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说起

从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说起,第1张

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说起

亚伯拉罕杀死自己儿子的故事来自《旧约·创世纪》第22章。故事很简单。亚伯拉罕晚年生了一个儿子,神想试探亚伯拉罕,让他心爱的独生子以撒作燔祭献给神。亚伯拉罕既不询问原因,也不与神争论,而是严格按照神的指示,带着儿子以撒来到神指定的山上。他把一切安排妥当,举起刀要杀艾萨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上帝的使者拦住了他,用一只公羊代替了以撒。看似大团圆结局,其实只是人们编造的故事。上帝也会捉弄人吗?

西方文学中,有阿伽门农杀女的故事。据说阿伽门农率军攻克特洛伊,海上无风,舰队根本无法起航。希腊军队中的先知请求神谕,说希腊统帅要把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作为祭品献给上帝,以平息上帝的愤怒。为了大局,阿伽门农把女儿假许配给希腊头号英雄阿喀琉斯,并把她骗到另一个城市。当她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知道真相后,她终于愿意去死。古罗马还有一个传说,布鲁图斯驱逐了国王,建立了罗马共和国,但他的两个儿子居然密谋恢复王室。为了国家计划,布鲁图斯毅然将自己的儿子处死。还有梅里美的短篇小说《马特奥·法戈尼》,讲的是主人公马特奥·法戈尼是科西嘉岛上的英雄人物,政府通缉的罪犯经常得到他的庇护。他年幼无知的儿子经不起捕快的挑战,泄露了一个逃犯的藏身之处,违背了科西嘉人的道德法则,玷污了父亲的名声。马特奥·法戈尼(Mateo Fargoni)知道后,把儿子带到一片荒野,让他做完祷告,然后在孩子的哭喊声中用枪打死了他。

如果说亚伯拉罕杀儿子,阿伽门农杀女儿还是一种对上帝的盲从,那么布鲁图杀两个儿子是为了自己的王权,而马特奥·法戈尼杀儿子是为了自己的道德和名誉。两者都有明确的目的,也是利己的表现。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信徒杀死自己的孩子残忍吗?是否违背道德伦理?那时候还不是饥荒时代,衣服比较匮乏。即使在饥荒时代,杀死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被视为崇拜上帝或实现自身美德的手段。

无独有偶,《二十四孝》中有一个“在郭巨埋子”的故事,讲的是晋代的郭菊园家境殷实。父亲去世后,他将家产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弟弟,供养母亲。他对母亲极其孝顺,后来家里穷,生了个男孩。郭巨的妈妈非常爱她的孙子,经常舍不得吃,把唯一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和妻子商量,说他家穷,养不起母亲,儿子分享奶奶的食物。还不如把儿子埋了,把粮食留给母亲。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只能生一个。如果他迷路了,他就走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抗他,跟着他挖了一个洞。当他们在地下挖了两英尺时,突然看到一个金祭坛,上面写着:“天子郭巨,官民不可取。”夫妻得金,回家孝敬母亲,养儿育女。从此,郭巨过上了好日子,孝的名声传遍了全世界。鲁迅在《二十四孝》中写道:“我起初真的为这个孩子捏了一把汗,直到挖到了一桶金,我才感到轻松。但是,我害怕做一个孝子,我害怕父亲做一个孝子。我的家境越来越差,经常听到父母为柴米油盐发愁。奶奶又老了。如果我父亲学习郭巨,难道不是我应该被埋葬吗?如果挖到了一罐黄金而不变形,那自然是幸事。不过,那时候我虽然年轻,却好像明白了,世界上可能没有这么聪明的东西。”

明朝的李默诅咒郭巨,说他会为了他母亲的美味而杀死无辜的小孩。把亲人陷在不义中,纯粹是罪过!如果这也算孝顺的话,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这是黄金。如果你不这样做,死人就不能复活。杀人是大罪,逃不掉的!明朝的林俊说,如果郭巨埋了他的儿子,他的母亲病死了,那他岂不是被控埋子杀母?清朝的袁枚说郭巨是“大罪”事实上,编造的故事是历代统治者为了宣扬孝道而传播的,孝道之后,忠义随之而来。怡雅做饭的故事,是他忠义的故事,也是他谋位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名厨夷雅听说过:“尝遍天下美食,可惜没吃过人肉。”齐桓公无意发言,但怡雅故意写了下来。后来,为了取悦齐桓公,怡雅把他四岁的儿子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问这是什么肉,怡雅哭着说是他儿子的肉。听了这话,齐桓公感到有点不舒服,但被怡雅的行为感动了,于是他以怡雅为荣。

为了博取君主的欢心,把儿子的肉煮给君主吃,恐怕只能说明夷雅的自私。从盲从神到盲从君主,其实是基于盲目崇拜和信仰的心理,都是为了功利的需要,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而不是为了生活。这样的故事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就是为了让后人看到,适时借鉴。那么,后人会这么傻吗?

当然不会。如今科学飞速发展,已经证明了神是不存在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信众拜神听神,以至于庙里香火鼎盛,收入的财富大于几家上市公司。还有人跳神,治疗精神病人,甚至把人活活打死,说是杀了鬼。为了成绩,逼死孩子的不用负任何责任,倒卖孩子的被查后卖了20多年。你有多少孩子要转卖?社会的进步阻止不了迷信或者孝道的产生。说到底,迷信是愚昧的表现,迷信之后,就是确定一个神或者君主,听其言,绝对服从,愚昧。结果,人真的很无知。

亚伯拉罕杀死他的儿子遵循了众神空洞的指示,当他举起屠刀时,众神自己用羊代替了他的儿子,从而愚弄了他。郭巨埋葬了她的儿子,最后找到了黄金,所以她只能欺骗孩子,有时甚至孩子也不能欺骗。布鲁图斯杀子的故事是为了自己的皇权,而夷雅烹子的故事则让人不寒而栗,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地位。马特奥·法戈尼似乎是为了道德和正义,但对一个无知的孩子来说还是太残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亚伯拉罕杀了自己的儿子,那逻辑就是错的,也被君主们利用了。

古时候有好吃的,现在没有了。只是思想控制,不可取的是愚弄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到达任何位置,有时会把孩子逼上绝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76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