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折弯钩怎么写笔画

横折弯钩怎么写笔画,第1张

横折弯钩写法如下:先写横,然后顿笔向下折再弯,稍微顿笔外钩。横折弯钩的写法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弯度稍微大一些的,用于九这类字体;有一种弯度小一些,用于凡、风这类字体。

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又称永字八法。《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即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弯钩”写法是: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汉字(Chinese character),也称中文,是与汉语相对应的文字,它由4300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发明,在古文献中被称为“书”、“书契”,到了汉代才有了“汉字”一词,用于指称中国汉族文字。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性质的单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汉字有四千到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

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汉魏隶书体-楷体-宋体演变而来的。在长久的实践中,中国汉族创造的辉煌历史和长久积累的知识都依靠汉字保存至今。

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 异体字和 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 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

横折弯钩正确写法:先写短横,横尾略顿,折笔后向左下方行笔,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末端蓄势挑出。

写法要领:要求流动圆润,清爽秀雅,笔画勿粗,行笔忌迟。飞动中求其俊妙,纤细中不失坚挺。

写法辨析:

①“乙”的笔画名称为“横折弯钩”,“⺄”的笔画名称为“横折斜钩”或“横斜钩”。

②“乁(yí)”与“⺄”相比,少了向上钩这步。

带横折弯钩笔画常用字:

1、九

九,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ǔ,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确定内部情况;早在甲骨文中“九”就已经被假借作数词,九是数之大者,所以又引申为多数;同时,由最大的数字代表至阳;又用作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2、几

几(拼音:jī、jǐ),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几”和它的繁体在古代是意思不同的字。简体“几”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矮小的桌案,本义是凭几,席地而坐时供坐者依凭。后引申为放置物体的矮小桌子。

3、凡

凡(拼音:f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矩形的盘子一类器具的象形,是“槃(盘)”的初文。

也有人认为“凡”像船帆的形状,是“帆”的初文。盘子聚容众物,故“凡”有总括义,后引申为大概、要略的意思。又引申为遍指,即凡是、所有,又引申为总共。“凡”又有平常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人的、世俗的,如:凡尘、思凡。

笔画“弯钩”的写法是:从上往左弯钩。

弯钩:

1、起笔和收笔要在一条垂直线上。

2、弯出去的弧度上下对称。

3、钩和弯腰垂直。

带弯钩的字

1、狐,拼音是hú,本义: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如: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

2、独,拼音是dú,此字始见于战国。此字本义是指单独,由单独义引申出孤单、独特、独裁、仅仅等义。

3、狡,拼音是jiǎo,意思是诡诈,出自《说文解字》。

1横折弯钩的写法:先写短横,横尾略顿,折笔后向左下方行笔,做弧形弯后向右行笔,末端蓄势挑出。

2这个笔画的字有:几、吃、挖、凡、乞。

3横折弯钩毛笔字写法:逆锋起笔。

4转锋相右(偏上)方向行笔,边行笔边(逐渐)提笔。

5驻笔,转锋向下(偏左)方向行笔,边行笔边(逐渐)提转锋向右方向行笔,边行笔边(逐渐)按,注意用腕力把笔画写成略带弧形。

6至出钩处,先略提笔,再调锋向上或向上偏左方向,翻腕出钩。

以上就是关于横折弯钩怎么写笔画全部的内容,包括:横折弯钩怎么写笔画、“弯钩”写法顺序、横折弯钩怎么写的正确写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9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