有意义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精华,在于它的形、声、气、神、韵。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一套简单易学、功效显著、风格独特、极具气功特色的健身气功功法。它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同时配合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 uī)、嘻(xī)六种独特的吐音方法,并辅助以相应的肢体动作和意念,来调整肝、心、脾、肺、肾人体五大系统以及三焦乃至全身的气脉运行,进而达到柔筋健骨、强壮脏腑、调节心理等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目的。

        随着健身气功的逐渐普及,健身气功六字诀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六字诀功法动作简单,而且每个动作还要重复3-6次,初学者和不熟悉此功法的人难免会觉得有点枯燥乏味。其实习练者只要能够从形、声、气、神、韵五个方面来逐步提高,慢慢就能体会到六字诀丰富的内涵和恬静韵味,功法演练起来就会显得形、气、神、韵兼备而独具气功特色。

一、形——姿势动作

1、动作要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圆转如意,好似行云流水、婉转连绵,有如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体现气功独特的宁静与柔和之美。

2、功法要求所有动作特别是肘关节和膝关节要尽量放松,尤其不能影响呼吸吐纳和吐气发声匀、细、柔、长的基本要求。

3、功法动作的起、承、转、合,呼吸气机的升、降、开、合,甚至意念的守、养、观、照都是以肚脐为中心,这一点从外形的动作来看尤为突出,很多动作都要求两手与肚脐相平,特别是两手掌心的“劳宫穴”要与肚脐相平。

二、声——读音、口型、气息、发声

1、读音:口型与气息是健身气功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同时也是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的核心、难点和重点。

根据气功、中医、音韵学等相关文献和专家的考证和研究,证明嘘、呵、呼、呬、吹、嘻这六个字都是“口”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是人的六种特定状态。

以“嘘字诀”为例:我们在刚刚结束一个非常有压力的工作之后,会本能地长“嘘——”一口气,这样可以疏解胸中的郁闷,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而这时如果只是用普通话或者汉语拼音的方式读一个“嘘”字,就很难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因为只有在特定的状态下,特定的读音、口型和气息,才能起到特定作用,六字诀也同此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六字诀的吐音仅仅靠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来进行发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找到特定状态下的特定口型和气息,才能更好地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2、读音:口型与气息的学习步骤是:先用校正读音的方法来达到初步规范口型的目的,然后用规范的口型来控制体内气息的出入。气息出入粗细、大小、部位的不同,则相应调节脏腑部位的气机也就不同了。

3、关于发声大小的问题。初学者宜出声练习,且先大声,后小声;练习熟练后则可以逐渐转为轻声练习。练习日久,功法纯熟之后,可以转为吐气不发声的“无声”练习方法,逐渐达到古人所谓“不念而念”“念而无念”的境界。在发声阶段,发声的要点是低沉的、振动的、富有穿透力的……有点像寺院里的钟声、鼓声那样!

三、气——呼吸吐纳

1、呼吸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匀、(均匀)、细(细密)、柔(柔和)、长(深长)。同时,还要遵循顺其自然、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刻意追求、生搬硬套。

2、自然呼吸:功法除了吐气发音之外,全部采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也就是说,整套功法在绝大部分时间采用的都是自然呼吸的方法,否则反而容易因为紧张造成呼吸的急促,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逆腹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小腹随之微微内收,呼气时则小腹放松,自然鼓起。健身气功六字诀在每次吐气发音时,均采用鼻吸口呼的逆腹式呼吸法。

采用这种特殊的呼吸方法是因为吸气时,体内的“先天真气”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后天清气”也同时由鼻孔吸到胸中,这样先、后二天之气在胸中交汇融合;呼气时,交汇之后产生的浊气由口中呼出体外,得到营养之后的“真气”则下降收回到丹田。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炼气养气、健身养生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吐音发声不正确而出现的口干舌燥、头晕脑涨甚至疲劳等现象。这也是传统理论中关于坎离相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一种练习方法。

