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中山先生将大总统之位让予袁世凯,许多人都会觉不不值,总认为孙中山做总统就一定比袁世凯好,其实就是胶论一片,而且对当时的政治情况一知半解,就应该加以澄清一下啦! 其实当年辛亥革命,就不是有那么多支持者。当年支持革命者,其实是一批深受皇恩的保皇党是也。保皇党变了革命党,仍是因为清廷搅个铁路国有化政策,无偿充公保皇党投资的铁路,保皇党不想倾家荡产,就唯有忽然成了革命党,此仍武昌起义,各省响应的实情是也! 所以当年辛亥革命,就不是推翻了满清皇朝!事实上满清皇朝就不是亡于1911年,1911年后满清皇朝仍然存在,不过只是在紫禁城,而溥仪的生活费与及皇朝的开支,都是由民国 每年预算中拨给,来维持这个有名无实的皇朝!其实当年溥仪退位,是保皇党与袁世凯的协议,袁世凯以溥仪年幼,难于主政,不如先退位,待成年之后,袁世凯就会支持溥仪复辟,满清皇朝再现,这也是张勋在民国时统领的军队仍保留辫子的原因。只是日后袁宫保爽约,提早复辟自己做皇帝而已。所以事实当年就没有几多人支持孙中山做总统。 而且孙中山之革命主张,是驱除满族,所以孙 总统,就不利五族共和,只会使更多人家散人亡。而且分分钟导至南北分裂,到时战乱频仍,中国只会更混乱,更多生灵涂炭而已,罪过!罪过!
参考: 百分百老作!
孙文本就不是完人,但有时发表一些关于他阴暗面的史实,有些人(多是中学生)都觉得情感上不能接受,不管有理没理都负评一番. 例如我这篇评论: knowledgeyahoo/question/articleqid=6908033002454 只是说辛亥革命和孙文关系不大,他们都受不了而激烈负评,真是无奈.
文/高燕飞
早与妻子驱车南下去天津南郊小站镇。早就知道有个天津“小站”,是中国陆军由古代兵勇刀矛向近代军衔制热兵器军队过渡的历史现场。
由于行前认真查看了地图路线,仅一个多小时,就顺利抵达这座在袁世凯当年小站练兵遗址基础上复建的“小站练兵园”。
这里有整齐密集的灰瓦灰砖四合院式的兵营,有高大城墙围就的练兵场,有汉白玉基座的讲武堂。一圈城墙墙体内是长廊式博物馆。
我登上小站练兵园的城墙上,扯看着那清军的八旗旗帜,想起了鲁迅的那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诗句来。从这里走出来的北洋军阀及后来的各路军阀,在中华大地混战了数十年,造成了极其深重的民族灾难……
练兵园内正中的那座高台上的“讲武堂”,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建陆军的“随营学堂”。看着讲堂内中式的教桌课凳,想象着从这里,走出中国的第一代近现代军队人才,大多成了后来大名鼎鼎各路军阀和大帅。这里,可以说是中国军队崛起的“原点”。
走下城来,“潜入”城墙“腹腔”内,开始了天津小站练兵史的探访。走过长廊,好像是穿越时光隧道,百多年前发辫刀矛的屈辱和怪异大沿帽下的垂辫,一股脑迎面扑来。
这里的陈列和展览,让我们第一次有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军人是如何由古代兵制迈向近代军制的。其镇(师)、协(旅)、标(团)、营、队(连)、哨(排)、棚(班)的建制,就是这过渡的产物。
盔甲兜鍪、弓箭大刀,曾是中国军人千年来不变的装备;而号衣加抬枪、洋枪,则是中国军人嬗变的开始。
在这里展示的很多事物,都能看出这种过度性质。如,高级军官的大沿帽上竟然也缀着一颗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顶戴”珠,只不过是没有“花翎”;有时干脆着西式军服,却带着“顶戴花翎”式的红缨帽,士兵的大沿帽下都垂着大辫子,甚是滑稽。其帽徽也是镶嵌着不同质地和颜色的“顶戴”珠。军官的礼服,甚是花哨,比起十九世纪西方军队军服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站练兵时开创的西式军服,让马褂号衣般笨拙的清军利落了不少,但现代军帽下的垂辫,使当时的中国军队成为世界上最怪异的“辫子军”,让世人耻笑不已。
小站练兵,使清军的这支新军已经完全摒弃了兵勇旧制和刀矛弓箭,全部用西式枪炮武装起来,只保留了军官的腰刀,并变成了仅仅是指挥刀的仪仗功能。
这时的操典阵法,也完全摒弃了旧式冷兵器时代的“雁门阵”、“八卦阵”等布阵法旧习,有了测绘、也有了与今天军队大同小异的战前部署,比如,已经有了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队、野战医院、预备队、甚至军乐队的编制制度。
小站新军不但在训练、战术等方面有全新改变,而且还重在思想文化方面陶冶锤炼将士,在军事变革上呈现前所未有的风貌。
但这被洋枪、洋炮、洋式军服武装起来的新式清军,还是八旗招展,还是帅字旗当头,让今天熟悉现代军队样式的我们回望他们,甚觉得有些怪异。
但,应当承认,小站练兵,实现了中国军人从古代走向近现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正像有专家总结的那样,这个转折,实现了十大“第一次”:
1 第一次规范设置步、骑、炮、工、辎重等陆军主要兵种,全部编制装备近代火器新式作战装备,组成中国多兵种合成的近代陆军。
2 第一次仿效西方现代军队,形成军、师(镇)、旅(协)、团(标)、营、连(队)、排、班(棚)的编制,建立规范的随军医院和使用近代通信手段的专业分队,并全部配备新式通讯与观测装备、辎重车等。
3 第一次按照西方近代军队模式制订训练大纲,并以西式律令操法训练部队,结合中国古代练兵与管理经验制订出各类军法军规。
