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报纸版面尺寸是多大

一般报纸版面尺寸是多大,第1张

一般是390mm(宽)x540mm(高)

大报为4开,大报的尺寸一般是390mm(宽)x540mm(高),左右各为20mm,上下边空各为25mm,版心尺寸为350mm宽x490mm高

1/8版是824或1712CM

较小的一种是424或812CM

A2的大小,也就是宽594mm,

420X2=840mm。

报纸广告大小尺寸

因为现在媒体竞争激烈,大家采取不用的印刷用纸,质地和尺寸多有不同,具体尺寸一定要以媒体的广告刊例为准。整版就是一个版,半版、1/3、1/4版以此类推,都以整版的面积为基数乘以相应比例;跨版就是占据左右两版;跨半版就是同时占据左右两版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报花就是在版面中的小豆腐块,位置不固定;报眼是在报纸的最上部分,一般刊头位置;中缝就是报纸对折的中间位置。

报纸规格版序(高/宽cm²)

整版48x35=

1680

半版24X35=

840

1/3版16x35=

560

1/4版12x35=

420

1/5版96x35

=336

1/6版16x175

=280

1/8版12x175

=210

1/10版96x175

=168

1/16版6x175

=105

1/20版96x87

=835

1/326x87

=52

下报眉(大)48x25

=120

下报眉(小)48x10

=48

报纸的版次一般是指我们看报纸时,报纸上面报眉(最上面)的地方标定的第几版。简单说来,就是报纸的版面次序通常一份四个版的的次序是是头版\三版\二版\四版。

例如一份报纸通常头版是最重要的消息或者导读三版是次消息二版是通讯或者长篇报道,四版是副刊其他多版报纸也可以依次类推一般说来,一份成熟的报纸是不会改变栏目版次的,但是一些突发状况除外

例如美伊战争时,一些报纸的国际版会被提到头版或三版这些重要版面的位置这就叫版次的调整

扩展资料

报纸版次排列方式

报纸排列版次有3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每张报纸单独折叠,独立排列版次,若干张报纸的版次相连。按照这种方式,由四个版组成的报纸折叠起来,折缝在左,面上、也就是外页的一个版就是第1版,然后翻到内页,内页左边的版是第2版,右边的版是第3版;然后翻动第3版,又翻到外页,就是第4版,如《报刊文摘》。

超过4个版的报纸,则第一张报纸是1、2、3、4版,第二张报纸的版次与第一张相连,就是5、6、7、8版,第三张报纸是9、10、11、12版,如《人民日报》。第二种方式是:各张报纸重合折叠,像书本排页次一样排列版次。

例如河南《大河报》每份24个版,印成6张报纸,重合折叠,其版次是:第一张报纸左边的外页与内页为1、2版,第二张报纸左边的外页与内页为3、4版,第三张左边的外页与内页为5、6版,依次类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版次

我们的报纸从唐代产生发展到至今,经历了1200多年的时间,其中有近1100年的时间,报纸的版面不是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我们当代报纸版面形态仅仅存在了100多年的时间。报纸发展的历史如此漫长,而每一次报纸的形态变化都不是偶然的,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

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报纸排版的演化历史,以期能从其中探寻出报纸版面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报纸版面设计和研究中能充分发挥版面的特有优势,创造出更多的、更好的版面样式。

(一)卷幅式

我们从现存的最早可见的报纸实物敦煌进奏院状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报纸从形式上来看是类似于官文书的卷副式,而且唐代报纸的基本形状是横条卷的。从敦煌进奏院状可以看出,最早的报纸版面形式是:

没有分栏,也没有分版,只是按照古代的书写和阅读方式从右到左,自上而下的排列开来。

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也没有新闻标题。

这种报纸在更大层面上说,只是把文字简单的罗列在一起,并没有什么的排版,只是为了把大量的文字信息统一的安排在一个物体上。这样版面的报纸只是用来作为内容的一种载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代,明代的报纸出现了不同于唐代的报纸的版面形式——书册式,并一直沿用下来。

    (二)书册式

从现有资料看,我国的报纸发展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开始出现了民间报房印刷的“京报”。从版面形式上来看,当时的报纸在形式上来说是和书籍相同的,采用单面印刷,折叠后装订的书册式。这比起原来的卷副式有了较大的改进,把相同的、一类的或者需要用时阅览的内容放在了一起提供阅读。清朝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开始出现“京报”报头,每天一期,每期4-10页不等,每页对叠之后装订成册,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