四、神——精神意念

1、精神内守、思想集中,既不能昏沉瞌睡,也不能胡思乱想。

2、注意力集中在与动作、呼吸、吐音的配合上。

3、不可过分强调意念的活动,应该保持协调自然。若意念过重,反而达不到松静自然的要求。

4、形体要放松自然,在动作基本规范之后,就不要再过多地注意肢体的运动了,因为如果对肢体过分注意,反而可能导致动作僵硬,呼吸急促不匀等等。

五、韵——气功韵味

1、练习时应在形、声、气、神、韵等各方面进行高度融合,最好能配合上相应的音乐,并藉此加强情感的融入。

2、健身气功是一种安详自在的健身方式,习练时应尽力去体会其中恬静、喜悦、温暖的意味。

3、健身气功是一种动静兼容的运动方式,虽动却有恬静阴柔之美,所以我们要在动作中体会其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特点。

4、练习时若能达到形、声、气、神、韵皆备的高度融合状态,会表现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独特韵味,练习者自身也能感觉到由内导外的效果。

健身气功六字诀问答

1、健身气功六字诀来源何处?

答:六字诀,又称六字气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健身方法。六字诀历史久远,流传广泛,早在中国南北朝(公元402-581年)时期就有记载。在六字诀流传过程中,各代医家或养生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字诀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在对传统六字诀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编创而成的。为使功法更为科学合理,编创时对“嘘、呵、呼、呬、吹、嘻”六字的顺序、发音和口形进行了调整和规范。

2、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有哪些?

答:健身气功六字诀,各字诀之间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具独立性,在吐气发声时,辅以简单的导引动作,具有读音口型、系统规范,吐纳导引、内外兼修,舒缓圆活、动静结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特点。

3、健身气功六字诀有哪些健身作用?

答:科研测试表明,练功后受试人群的总体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生理和心理状态有改善趋势,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日益和谐。另外,对练功人群中疾病康复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气功六字诀对缓解中老年人某些慢性病有一定效果。

4、为什么说健身气功六字诀,在四种健身气功中比较独特?

答:与其他三种导引类功法比,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同时配合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独特的吐音方法,并辅以简捷的肢体动作和意念,来调整肝、心、脾、胃、肾、三焦等脏腑及全身的气机,起到内调脏腑、外壮筋骨、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作用。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导引动作要做得松、柔、舒、缓,不能因动作导引影响呼吸吐纳和吐音发声,这是健身气功六字诀,有别于其它功法的独特之处。

5、为什么健身气功六字诀,呼气吐音时要采用逆腹式呼吸方法?

答:常见的呼吸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肋间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称胸式呼吸;一种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称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又分为逆腹式呼吸和顺腹式呼吸。健身气功六字诀,在整套功法中基本采用自然呼吸的方法,但是在每次呼气吐音的时候,用的是逆腹式呼吸方法,即在吸气时小腹微微内收,呼气时小腹放松,自然鼓起。

传统气功理论认为,采用逆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体内的“先天真气”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后天清气”也同时由鼻孔吸到胸中,这样先、后二天之气在胸中交汇融合。呼气时,交汇产生的浊气由口中呼出体外,充实之后的真气则仍下降收回到小腹。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练气、养气、健身、养生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吐音发声不正确而出现口干舌燥、头晕脑胀甚至疲劳现象。这也是传统气功理论中关于坎离相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一种练习方法,有明显的健身效果,所以健身气功六字诀在呼气吐音时要采用逆腹式呼吸。

6、如何在健身气功六字诀,练习中将吐气发声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

答:把吐气发声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是练好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一个关键,否则不但会影响练功的效果,有时还会出现口干、疲劳等现象。要使两者之间配合好,关键是在发音吐气时,人的注意力不是跟着呼气走,而是要体会从自己的口部、喉部、胸部、直到腹部逐步放松和充实的感觉,这种练习方法就是所谓的“神与气合”“意随气行”和“气沉丹田”的练习方法。

7、为什么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意与息合、意与形合?