4 第一次参照近代欧洲国家的陆军征兵标准,制订士兵招募制度,鼓励有文化者从军,促使中国军队成分发生变化。
5 第一次设立参谋营务处、执法营务处、督操营务处等正规参谋机构、军法执行机构和训练监督机构,提高军队指挥与管理效率。
6 第一次设立粮饷局、军械局、转运局等较为完善的近代后勤保障机构,提高部队军事行动的保障能力。
7 第一次废除跪拜等旧式封建礼仪,组建正规军乐队,以文明军事礼仪规范官兵的日常行为。
8 第一次创办各类军事学堂、学兵营、训练队等一系列学科健全、管理规范的军事教育机构、派遣军事留学生出国深造,并委任毕业生或留学生担任部队各级军官。
9 第一次仿照西方陆军军制,在中国军队中实行正规的近代军衔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陆军的正规化建设。
10 第一次按照近代陆军单兵作战的要求,淘汰笨重的旧式军服,采用西式军服制式,使新军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从纯军事角度讲,这种从刀矛弓箭的兵勇旧制,到近代军队的转变,袁世凯是有着重要贡献的,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陆军的“开山鼻祖”。
在历史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条条军规、军纪、学制、条例、甚至军歌,都有着袁世凯当年大胆的效仿和创新。有意思的是,他编的“皇帝练兵歌”,其曲调竟然就是今天解放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这简单7个音符的排列组合,竟也是一种历史传承的基因密码?
参观小站练兵园,就如跨进了一段历史的现场,感受到的是一种变革和传承。从小站练兵,竟然走出了四个民国总统、六位民国总理和陆军总长,并成就了近代中国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从小站走出的是中国承前启后的军人,也是一个释放了祸国殃民的军阀混乱的魔瓶。而袁世凯本人只有在这里,成了一个于历史有功、也是一个历史恶棍的双重的标志。
历史在前进。代替湘军淮军集团兴起的袁世凯集团还是覆灭了,接着不可一世的蒋介石集团也跟着覆灭了。中国人百年屈辱和振兵图强的历史,从“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思想文化不如人”的探索和失败,到找到并掀起“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起来”的革命大潮,一支本质上与传统旧军队完全不同的信仰之旅、人民军队,终于横空出世。他们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以28年的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迎来了天安门广场的28响礼炮,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的道路。
但不论怎样,今天回首看百年,天津小站这座气势恢弘的练兵园,再现的是中国军人从古代迈向近现代的一段痛苦的嬗变史。
请随着我们的镜头,欣赏一下这个不可多得的历史现场,看看中国军人是如何在这里出发,从古代走向近现代的吧:
在百年前小站练兵营房区,我们卖妻军人的步伐,阔步行走。
天津“小站”,是中国陆军由古代兵勇刀矛向近代军衔制热兵器军队过渡的历史现场。
练兵场由高大城墙围就的,城墙内是长廊式博物馆。
小站练兵园的这座“兵”字碑,很有创意。
气势恢弘的练兵园,再现的是中国军人从古代迈向近现代的一段痛苦的嬗变史。
“讲武堂”,是北洋新建陆军的随军学校。
小站练兵园城墙上的八旗旗帜,让我想起鲁迅“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诗句。
从这里,走出中国第一代的近现代军队人才,大多成了各路军阀和大帅。
走下城来,“潜入”城墙“腹腔”内,开始了天津小站练兵史的探访。
走过长廊像是穿越时光隧道,发辫刀矛的屈辱和怪异的大沿帽下垂辫,迎面扑来。
着顶戴花翎的“军门”们,正在商议排兵布阵。
盔甲兜鍪、弓箭大刀,曾是中国军人千年来的装备。
号衣加抬枪、洋枪,是中国军人嬗变的开始。
高级军官大沿帽上还缀着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顶戴”珠,只不过没“花翎”。
小站练兵时期袁宫保的大帅制服,很是花哨、精致。
现代军帽下的垂辫,让当时的中国军队成为世界上最怪异的辫子军,让世人耻笑。
洋枪洋炮洋服武装的军队,还是八旗招展,帅旗当头,让今天的我们回望,甚觉滑稽。
小站练兵、扩军招兵,是要考力力量、看身高的,正兵的月饷竟与当时六品地方官相同。
从小站走出的北洋清军炮兵。
小站练兵随营“讲武堂”学兵宿舍。
看,北洋清军的统领袁世凯出行的架势,还是放弃不了千年的抬轿。
小站练兵调教出来的北洋清军仪仗兵。
龙旗先导的新式北洋陆军的旗阵,步入检阅场。
北洋清军的西式军乐队。
编练新兵。
小站练兵成果展现——列队接受朝廷大员视察和检阅。
这时的操典阵法,完全摒弃了旧式冷兵器时代“雁门阵”、“八卦阵”等布阵法旧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庭,袁世凯施窃国阴谋篡做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又想当皇帝。
小站走出了中国承前启后的军人,也是一个释放了祸国殃民的军阀混乱的魔瓶。
