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凶、狠、蠢:日本的刺杀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急、凶、狠、蠢:日本的刺杀传统是怎样形成的?,第1张

急、凶、狠、蠢:日本刺杀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金满楼

1960年7月14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在招待会后被右翼成员荒木刺伤。

此后,日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重大暗杀事件。

直到2022年7月8日上午10点半,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进行拉票演讲时,被前海上自卫队队员山下用猎枪连开两枪。

作为岸信介的孙子,安倍不像他的祖父那么幸运,他在同一天被宣布死亡。

第一,紧急

在日本历史上,用暗杀解决问题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是愈演愈烈。总结起来,日本的暗杀传统主要体现在四个字上,就是“急、凶、狠、笨”。

先说“急”。800年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东西方地位迅速颠倒。在目睹了中国被外国列强欺凌的现实后,日本急切地试图改造自己,以求摆脱同样的命运。这种不耐烦在后来的改革派创始人吉田松阴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早在幕府末期,吉田松阴就提出了“暗杀政策”,要消灭一切阻碍日本进步的旧势力,消灭维新派。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把幕府的旧部分放在幕府和宠臣内藤正德的中间。后来,在计划实施之前,吉田松阴被捕入狱。在江户院的审判下,德川幕府长井泉亲自将原流放罪改为死刑,并于1859年10月将其斩首。

吉田松阴被处决后,城户孝吉、伊藤博文、高杉信作等人将老师埋葬,然后在次年唆使其他武士在江户樱田门外突袭并砍下井上直树的头颅,这就是所谓的“樱田门事件”。

当时,日本“王尊”武士经常袭击外国人。1861年1月,“尊者熙熙”们暗杀了美国大使馆的翻译休斯·肯;同年7月,14名来自米托的“野蛮人”袭击了英国驻江户道曾寺的大使馆,并计划暗杀英国公使阿里·阔。这次突袭造成英国大使馆职员和驻长崎领事重伤,阿里·郭本人侥幸逃脱,史称“托曾吉事件”。次年9月,又发生了一起日本武士杀英的“生麦事件”,被杀的英国人据说是原千岁丸船长理查森。

明治维新时期处于新旧势力激烈对抗的阶段。为了使强兵尽快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从肉体上消灭政治对手几乎是当时各派的普遍做法。比如1874年,反对出兵征韩的右大臣岩仓具视被刺;1878年,三大改革家之一的久保俊一被岛田一郎刺死。1889年,外交部长大谢崇信在一名杨轩社团成员登岛时被炸弹炸断了腿。

当时日本的暗杀不仅在中国人中间流行,在外国人中间也很流行。1891年,俄罗斯王储尼古拉在访问日本时被警察津田三藏刺伤。事后,日本通过动员民众发送1万封慰问电,避免了俄罗斯对日宣战。1896年,李鸿章在马关被浪人山丰太郎刺中脸颊,这让负责和谈的伊藤博文怒不可遏,因为他精心策划的讹诈差点落空。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韩国学者安重根三次枪杀。

第二,凶猛

日本暗杀传统的第二个特点是“猛”。简单来说就是谁挡我的路谁就死。从宰相到卸任宰相,人人都会杀,人人都敢杀。即使被认为是相对温和的大正时代(1912-1926),日本的暗杀事件也没少发生。

1921年9月,“日本四大财阀”之一的安田善次郎,因为阻拦别人的钱,在自己的住处被好战分子平吾朝日暗杀。同年11月,这位主张和平外交的“平民首相”在东京火车站检票口被满洲里铁道议员中冈元一刺死。他也是日本首位被刺死的在任首相。

1922年1月,在北一辉的动员下,他的弟子们组成了一个暗杀小组,刺杀老山县有朋。由于消息泄露,暗杀小组被数百名警察包围,但还是死了。震惊之下,山县有朋不得不辞职。

