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有哪些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有哪些国家,第1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盟国有: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后三国系巴尔干地区的国家)

协约国有:塞尔维亚王国 ,俄国 ,法国 , 比利时 , 英帝国 ,日本 ,意大利(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希腊(其中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希腊亦系巴尔干地区的国家) , 美国 , 中国等。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轴心国阵营: 德国、日本、意大利。 仆从国: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汪伪国民政府。

同盟国阵营: 中华民国 、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缅甸、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轴心国阵营如下: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同盟国阵营如下:

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秘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

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相关链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度百科

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等五十一个国家,其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为同盟国的“四大国”。同盟国集团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胜利。

成员及其参战时间

波兰:1939年9月1日

英国:1939年9月3日

同盟国-***

澳大利亚:1939年9月3日

新西兰:1939年9月3日

法国:1939年9月3日

尼泊尔:1939年9月4日

纽芬兰:1939年9月4日

汤加:1939年9月4日

南非: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1939年9月10日

丹麦:1940年4月9日

挪威:1940年4月9日

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

卢森堡:1940年5月10日

荷兰:1940年5月10日

自由法国:1940年6月18日

希腊:1940年10月28日

埃塞俄比亚:1941年1月25日(流亡政府协同英军与意大利作战)

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

苏联:1939年9月17日(苏联配合德国进攻波兰而参战)

图瓦: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10月11日

巴拿马:1941年12月7日

菲律宾:1941年12月7日

哥斯达黎加: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1941年12月8日

萨尔瓦多:1941年12月8日

海地:1941年12月8日

洪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美国:1941年12月8日

中华民国:1941年12月9日

危地马拉:1941年12月9日

古巴: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巴西:1942年8月22日

埃塞俄比亚:1942年12月14日

伊拉克:1943年1月17日

玻利维亚:1943年4月7日

伊朗:1943年9月9日

哥伦比亚:1943年11月26日

利比里亚:1944年1月27日

圣马力诺:1944年9月21日

阿尔巴尼亚:1944年10月26日

巴哈瓦尔布尔:1945年2月2日

厄瓜多尔: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秘鲁:1945年2月12日

乌拉圭:1945年2月15日

委内瑞拉:1945年2月15日

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9日

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

盟国:美国,英国,苏联,中国,菲律宾(流亡政府),新西兰,法国(自由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流亡政府),比利时(流亡内阁),捷克(流亡政府),波兰(流亡政府),印度,南非,缅甸(流亡政府),阿拉伯诸国,埃及,加拿大等。

在轴心国控制下的名义独立国家:南斯拉夫,希腊,丹麦,挪威,波兰,法国(维希法国),捷克,中华民国(汪),缅甸。菲律宾,荷兰,比利时,利比亚,埃塞俄比亚。

中立但倾向于轴心国的国家:瑞典,西班牙,土耳其

二战同盟国主要有英国、美国、苏联、法国、中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成员及其加入时间:

波兰战役后

1、波兰(1939年9月1日)

2、英国(1939年9月3日)

3、澳大利亚(1939年9月3日)

4、新西兰(1939年9月3日)

5、法国(1939年9月3日)

6、尼泊尔王国(1939年9月4日)

7、汤加(1939年9月4日)

8、南非联邦(1939年9月6日)

挪威战役后

9、丹麦(1940年4月9日)

10、挪威(1940年4月9日)

法国战役后

11、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

12、卢森堡(1940年5月10日)

13、荷兰(1940年5月10日)

14、希腊王国(1940年10月28日)

15、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4月6日)

巴巴罗萨计划后

16、苏联(1941年6月22日)

17、图瓦人民共和国(1941年6月25日)

珍珠港事变后

18、美利坚合众国(1941年12月7日)

19、巴拿马(1941年12月7日)

20、菲律宾(1941年12月7日)

21、哥斯达黎加(1941年12月8日)

22、多米尼加(1941年12月8日)

23、萨尔瓦多(1941年12月8日)

24、海地(1941年12月8日)

25、洪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26、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27、中华民国(1941年12月9日;中国虽在1937年便与日军全面开战,但直到1941年12月9日才正式对日宣战)

28、危地马拉(1941年12月9日)

29、古巴(1941年12月9日)

30、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41年12月10日)

31、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

32、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33、巴西(1942年8月22日)

34、埃塞俄比亚(1942年12月14日)

35、伊拉克王国(1942年12月14日)

36、玻利维亚(1943年4月7日)

37、伊朗(1943年9月9日)

38、意大利(1943年10月13日;1943年9月8日巴多格利奥政府宣布意大利投降,9月13日,墨索里尼政府在意大利北部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国,并加入同盟国)

39、哥伦比亚(1943年11月26日)

40、利比里亚(1944年1月27日)

41、秘鲁(1944年2月12日)

诺曼底战役后

42、罗马尼亚(1944年8月25日;脱离轴心国)

43、保加利亚(1944年9月8日;脱离轴心国)

44、圣马利诺(1944年9月21日)

45、阿尔巴尼亚(1944年10月26日)

46、匈牙利(1945年1月20日;脱离轴心国)

47、巴哈瓦尔布尔(1945年2月2日)

48、厄瓜多尔(1945年2月2日)

49、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50、乌拉圭(1945年2月15日)

51、委内瑞拉(1945年2月15日)

52、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53、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54、芬兰(1944年3月1日;1944年9月脱离轴心国,在1945年3月1日正式向德国宣战)

55、阿根廷(1945年3月27日)

56、智利(1945年4月11日;只对日本宣战)

57、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9日)

轴心国:

德国、日本、意大利

仆从国: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同盟国: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缅甸、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

以上就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有哪些国家全部的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有哪些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有哪些国家、二战期间同盟国有几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68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