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报刊的重要作用,开始创办自己的民族报纸,但是在形式上基本也都采用书册式。这种报纸的版式形式是:

单面印刷,没有版面的概念。

不分版,版面上也不分栏。

1861年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幅面为八开。这是一张用白报纸双面印刷的新型报纸。该报首创新闻报道加醒目标题的做法,开创了近代中文报纸使用新闻标题的时代。

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了。陈少白担任《中国日报》的社长兼总编。当时,国内外中文报纸,“均每行直下,艰于阅读,即每版仅分四至六栏,题字号稍大”,《中国日报》则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题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的报纸。

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版面主次是否清晰:报纸在版面上,内容有主次之分,在排版设计过程中,主要内容多于次要内容且占报纸整体面积较大。版面的主次是评价报纸风格的重要方面。

2、图文的搭配四否协调:报纸以新闻内容为主,在图文的设计上要引人注目又精致合理。所以报纸整体风格上要保持文字与的协调一致,与字体的大小、风格高度和谐,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与文字书写的风格等同,不能让文字与具有强烈的反差性。

3、颜色运用是否一致:报纸保持整体风格,需要运用一致的颜色,做到有条不紊,切忌五颜六色,没有主次之分,让读者抓不住主要内容。颜色运用是报纸排版的重点。

扩展资料:

报纸排版要讲规程:

组版编辑不仅要懂新闻采写、稿件选编,而且要懂得报纸的整个生产过程。即:安排各类稿件,修改审定各版标题,设计划版,美化版面,调整版面与稿件,审改大样、检查付印,直至看到第一张报纸。

各家报纸都在进行改进,在这个改进过程中必须抓好组版编辑工作,改善报纸的编排,让报纸形成良好的版面风格、合理的版式规范和高效的组版规程。

报纸排版要讲权威:

任何一家报纸都重视舆论导向,导向是报纸的灵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导向必须明确。新闻报道的标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报纸排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就一篇言论稿件而言,它要讲政策,讲道理,就不宜“浓妆艳抹”,应该和它的内容一样严肃、庄重。

编辑为了突出言论稿件的宣传效果,适当的加框、加线,是为了增强视觉强度。但花边不宜使用那些花、鸟、叶之类,或带有实物的花边来作花框,更不能把标题打扮得花花绿绿。

《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言论栏可称范本,采用标题字体严肃,花框、花线时粗时细,始终给人以庄重之感。

报纸排版要讲规范化:

一是在进行版面设计时,要周密地考虑到每一篇稿件在版式结构中的位置,主题鲜明、主次分明,力戒轻重倒置,随意拼凑。全版既突出中心,又相互呼应,消息、评论、通讯、专栏、各种文、图稿件,各得其所。

二是划版要规范,在编排文字稿件的走向时,要用多变的走文形式,使版式结构中的块状形态变化多端,要注意版面形块分割合理。

三是标题讲规格、求美,做到题文相符,力求简洁标题的主题、肩题、副题字号,大小依次可差三档左右,搭配不合适则影响美观。

四是放置合理,根据本身内容以及与整个版面的协调等情况,设计的大小尺寸,或加框、线点缀。

五是用字规范,一般报纸有固定的字号,字体;评论、按语、说明等文用活体字

;对作者署名头衔、文章署名、讯头、讯尾、记者、通讯员姓名等,均应按报纸需要与习惯,规定统一的字型、字号,避免各版大小不一。

报纸排版要有创新性:

专门的报纸版面设计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以前,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依照人们习惯的书籍版式设计而进行的。到了建国初期,《东北日报》、《辽东大众》等版面比书刊大了几倍,到了七十、八十年代,报纸版式就明显不同了,打破了呆板、单一的形式。

作为当今办报人,特别是激光照排的大屏幕操作员,要大胆创新,运用各种美化手段和技巧,设计好版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纸排版

报纸版面的安排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体现编辑对所刊发的文章的理解和刊载意图,又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则,尽可能地让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版面如一张报纸的面孔。安排得好的版面,仿佛一张五官端正的面孔,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所以,重视版面的安排,是办报者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

版面空间是报纸一个版为刊载文章和所提供的空间。通俗地理解,版面就是一张白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一旦成为报纸的版面,它把文章刊载在哪个位置,用什么形式刊出等,就体现着编者的意图了。

认识和掌握报纸版面诸要素,编辑就能自觉地运用版面空间为版面内容服务。

-版序-

一张报纸,起码有两个版,多则几十或几百个版。每个版都是一个版面空间,以《人民日报》为例,它每天出八个版,第一版到第八版,这个安排顺序就是版序。

谈到版面安排,我们先要掌握报纸编辑学中一个概念:强势。它指的是版面具有的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报纸不同的版面或某一版面的不同区域,对读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强势不同。

从报纸的版序来看,各版的强势程度如何呢?