剪掉发辫的北洋军阀的军乐队。
操练继续,灾难继续……
北洋军阀的重机枪操练。
北洋军阀的炮兵实弹演练。
陈列在小站的北洋新军枪炮,似乎在诉说百年。
清末新军的身前后世……
天津小站,一部中国人百年屈辱和振兵图强的历史,一座著名的历史地标。
在百年前小站练兵营房区,我们迈着军人的步伐,阔步行走。
小站练兵园外广场上的兵碑,有镂空的兵形象,别具一格!
回望小站,这里,可以说是中国军队崛起的“原点”。
1858年,英国驻清公使额尔金目睹了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得意洋洋地在日记里写道:「 ”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 英法联军攻进大沽炮台后,清军尸横遍野 ——因外有强敌,必须再造利刃 面对西方列强的轮番欺压,清 开始意识到需要改进提高军事实力。但刚开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武器装备上,在军队作战上毫无进取。直到中日甲午海战之时,清朝陆军毫无章法,日军还没有走到有效射程内时就开始射击,只求吓唬震慑敌人。日军等待清军消耗完子弹再进攻,清军败逃。 来自插画师:吞千针高调调 甲午战争后的清 终于认识到,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无能,如果想要保住江山必须另起炉灶练新兵。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地方割据的苗头已经兴起,中央的权力已经日渐衰微,想练新军的不只有中央皇权这么想。 各地也开始加紧训练新军以求为自己保存实力,在当时可以作为新军代表的就数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北洋新军连成了「 ”袁家军” 北洋新军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日渐壮大。1895年袁世凯凭借着曾帮助朝鲜国王练过500名新兵的美名,主持新军训练。本来作为清 救命稻草的北洋新军,却渐渐的被训练成袁世凯的私人军队。 北洋军人集团 袁世凯非常会笼络人心,军中实物必躬亲,尤其是发放饷银更是亲自进行。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新军每日操课前军官都有三问:「 ”我们吃谁的饭”、 「 ”我们穿谁家的衣” 「 ”我们为谁家出力”。士兵齐声应答:「 ”吃袁宫保的饭” 、「 ”穿袁宫保的衣”、 「 ”为袁宫保出力”。清 费心费力训练出来的新军却皆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敬若神明。竟达到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程度。 从小站练兵走出来了5位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曹锟、段祺瑞都是从小站走出来的,将军粗略一算有28人之多,凑7桌麻将都还剩一个! ——二十年心血铸就「 ”斩清”利刃 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湖北新军,这是由北洋派大臣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 ”新式”军队。编成张彪任统制的陆军第八镇与黎元洪任协统的第二十一混成协。 清末新军沙盘教学 自袁世凯开始编练新军到辛亥年清帝逊位,全国共练成了新军24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总人数有145万人,占总人数的六成以上,据精锐新军的九成以上。可在这精锐新军里,非北洋系的只有湖北新军第八镇。 张之洞曾经在两广地区与法军交战,深切地感受到中外军事上的差距,又经历了甲午战争理解了清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只是武器装备上。之后,在他时任两江总督期间,在江苏南京悉仿德制,聘德国军官教导并且指挥军队,建立「 ”自强军”。 各种体能训练 在张之洞看来,甲午战争中日本之胜在于其「 ”用兵皆效西法”,所以中国必须「 ”一变旧法”,即采用西法练兵。他当即提出在江南「 ”拟练万人为一军”,并提出三条练兵办法:一是募洋将管带操练;二是遣员弁出洋学习;三是各直省各设陆军学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大规模展开以练兵、兴学、办厂为三大端的湖北洋务新政,而尤「 ”以练兵为第一要务”。他以「 ”湖北居长江上游,会匪出没,武备尤关紧要,第鄂省财用支绌,无力招延洋弁”为由,向朝廷要来了他在南京「 ”自强军”中的500人调赴湖北。也就用这500人作为基本班底,将他们分成前后两营,以张彪、岳嗣仪为两营管带官,德将贝伦司多尔夫为总教习,参用德国军制,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募勇补足两营额数,编成湖北护军。 而接下来的就是在1900年之后,湖北新军的训练照片,这组照片是由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拍摄的。 实战演练 队列训练 马战演练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湖北新军 唐在礼等人视察湖北新军合影 最后一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两个人黎元洪,张彪。