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来看——日本陆军军粮发展史!

从“胃”来看——日本陆军军粮发展史!,第1张

从“胃”来看——日本陆军军粮发展史

二战各国有的在研究如何加强坦克,有的在研究如何海上封锁,有的在研究一个“蘑菇”如何改变战局!

在这么多选择中,除了美国其他国家,物流发展几乎没有什么进展。所以如果问二战中谁最不重视后勤,你会想到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二战后勤最差的国家日本!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薄弱的国家,所以日本非常重视战争中的意志,以及后勤。

一开始日本的后勤还可以,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后勤越来越困难,大量士兵被饿死。

让我们看看今天日本食品的发展,看看日本为什么不重视物流。

士兵和农民的区别

日本古代流行军制,就是战时打仗,闲暇时种田!所以每当发生战争,“大明”(相当于割据一方的诸侯)就会召集他的农民去打仗。

作为士兵,这些农民需要自己解决后勤问题,通常携带60天的口粮供食用。如果因为战争时间突然延长而出现粮食短缺,那么就需要“大明”提供军粮,或者给农民一些优惠政策来弥补。

由于底层民众缺乏文化,大量人口涌入闹市会造成很多治安问题。再加上这些农民本身就缺乏战斗力,所以日本逐渐形成了一些专门针对战争需要的职业——武士!

此时勇士的口粮主要是农民提供的大米、增味剂和盐。战时每人每天消耗4-6吨大米、一勺盐、两勺味噌和一升水。

注:一升=十=一百勺,明治时期约为1.83升。

但是勇士出征还是要自己准备后勤,而且名人一般都会给军饷,所以战争爆发后需要自己解决。

也就是说,战争开始后,一个战士一天至少要消耗三斤,随着咸味的增加,就构成了早期的小卖部。

但是携带口粮和武器也很麻烦,食物又不能太贵,所以简化口粮就成了问题。

于是日本发明了饭团,就是把米饭提前煮好,然后用调料卷成一个圈,方便随身携带。纳豆比较有名。

第二种是腌菜,有些菜是用盐腌制的,这样可以长期坚持行军。

于是,日本的早期饮食来到了19世纪,当列强用炮舰轰炸日本的大门时,日本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于是日本的口粮迎来了第二个时期...

西方文化的融入

日本在看到西方的船只和枪炮后,急于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军队。

所以日本寻找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来学习。海军找到了英国,陆军找到了法国。

那天我研究西方文化,他们发现欧洲人有一套政府法令体系。

它把军队分成平民团体,分配给掌握军队衣食住行的陆军大臣。而陆军总司令的权力和责任则赋予陆军总司令。

这样既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只手里。所以日本很快就学会了这套系统!

1817年,日本在兵部下正式成立陆军和海军部,并建立了自己的后勤保障部门。日本兵终于不用自己买吃的了。

日本的后勤部门设立军用仓库,他们通常会提前购买并储存军队需要的物资。和平时期部队自己发物资,出征时会计部门组织发物资。

1877年,日军首次采购牛肉罐头作为军粮,以及由6块饼干和松鱼干组成的应急口粮。

但是,这里的饼干并不是现在人们常吃的饼干,它的味道就一个字——硬!

鱼干是鲣鱼!网上评价过的一条鱼,很硬。所以他们通常需要辅助水或者道具来进食。不过这比之前的饭团和咸菜好多了。

但是,和西方有点不一样。日本的伙食费是从上面分配给团长的,然后团长管理士兵的伙食。

但由于精力有限,大部分军官都交给了下面的人,最后独立成立了一个负责粮食的委员会。

军队里没有人按固定数量分配食物。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食物,你就不会得到额外的食物。如果你吃得少,你就不会把你的食物拿回来。伙食津贴不会因为物价波动而调整,所以能不能吃饱要看当时的环境。

1899年,铝制饭盒首次出现在日军中,使日军用饭盒加热做饭成为流行。

铝制饭盒的出现带来了便利,日本出现了两种食谱:

一种是平时的常驻食物,包括猪肉、白菜、鱼、土豆等食材,保证一顿饭是一荤一素,主食是米饭。

另一种是野战口粮,主要是便携罐头和饭团。

日本《女工丧史》中记载,东京一家工厂普通人的食物单里只有各种咸菜。可见日本在军队上下了很大功夫。

但日本精心计划的口粮还是出了问题,大量士兵患上脚气病,最终转变为糖尿病而死亡。

日本花了很长时间才最终找出原因。为了让士兵吃到精米,日本反复加工大米得到白花花的大米,但同时大米中的米糠也被磨了出来。

这是因为这些米糠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所以大量缺乏维生素的士兵生病死亡。从那时起,日本明白了自己的口粮仍然需要改进...

三代军粮

1931年,随着日本逐渐走向军国主义制度,日本的军事条款再次发生变化。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日本食品中的战时品类开始增多。

主食:精米640克,替代品(面包1020克,饼干675克)

肉:150克肉罐头,替代品(200克带肉带血,120克不带骨头或150克带蛋)

蔬菜:干菜110克或新鲜蔬菜500克。

腌制:梅干菜40g。

调料:酱油20克,盐12克,味噌40克,糖15克。

喝:茶叶3克。

品类:清酒0.4升,香烟20支,甜品120g。

1931年以前,日本总兵力只有32万,其中陆军有23万。然而,九一八事变开启了军事扩张。

到1937年底,日军总兵力已达108.4万人。

军队近三倍的扩编,大大增加了后勤部门的压力。于是在1938年,日本15年来第一次提高了军队伙食费,把金额提高到每天6美元到26美元!

注:1美元=0.01日元。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战线逐渐拉长,日军的伙食费不断上涨到55元。同时,因为国内物价上涨,食品成本逐渐捉襟见肘。

还有19年(1944年)红豆面包5元,一块豆腐10元。

大时期(1926年)豆沙包1元,豆腐4元。

另一方面,战线的延长也逐渐削弱了日本的后勤,这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日军失去了海军掩护,后勤补给根本无法运输。可以说岛上的日军即使被困也是被困死的。

这时候因为食物匮乏,日军开始大规模突袭占领区充当口粮。但随着战争的消耗,日本精锐部队全军覆没,随后日本成年男性大规模死亡。日本大规模搜寻食物已经很难了。

这个时候,一些日本士兵已经开始用武器换取一些食物来生存,战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年轻士兵。从那时起,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巨大的后勤压力,猖獗的黑社会和飞涨的物价。

此时的日本已经穷途末路,即使继续打,也连饭都吃不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43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