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七情六欲

聚客2022-06-08  47

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能控制住七情六欲的人多可怕)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惧、惊。(喜、怒、悲、惧、爱、恶、欲)等等,众说纷纭。

六欲指的是眼、耳、鼻、舌、身、心等等。

每个人都有一种世俗的欲望,而世俗的欲望往往会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是担忧,等等。很多人总希望臣服于世俗的欲望,让自己摆脱烦恼和担忧,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更顺利。但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驾驭不了世俗的欲望。

今天智长荣就来说说这个话题,从先贤们的角度出发,看看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的途径。

世俗的欲望是怎么来的?按照佛教的说法,各种事情都是在世俗欲望六识之后发生的,我就不赘述了,因为要在《第一次悟金刚经》里说清楚。

总之,如果你用眼睛、耳朵等接收信息。,世俗的欲望是不能断的。

这句话很重要。

万一破不了呢?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就是不要用眼睛和耳朵接收信息。而是用你的心去接收信息,你的六根是封闭的。你将不再被你的六根所接收到的信息所影响。这一切虚妄都不会影响到你,然后你世俗的欲望也就没有了。

因为世俗的欲望是从六而生的,而六都不在,所以没有世俗的欲望。

这很难吗?

当然很难。当你考虑关闭六个根时,你仍然在六个根内。有人说我不想,但我还是靠六。

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这么认为,那是什么?

不,不是的,不是的。嘿,嘿,你头晕吗?

当你发现你在用心看世界的时候,记住你一定还在用六根看世界。

你的世俗欲望一定还在。这是一天的结束,这个点是用于家庭解释的。

现在世俗的欲望存在了,我们该怎么办?

道家老子提出了一个观点:是肚子而不是目的

最核心的观点是,我们承认世俗欲望的存在,但不能放纵这种感官享受。

比如筷子的作用就是夹东西。用木棍和筷子区别不大。在夹东西方面,用木筷子和象牙筷子、黄金筷子没有区别。

如果前面有木筷子、象牙筷子、金筷子和竹筷子,你觉得你会选择哪一双?

我相信更多的人选择象牙筷子和黄金筷子,而不是竹筷。原因是什么?

因为象牙筷子和黄金筷子给人高贵的感觉,也因为没用过而给人新奇的感觉。

功能上没有区别,但是成本和感观上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你从关注筷子的功能变成了关注它们给你带来的体验。不是为了肚子而是为了目的。如果你羡慕用象牙筷子和黄金筷子的人,那么你一定会努力去积极争取或者反感他们,觉得他们会用而我不会。

于是世俗的欲望就出来了。

象牙筷子和黄金筷子为什么珍贵?因为他们很少。如果全世界都用象牙筷、黄金筷、竹筷,你觉得人们会怎么选择?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说得很清楚:

五色致盲,五音失聪,五味提神,驰骋猎狂,稀世之货碍事。它是圣人,不以腹为目的,所以我去另一个地方取它。

这段话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引用过,也解释过,但有多少人在读《道德经》的时候真正关心过,关注过,并付诸实践。别的不说,很多人都在纠结《道德经》的版本。很多人都在纠结《道德经》谁讲得好,却忘了《道德经》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你修行,而不是用来娱乐、讨论、研究的。道德经不能和你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所以永远不会是你的道德经。这样的道德经和小说没什么区别。

你会看到很多人为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而争论,却不会关注自己在实践中做得怎么样。饿坏自己的眼睛也是典型的。

有些人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名利之分。忽略这个区别,别人都用象牙筷子的时候,我的木筷子是不是很明显的格格不入?

儒家思想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因为道教和佛教都强调自我克制,这种克制必然会让自己承受社会的压力。比如,当大家都穿新衣服,而你穿旧衣服的时候,你突然变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了被别人嘲讽的对象。显得格格不入,这需要你强大的内心来支撑。

一般控制不了世俗欲望的人,内心并不强大。这些方法看似可行,但入门非常困难。普通人很难入门,只有少数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内心强大的人,已经可以控制世俗的欲望。

对儒家提出的思想的介绍比较简单。世俗欲望的观点是:

喜怒哀乐不发,即中;所有的头发都在中段,称为和;中者,天下大基也;和合,天下之道也。——中庸之道

核心观点是世俗欲望的揭露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同于道家和佛家的独善其身。儒家讲从众。符合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

孔子教导儿子时说:

岳:学诗?

是:不是。

不学“诗”,没什么好说的。

鲤鱼退而学“诗”。他又独立了,鲤鱼上了法庭。

哎,学礼仪怎么样?

是:不是。

不学礼仪,就站不起来。

如何恰当的表达是通过学习。学会这些规范,才能说话站得住脚。会说话就是说恰当的话,类似于《中庸》里的意思。

通过学习各种仪式和规则来控制世俗的欲望,是人入门的最低难度。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告诉他的弟子,儒释道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但那正是儒家最容易入门的地方。

你会发现儒释道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佛教通过寺庙传播,道教通过观点传播。儒家通过什么?

古代儒家通过私塾传播观点。

佛教的传入是有一定门槛的,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儒家的门槛很低,谁都可以。王阳明对儒学的一大贡献,就是进一步简化了对儒学的介绍。

因为儒家入门就是学经典,但是时间越久经典越多,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学,从哪里学。王阳明提出在孟子四心的基础上学习,并没有详细展开。智对的阳明心学的诠释有详细的介绍。

这就是圣贤对待世俗欲望的态度。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儒释道一样,里面就有三个学派,甚至很多学派的原因。因为我们要适应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地域的人等等。

那你选择在哪里控制世俗的欲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135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