湖北新军武昌起义之后打跑了张彪,起义军开会选举了黎元洪为湖北军 都督。这才有了之后的南北议和,清帝退位。 ——关于辫子的问题,没等到辛亥革命剪辫子是从新军开始的 全国编练新军摒弃了过去的那一套,请洋教官,整个学西方,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过来。从兵源上就与以往差别很大,旧军士兵多出于市井游民、乡村无赖,而新军在士兵挑选方面尤为严格,对年龄、体格以及文化程度均有严格规定。 一开始辫子绑在头顶,但十分阻碍训练 年龄要求16——25岁;身长四尺八寸;但凡体质较弱或是身体有眼疾、暗疾者,不收;凡是有不良嗜好或是犯有刑事案件者,不收;革勇逃卒、市井游民,同样不收。 后来清廷废除科举,很多读书人也加入了新军行列。由于新军是按照西式的方法来操练,所以更希望有文化的人来参军,往往优先录取。 但是中国人学洋人和日本人不太一样的就是这个辫子。武器装备越复杂越是障碍,辫子很容易绞到器械发生意外。由于满人的统治,所以有无辫子是政治问题,一开始很多人是盘起来但依然很受影响。因此,剪辫子对于新军而言,实在有充分的理由。再加上新军的核心思想就是西学东渐,而且新兵中有很多都是文化人,更有一部分是留过洋的军官。 后来很多士兵都选择剪掉辫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兵和军官们对脑后的辫子越看越不顺眼,很多人喝了点酒就把辫子给剪了。清 那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再也不会把没辫子的 脑袋割下来。所以,军营里出了没辫子的,也就是惩罚一下了事。碰上开明一点的长官,连罚都不罚。碰上刁钻的士兵,先写了文章发在报纸上,论证剪辫子的正确性,长官想罚也罚不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几个月,保定军校就上演了一出千名新生剪辫子的事件。还好段祺瑞给拦住了,不然蒋介石恐怕也要体验一把「 ”革命党”的滋味。 ——湖北新军,师从德国到师从日本 从原来江南的自强军开始,张之洞就是有意模仿德国军制编练而成。当时张之洞认为:「 ”陆军以德国为第一。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他希望仿照德国军制编练一支诸兵种合成的新式军队。 清末新军图 德国作为当时世界最强的陆军,对新军的训练教导有很大的帮助。但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胶州湾事件后,德国侵略者的面目也已经暴露。德国人的形象在中国人心里大打折扣。 甲午战争之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日本为图自保而不得不向中国示好。敏感的张之洞也从仇恨中回过神来,日本为了削减中国人民强烈的仇日情绪,日本参谋本部、军部等机构频频派人来华游说,为了结交,他们表示愿意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帮助中国兴学、练兵。 清末军装常服 考虑再三,德国军官的费用和他们嚣张跋扈的态度,日本可以接收留学军事等等优惠条件下。最后确定了师日取向:因为同文、同种、路近、费省等原因,中国可以通过学习日本而更快捷地达到学习西方的效果。1898年,张之洞选派湖北学生20名前往日本学习武备。 张之洞与袁世凯 ——从湖北新军到辛亥革命 时人对两军的评价是:北洋新军「 ”以勇气胜”,湖北新军「 ”以学问胜”。这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导致这两支军队为什么一支逐渐走向了革命道路,而另一支则成为「 ”北洋军人集团”的私兵。 湖北新军的训练并不比北洋新军差,但由于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差异经费上就差距很大了。两军的军官文化素质相差不大,大都有武备学堂毕业,只是湖北新军还有一些回国的军事留学生。但在士兵身上差别就体现出来,北洋新军重视在士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素质上,而湖北新军更重视文化素养,所以才有这「 ”勇”和「 ”学”的差别。 清末新军也有很多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 不过也正是因为张之洞身为儒臣与枭雄袁世凯的区别,张之洞把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条件,不仅予以明文规定,而且逐渐提高要求。湖北新军因为文化素养更高。其中不乏军事留学生,因而士兵相对质朴,将领比较开明,又加上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湖北新军在清末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换言之,湖北新军没有「 ”军阀”习气,容易为革命党人所争取,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的原因。 