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办教育集团

深圳民办教育集团,第1张

深圳将培育80个公办教育集团 专家:“天价学区房”不再

深圳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5月16日,官网,深圳市教育局公布了《深圳市公办中小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培育80所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实施方案》较之前集团化办学的力度有了明显提升,有望有效促进深圳义务教育均等化。

培育80个公共教育集团

以“共享优质资源”为出发点,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趋势近年来逐渐明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南京等地都已经实施。

深圳南山区于2003年率先成立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截至2021年底,深圳已建立中小学教育集团32所,市属集团学校覆盖全市90%以上的区。

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深圳的教育集团化步伐还是略慢。根据2022年广州市教育工作会议,2021年广州新增教育集团25个,教育集团数量达到111个。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共有158个教育集团、131个学区,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实行学区制管理。自2015学年起,上海全面推行校本集团化办学。到2020年,7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进入学区或组团。

为加快教育集团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2022-2025年遴选“80家优质办中小学教育集团”的目标。除了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学校外,规划还要求教育集团要覆盖所有区、所有街道、所有薄弱学校,最终覆盖全市所有新增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名校到家”。

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钟健对第一财经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是解决深圳基础教育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深圳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供需矛盾大,学位远远不够,必须扩大和增加;二是发展不平衡,少数重点学校成为抢手货,造成高价学区房现象。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扩大优质学位的建设,逐步缓解学位不足的问题。

严防学区房投机

对于如何发挥集团核心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实施方案提出:一是推进集团内部教师交流制度化,新纳入集团管理学校的教师,15%以上由集团从集团原成员学校选派。二是加强团干部培训。集团向新集团成员学校选派不少于5名干部,1-2年的交流轮岗工作经历是提拔校级干部的重要因素。

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核心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避免简单的“代工”,一些家长心存疑虑。对此,《实施方案》明确,一是要统筹集团内部设施设备资源,探索资源共建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第二,整合集团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供给;第三,要加强小组联合教研,积极推动小组教师联合开展教研活动。

《实施方案》提出,各市直属集团学校选址应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优先考虑经济适用房和街道大学区,不能与任何小区捆绑,也不能与任何楼盘挂钩。禁止以房地产商的名字给学校命名,禁止与商业利益挂钩。集团成员学校的命名应坚持名副其实,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和特色,避免单一标签化。每个区义务教育组应使用区域名称。

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丁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该方案的实施将对现有的所谓捆绑学区房制度产生一定影响,“天价学区房”现象将不复存在。但是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因素对学区房价的影响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抹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98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