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属于什么星 月球的解释

月球是属于什么星 月球的解释,第1张

1、月球是卫星,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卫星是指围绕着一颗行星轨道转,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月球围绕着地球转,所以被称为卫星。

2、月球(英文:Moon)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1]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是卫星,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就是平时肉眼所见的月亮,在古时候人们将月亮称为太阴、玉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因为行星是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的,是质量不会超过木星的较大天体。而卫星是指在围绕着一颗行星轨道转,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月球围绕着地球转,所以被称为卫星。

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月球的传说有很多。最耳熟能详的是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有广寒宫,而广寒宫的门前有一棵生长繁茂的桂花树,吴刚一直在不停的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长回来,这就是吴刚折桂的传说。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万公里,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月光是它所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八分之一,面积与亚洲面积差不多,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密度为地球的五分之三。所以,月球远不如地球结实。

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宇航员从地球飞到月球上,第一个感觉就是身轻力大,健步如飞,三四米高的障碍物和十来米的深沟,可以一跃而过。在地球上100公斤的物体,到了月球上还不到17公斤,人们可以不费劲地把它举起来。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总觉得是轻飘飘的。

关于月球,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诸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等。实际上,月球是一个毫无生机的世界,没有空气和水,没有大气的保暖和海洋对温度的调节,昼夜温差相当大。根据测定,在太阳光照射的月面上,温度最高可达127摄氏度,而黑夜又可降至零下183摄氏度,昼夜温差在300度以上。月球上的磁场很弱,因此对生命有伤害的紫外辐射和高速带电粒子可以直奔月面。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月球上当然不会有生命的踪迹了。

月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样子有些像地球上的火山口。环形山有高有低,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为236公里。直径在1公里以上的环形山大约有3万多个。一般认为,环形山多是陨星撞击的产物,也可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上还有十几条连绵不断的山脉,最长的有6400多公里,最高的山峰高达9000多米。我们从地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斑称为“月海”,它是月球上的平原或盆地。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等,都是273天,而且转动方向相同。因此,月球上的白天和黑夜都有半个月左右。最有趣的是,月球永远以正面对着地球。

1969年7月21目(北京时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终于第一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从此开辟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纪元。首次登月的成功,使人们对月球的起源、结构及演化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经多次考察表明:月球上的物质组成与地球很相似,月岩中含有铝、钙、铁、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很有开发价值。

宇航员们在月面上看到的最美丽的天体就是地球,它像一幅赏心悦目的名画高挂在月空中:黄棕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漂荡。难怪那些月球探险者们赞美它是“漂浮于广阔宇宙空间中的最美丽的绿洲”。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卫星就是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或人造天体,月球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天然卫星。已知的天然卫星总数(不算构成行星环的碎块)至少有40颗。土星的天然卫星最多。

月球简介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

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问题一:什么的月球填空形容词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直《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2、喻称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

①长河上月桂,澄彩照>>

问题二:什么的月亮填空词语 如银盘般的月亮,如银盘般挂在天上的月亮,如银盘般挂在浩瀚星空中的月亮

问题三:又什么又什么的月亮填空 填空示例如下:

又大又圆的月亮

又皎洁又明亮的月亮

问题四:天上的月亮好像什么填空 填空示例如下:

天上的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

天上的月亮好像一把镰刀

天上的月亮好像一面明镜

以上就是关于月球是属于什么星 月球的解释全部的内容,包括:月球是属于什么星 月球的解释、月球是什么星、月球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67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