侵华战争前二十年,日本人的暗杀活动层出不穷。比如1923年宪兵堪布正彦暗杀无政府主义者戴山荣;1932年,血盟成员高村正和五郎林格玛枪杀了前西藏人井上准之助和三井集团董事长。1932年5月,被认为软弱的首相犬养毅被日军暗杀。1933年,政治友好协会主席铃木·吉三郎遇刺身亡。就连当时的摄政王裕仁天皇也在1923年遭到袭击,导致山本权兵卫内阁辞职。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些接连发生的暗杀事件,右翼势力重要人物、血盟首领井上日照曾对弟子说:“杀人是菩萨行为。”后来,他还因组织暗杀活动被判处无期徒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6月,“东北之王”张返回东北时,被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川本大作刺杀,史称“皇姑屯事件”。这也是日本侵华的前兆。

第三,恶意

在日军的暗杀中,由职业军人发起的暗杀最为恶毒。如果他们心怀不轨,连自己人都会被杀。在这方面,最著名的是1936年日本青年军官发起的“二·二六事变”。

其实,日本发生“二二事件”并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日本军人发起的暗杀或事件已经此起彼伏。例如,1931年3月和10月,军队中发生了两次未遂兵变;1932年7月对首相官邸、警视厅和党总部魔术队的袭击,几乎是“二·二六事变”的预演。

1934年11月,日本士官学校部分年轻军官企图发动兵变,被镇压;1935年8月,陆军省军务总监永田铁山在陆军省办公室被中藏贤者三郎太用军刀杀害。这种军队中的血腥氛围,为后来的“二·二六事变”创造了充分的氛围。

1936年,震惊全日本的“二·二六事变”爆发。2月26日凌晨,千余名日军官兵在吉田伊藤上尉、安藤惠长官、河野寿长官、野中四郎长官等9名基层军官的带领下,从驻地兵工厂缴获步枪、机枪等武器,然后踏着厚厚的积雪分头刺杀“天皇身边的坏人”。仅用了半个晚上,一系列日本高级官员被杀,包括内政大臣斋藤佐佐木、西藏首相高桥清(均为前首相)和教育局长渡边达雄。按照计划,首相冈田克也和西原寺长老都是暗杀对象,但由于值班军官一时的同情心,他们逃脱了。天皇的随从坎塔什·铃木在暗杀中受了重伤。在日本暗杀史上,这一事件达到了顶峰。

第四,愚蠢

二战结束前,美国为了减少损失,委托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国民性进行研究。事后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菊花和刀。

在这本书里,鲁斯得出结论:日本人的服从来自于“羞耻”,而这种“羞耻”所导致的武士道献身是无可救药的愚蠢。对付这种愚蠢的最好办法就是彻底、彻底、野蛮的暴虐锤打。这是后来的原子弹。

当时美军真的被日军自杀式袭击吓到了。不是美军打不赢,而是日军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就像神风特攻队一样,这些人是铁了心要死的。即使100架飞机中有一架撞上美国军舰,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所以,只有给予灭绝性的打击,日本才能彻底死心。

事实上,即使在日本决定投降之前,仍有军国主义顽固派进行抵抗。他们闯入皇宫,企图抢走裕仁天皇投降广播的录音磁带。投降当天,日本首相官邸遭到袭击,首相铃木遇刺身亡。这也是现代日本暗杀的结局。

不得不说,《菊与刀》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也是日本暗杀传统的精髓。对于日本的弱者来说,是一把刀,凶狠、残忍、不人道,极有鄙视欺凌的能力;对于强者来说,他们变成了菊花,毕恭毕敬,俯首称臣,哪怕脑子被抹黑。

说白了,现代日本的这种精神气质,无非是模仿西方的弱肉强食。日本作为一个人口和资源都非常有限的岛国,在发展军国主义和追求富国强兵的过程中,显得急切、狭隘和极端。当问题无法顺利解决时,清除绊脚石甚至从肉体上消灭政敌,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选择。所以,日本人的暗杀在近代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61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