现在的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中直接加入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受影响的更高达4000多人,站在清 阵营的不足千人,士兵反而因此思想先进,逐渐被革命党渗透,倾心于革命救国,逐步发展成反清的主力,成为了向清王朝打响「 ”第一枪”的首义之师。 湖北新军变成了革命军,北洋新军则给了清 的反戈一击,数十位将领通电赞成共和。北洋军由袁世凯一手带大,实际上已经成为袁世凯的私人军队。他们偏重实战技艺训练,思想上多受到愚忠教育,逐渐被袁世凯控制,倾心于升官发财,变成成谋权的工具。 虽然南北新军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约而同的脱离了清王朝的忠诚,不同的是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起义,一个是军事领导的「 ”叛变”。 ——北洋新军怎么倒戈清廷的 武昌起义之后,震惊了清 ,他们重新启用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军(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后,亲临湖北前线,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的第一次兵戎相见「 ”阳夏保卫战”打响。作为袁世凯嫡系的第一镇北洋官兵士气大振,兵临汉口,仅1天就破城而入,势不可当。 武昌起义后当时南北合议的形式 阳夏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长达四十日之久。这时的华夏大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革命军占据,革命军与清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刻大半壁江山尽失清 是否能统治下去全看袁世凯的想法了。 很多人规劝袁世凯 接下来的南北议和,在南方各派普遍赞同的条件: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就推举他为总统;袁世凯必须迫使清帝退位。袁世凯开始营造退位氛围,买通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太后,扔出优待条件,最后更是发起北洋将领的「 ”兵谏”。 袁世凯令段祺瑞联合一众北洋将领共50多人,联名上奏,建议清廷接受优待条件,赞成共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到了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在在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大印。 清帝退位招书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建立,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人集团明亮亮的站上了中国历史的领导位置,主政中国。 清 的遗老们回想5、6年前(1906年10月)的「 ”彰德秋操”,南北新军还恭顺地服从清王朝的指挥。当时的媒体盛赞:「 ”举数省已编之军队,萃集一处而运用之,使皆服从于中央一号令之下,尤为创从前所未有,系四方之瞻听。” 这是清朝中央最后一次完美地操控南北新军。 ——湖北新军的结局 黎元洪 清廷逊位之后,能有筹码和袁世凯逐鹿天下的对手,黎元洪可以算一个。袁世凯一再邀请黎元洪赴京任职,黎元洪一拖再拖,却被段祺瑞以近乎绑架的方式请入京。段祺瑞以陆军总长之职兼任湖北都督,湖北新军阵营中的最高山头轰然倒塌。 清末全国一共有新军十六镇(师)和十八混成协(旅),湖北新军占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南北议和之后,第八镇的一小部分被端方带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起义,端方被杀后返回湖北之后改编再之后1913年被解散。 黄兴像 大部分湖北新军之后被陆续裁员,民国元年湖北陆军八镇改并五镇;民国二年二院五镇复并为三师两旅;民国三年二月改为一师一旅,四月改为步兵两旅之后陆续遣散。还有一些被其他军阀势力收编。用一句俗语叫做:坛子里养王八,越养越小。 其实作为地方军队,一个省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养活8个师的兵力。不只是袁世凯想方设法解决湖北新军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长久。到后来革命党根本无兵可用几次「 ”反袁”战斗都是依靠其他军阀,这可能也是他们之后选择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关于孙中山先生将大总统之位让予袁世凯是一项错误的决定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孙中山先生将大总统之位让予袁世凯是一项错误的决定吗!、小站练兵园,游览中国近代陆军的诞生地--天津小站练兵园、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只军事力量——湖北新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