答:因为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吐纳为主,动作导引为辅的功法,练功中如果意识过强或意念过重,很容易导致动作僵硬,而动作紧张又容易导致呼吸急促,进而影响整个练功过程中的“三调”质量,使练习者达不到松静自然的要求,破坏机体的内部平衡,导致气机失调。所以在功法习练中,练习者的意念活动要与呼吸及导引相互配合,注意轻松、协调、自然,勿忘勿助,适度。既不能有意延长绵缓的吐气发声和轻柔的动作导引,也不能让思想分散,使意识与练功中的呼吸和导引动作相脱离。

8、健身气功六字诀,呼吸的方法及要领是什么?

答: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呼吸方法主要是逆腹式呼吸。当鼻腔吸气时,胸腔慢慢扩张,腹部随之微微内收;口腔呼气时则与此相反,胸廓放松、缓慢缩小,腹部随之自然外凸。这种呼吸方法能使横膈膜的升降幅度增大,对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产生类似按摩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对脏腑有着较好的保健作用。

六字诀呼吸时要注意微微用意,意识不能过强,做到有意无意,绵绵若存。发声吐气时,气息要细而绵长;鼻吸纳气时,要绵柔自然,不能用力,更不可故意使腹部鼓胀或收缩。

9、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中医学健身原理是什么?

答:传统中医学认为,人是天体宇宙中的分子,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人的生理活动和健康都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因此人体的脏腑,如肝、心、脾、肺、肾,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克制化是相联系的,与六种口型的发音嘘、呵、呼、呬、吹、嘻也相对应。

因此,健身气功六字诀,主要是根据五脏与五音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六字呼气时的发音来相应调节人体六脏。即嘘调肝、呵调心、呼调脾、呬调肺、吹调肾、嘻调三焦,在吐音呼气中排出脏腑的浊气,又在相应的动作导引和自然吸气时,采纳天地间的清气,吐故纳新,调和人体内外气血运行,使五脏六腑得以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健身强体,祛病延年的作用。

10、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对改善中老年人的体脂有什么作用?

答:体脂率是反映人体成分的指标,成年女性的体脂率一般为20-30%,超过30%为肥胖。研究提示,中老年人经过半年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练习后,练习者体脂率和体脂重量下降明显。说明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可以预防肥胖,对中老年练习者的身体形态具有良好的影响。

11、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对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有什么影响?

答:研究提示,经过半年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练习后,练习人群心血管功能指标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简易心功能、布兰奇心功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简易呼吸功能和平衡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六字诀对提高练习人群循环、呼吸、平衡功能方面的生理机能具有积极作用。

12、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对改善中老年人运动能力指标有哪些作用?

答:研究提示,经过半年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练习后,练习人群运动能力指标中快走、握力和侧跳有明显的改善,垂直跳、柔软性有改善趋势,并且女性在快走、握力和侧跳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男性,说明健身气功六字诀,对练习人群某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指标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13、长期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什么影响?

答:长期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对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有四方面作用。

一是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和反应能力;

二是能使中老年人情绪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老年人一般感知障碍,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是具有调节代谢功能和抗衰老的作用,能使绝经女性机体的各种机能更益于协调,延缓中老年绝经期女性身体机能衰老;

四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状况,具有健脑作用。并且六字诀调节右侧大脑的功能比左侧大脑明显,中老年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出现大脑年轻化趋势。

“夫炼者修也,息者气也,神也,精也。息气本源者,清静本气也。观入丹田,细细出入,如此者龙虎自伏。若心无动,神无思,气无欲,则名曰大定。真气存于形质,真仙之位变化无穷,号曰真人矣。夫胎息者;须存神定意,抱守三关者精、气、神也。凡修行之人,每于六时,常抱守三法,则自然有宝聚也

。国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和畅,少病也,少恼也,身体轻便也,耳目聪明也,是修真之人真道径路。若三五年常行此法,天护佑,神加持,凡人爱敬,久而自然得道矣。

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同时提高人体潜能,进入功能态。吐纳的方法很多,分动静两类,此处介绍几种流行的吐纳练息法。

六字气诀

——通过鼻吸口呼,呼气时结合默念嘘、呵、呼、歙(音:吸、涉)、吹、嘻六个字音,用以影响肝、心、肺、脾、肾、三焦,祛除各脏腑病邪的一种气功锻炼方法,道、佛气功中都有此内容。

