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的历史疑案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三千年前的历史疑案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第1张

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在时间的冲刷下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地印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脑海深处, 由于年代久远,古人先民的智慧和事迹很多都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和推测来加以剖析。 周昭王就是一位颇具有戏剧性的帝王,是西周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姬姓,名瑕,距离现在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从现代出土的大多数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为帝王也被称为将「 ”卲王”。 清朝绘制的周昭王画像 这位大王的祖上积德,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休养生息,铸就了伟大的「 ”成康之治”,这是史书上记载并且可以查验的第一个盛世,此时的周朝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姬瑕命好,在27岁就继承了王位,开启了自己的精彩帝王人生,对于周边蛮夷进行了一系列的征伐,善使武力,对于东夷的战争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增加了信心,同时也加剧了姬瑕的狂妄心态,最终导致自己死在征战的途中。 史书上记载:周昭王十四年(公元前982)夏季,四月初八,周京城及周边天现异象,诸多异常自然现象频出,河水井水溢出,天空光电闪耀,被人们称之为「 ”王道微缺”,按照古人一贯的说法,这是有大事要发生了,而且大多是祸事即将来临的前兆。同年秋季,诸侯国—鲁国发生了一件严重破坏周礼和祖制的事件,鲁侯的弟弟姬沸杀死了自己的兄长鲁幽公姬宰,通过暴力手段获得了侯位,自称为魏公。这种目无王法的事件发生后,其他诸侯国的君主都只能暗自叹息,毕竟是其他国的家务事,同等级的诸侯不方便发表意见,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周王如何处理,没想到周昭王竟然默许了这个事件,有了前科,其他诸侯国宗室开启了一系列的血腥夺位之争。朝纲不在,伦常颠覆,繁复的周礼开始逐渐崩塌,礼坏乐崩估计就是从昭王开始的。 周昭王伐楚 昭王对东夷用兵非常顺利,王师所到之处皆是胜利,所以开始着手征伐南方的楚蛮,其实南方楚国和楚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楚国以丹水为中心大概只有50平方公里,这是周朝子爵的分封土地势力范围。更南方的江汉平原地区则是蛮荆,也被成为楚荆。 古书《竹书纪年》记载中对于昭王伐楚有很详细的记载 第一次伐楚:公元前985,周昭王十六年,周昭王「 ”伐楚,涉汉,遇大兕” 。这一次周昭王率领大军渡过汉水,对荆楚进行了大规模的武力打击,还遇见了犀牛。 第二次伐楚:公元前982,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 ”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这一次昭王的西六师,也就是周王朝精锐的宗室六师全军覆没了,遇见了恶劣的天气,导致军事行动失败,损失惨重。 第三次伐楚:公元前977,周昭王二十四年,「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这是昭王最后一次伐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姬瑕御驾亲征,率领最精锐的成周八师进攻蛮荆,结果在汉水遭遇失败,并且昭王也溺死在汉水中。 那么昭王具体是如何死的呢?由于古代文人都会对王室不光彩的事件作出低调的记录或者隐瞒,特别是春秋笔法的描述更是隐藏颇多内容和细节,对原事件肯定有很多掩盖和润饰,导致这件事充满了迷雾和未知,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疑问,如此庞大的军队为何会在渡汉水的时候全军覆没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吞没了这支军队,还是在蛮荆的强烈反击下丧生的呢? 诗舞剧 周昭王与女神 其实古人对于周昭王的死也有很多猜测和解释,下面给大家逐一统计解释一番。 1、《吕氏春秋·音初》:「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周昭王亲自出征伐楚,在征途中渡汉水需要搭建桥梁,也就是浮桥,结果桥梁损坏了,昭王落水而死。 2、皇甫谧《帝王世纪》称:「 ”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讳之。” 从上文可以看出,周昭王德行败坏,领兵南征,在渡汉水的时候,使用的船只用胶水粘合,御船行至汉水中间的时候,胶水融化,船只解体,昭王和众多士兵跌落水中淹死。 3、《竹书纪年》:「 ”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从上文可以看出,周昭王在南征蛮荆的时候,遭遇了强烈的地震,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驾崩在征途上,但是这个记述显得很突然,很传奇,可信度偏低。 4、《公输》:「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从上文可以看出,周昭王在架设浮桥通过汉水的时候,桥梁断了,跌落水中,惊扰了汉水中的鳄鱼,被鳄鱼给吞了,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的考究,但是当时众人具都落水逃命,谁还能看着昭王被鳄鱼吞食的场景呢?估计也是后人猜测的一幕。 总结:周昭王之死,确然已经成为谜团,后人诸多猜测都是假设,但是昭王伐楚的事迹经过三千年来的记载和流传已经成了定论,这为传奇的帝王客死他乡,死在征战的旅途中,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并不是,北京是在明朝的时候才被定都的,之前都是在南京或者西安,三千年前是西周时期,陕西是当时的国都所在位置。所以北京被定为国都也是明朝朱棣开始的,被定为国都距今也就是600多年的历史而已,以上就是北京的国都的答案了。

今年是公元2015年,3000年前是公元前985年,属西周。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这一把三千年前的火,不会熄灭可能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也有可能熄灭了,后来又着了,我们不知道而已。因为从正常角度去看,一把火不可能这么久烧不完,连科学家也无法解释具体原因。一起来看下吧。

在美国有一个叫栗领县的小县城,在这座小县城里有一座大瀑布。在这个瀑布下面有一个神奇的洞,在这个洞里有一团据说烧了数千年的火,烧了数千年的火本来就少见。可这在水下面烧了数千年的火可就稀奇了,据说这是3000年前是印第安人点燃的。

每年很多游客都会来到这个地方参观,不仅可以欣赏到水火相容的奇特景象,也可以探寻一下这团火焰为何千年不灭。经研究火焰不熄灭之谜人们以为解开了,之所以它会燃烧了千年是因为和当地丰富的页岩有关系,也是因为这些页岩所以给火焰提供了燃烧的气体,所以不会灭。

最开始的时候科研人员给出的猜想是可能与世界上许多永恒之火一样,是由下方得页岩所导致的,但是经过勘察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而科研人员又再一次提出了猜想,很有可能在这个洞中具有较高浓度的乙烷和丙烷,所以才能保证这洞穴中的永恒之火能够一直燃烧不被熄灭。

然而,日前,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者们却否认了这种观点,并坦承无法确认这处“永恒之火”持续燃烧的原因。事实上这些猜想一直都没有能够得到证实,也正因为如此洞穴中的永恒之火,更是成为了当地一个巨大的谜团。

所以这世上真的存在很多科学也无法证实,无法解释的东西,大自然真的值得让我们敬畏。

黄永玉曾在《塞纳河到翡冷翠》中写道: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看到这句话我脑海里就响起了关淑怡的一首歌《三千年前》,光歌名就能够引起无限遐想,必定是和等待,离别,伤痛有关的伤感爱情故事。《三千年前》发行于2009年,第一次听会觉得很惊艳,其后便是浓得化不开的悲伤,除了旋律的抓耳,还有林夕鬼斧神工字字戳心的词句,曾有人评论说,这首歌太孤独了,不适合火,因为它甚至孤独到,连追捧都是对他的轻薄。

以上就是关于三千年前的历史疑案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千年前的历史疑案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北京,三千年前就是国都了吗、距现在三千年前中国是什么朝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55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