以我们的阅读习惯来说,我们一般总是先看第一版再去翻阅其他版。也就是说,第一版比其他版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它最有强势。我国的报纸,一般都把最重要的新闻登在第一版,并称之为“要闻版”,就是这个道理。

其他各版的强势情况总的来说是:右边的版要优于左边的版。具体来说,即第三版优于第二版,第五版优于第四版。以此类推。理由是读者看完第一版面翻页的时候,第二版是翻动的,而第三版则是相对静止的,读者视线总是先落在第三版,然后才转向第二版。因此,国外习惯于把转版的文章放在第二版、第四版等强势较弱的版。

为解决各版强势差别所造成的矛盾,报纸编辑通常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要闻版开头,接转其他版。尽量让要闻版上多登重要稿件篇数,长的文章留一些转入其他强势较弱的版。但这样也会造成新的麻烦,即读者读一篇文章就要翻页,不太方便。因此,十分重要的文章最好不要转版。

第二,题在要闻版,文在其他版。这就等于是在第一版上辟出一小块空间为其他版的重要文章做一个简要目录。有些报纸采取这种方法,以“导读”形式出现。但编排上要注意与其他文章区别开,四周要加框。

第三,要闻版登摘要,其他版登全文。它的好处还是为缓解要闻版空间小的矛盾。其短处是摘要与全文免不了重复,故浪费了版面。

-栏-

报纸的版面很宽,需要从纵向划分为若干栏。报纸每一栏的宽度是相当的;一张报纸的各个版划作几栏必须统一、固定。这种统一的、固定的、宽度相等的栏,称为基本栏。一个版划分为几个基本栏,主要根据是为读者阅读方便,为编者方便排版。

我国的报纸,像《人民日报》这些对开的版,都是采用八栏制。每栏正好排十三个小五号字。一些四开报纸,一般采用六栏制。

组版编辑在安排某篇文章占用的版面空间时,按栏、行计算,就可以据某篇文章的字数划出一定的版面。这给排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实际排版时,文章的题与文很少只排一栏,而是跨几个栏。同时,为了编排方便与便于阅读,组版编辑通常可以将基本栏作些适当的变化,如将两栏合为一栏,将三栏破为两栏等。

-区域-

报纸上的每一个版面可分为若干区域。将一个版面水平二等分,可分为上半区、下半区;垂直二等分,可分为左半区、右半区。将以上两种划分重合,一个版可分为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三个区域。按强势情况而论,上半区优于下半区;左半区优于右半区(直排版面则右半区优于左半区)。

报纸版面的区域,除上述一般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区域,主要是指报头、报眼、头条等。

所谓报头,是每家报纸第一版上放报名的地方。通常是放在这个版面的左上方或上端中央,按区域强势,这是最能吸引人之处。报头上除刊印报纸名称外,还常写明报纸创刊日期,总的印行期数,当日报纸的版面数、出版日期和登记号码(代号)。有的还注明主办者名称。

报眼,是指报头旁边的一小块版面。通常刊登比较重要的文字和,也有的刊登当日报纸的内容提要、天气预报与日历表等。

头条,是报纸各版的头条消息,通常刊登在横排报纸的左上角或上半版,特别引人注目。报纸的第一版的头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头版头条,是这一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

-形状-

任何一篇稿件在版面空间中都表现为一定的形状。稿件在版面空间中的形状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夹角为90°的四边形;一类是夹角为90°、边数为6和6以上的多边形;一类是其他几何图案如圆、三角形等。四边形比其他形状要具有强势,它结构简单,整体清晰,看起来也比较庄重。

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

要看多少张,

我们通常看到的一张报纸是四个版面,ABCD四个版。

现在晚报是32张就是64个版面,

有的是16张就是32个版面,

基本上一张四个版的较多,其它的一次类推。

以上就是关于一般报纸版面尺寸是多大全部的内容,包括:一般报纸版面尺寸是多大、报纸的版次是指什么、报纸版面的历史发展(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684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