六字气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其练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气时根据需要默念嘘、呵、呼、欷、吹、嘻六字。嘘治肝之实证,如头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实证,如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呼治脾之实证,如脘腹闷胀,食积不化;

嘘治肺之实症,如痰多气壅:口干咽疼;吹治三焦之实证,如腹胀、大小便不通。六字气诀可以单独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另外,六字气诀是一种以泻实为主的功法,阳虚自汗者禁练,虚症者也要慎用。春季脾气衰不练“呼”字;夏季肺气衰不练“嘻字”,秋季金克木,不练“嘘”字,以免伤肝。冬季不练呵,以免心衰。明代的《修龄要旨》《类修要诀》都强调练六字诀时要配合肢体导引动作。

一、嘘字诀:

吸气,两手分开、掌心向上,缓缓收至腰间,小指轻贴腰际,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度,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前方穿出,与肩同高,吐嘘字音,眼睛慢慢睁大,目视前方。右掌收回腰间,身体转正,目视前下方。然后,身体右转90度,……重复以前的动作,只是方向相反。如此左右练习,共6次。

二、呵字诀:

动作要领:接上式。吸气,身体下蹲,两掌微微上提,指尖调整至朝斜下方,而后缓缓向前下方450插出,曲肘,收臂,掌心向上,两掌小指相靠成捧状、与肚脐平,目视掌心、同时,两膝缓缓伸直,曲肘,两掌缓缓捧至胸前,掌心向内,十指内曲,手指与下颌同高,两肘外展,与肩同高。两掌内弯,十指相靠朝下,慢慢下插,吐呵字音,两掌下插与肚脐相平时,微曲膝下蹲,两掌内旋,掌心向外,大拇指朝下,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两掌外旋,成捧掌重复以前的动作反复练习6次。

三、呼字诀

动作要领:接上式。两掌缓缓向前拨出后,吸气,两掌外旋,掌心向内,对准肚脐,两膝缓缓伸直,两掌缓缓合拢至肚脐前10厘米,微曲膝下蹲,吐呼字音,两掌外撑至两臂成圆形,吸气,然后再微曲膝下蹲,两臂合拢,对准肚脐前10厘米,吐呼字音,反复练习6次。

四、咽字诀:

动作要领:接上式。两膝缓缓伸直后,吸气,两臂垂落、转掌心向上,十指相对,两掌缓缓上托至胸前,与乳同高,再落肘夹背,顺势两手向上,成立掌,与肩平,掌心相对,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藏头缩项、目视前上方。微曲膝下蹲,吐四字音,同时松肩伸项,两臂和立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亮掌。目视前方。两掌旋腕,转至掌心向内,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曲肘,两掌缓缓收拢至胸前10厘米,然后,再落肘夹背……重复以前的动作,反复练习6次。

五、吹字诀:

动作要领:接上式。吸气,两掌向前平推后,两腕平伸,变掌心向下,两臂向左右分开、侧平举,向后划弧至两掌心轻置后侧腰部,两膝下蹲,吐吹字音。两掌下滑,前摆,曲肘提臂,掌心向内,环抱胸前,与肚脐相平,两膝缓缓伸直,两掌收回至腹部,指尖斜向下,虎口相对,两掌沿带脉摩运至后腰部,两膝下蹲,吐吹字音……重复以前的动作反复练习6次。

六、嘻字诀:

动作要领:接上式。吸气,两掌下滑,前摆后,自然下落体前,两臂内旋,掌心向外,十指向下,两掌背相对靠,目视两掌。两膝缓缓伸直,两臂上提,两掌继续上提至面前分开外展、上举,两臂成弧形,两掌心斜向上,目视前上方。然后,曲肘划弧,两手经面前收至胸前,与肩平,指尖相对,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同时两膝下蹲,口吐嘻字音。两掌缓缓下按至肚脐,两掌继续向下外分至两胯15厘米处,掌心向外,十指向下,两臂内旋,两掌背相对靠拢……

重复以前的动作反复练习6次。

以上就是关于孙思邈六字诀正确读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孙思邈六字诀正确读法、到家六字养生功法、练马栩周六字诀时怎么吸气,怎么呼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67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