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

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第1张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

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合理评价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一、考试科目

坚持“全有、全考”原则,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22年版)》设置的初中国家课程科目全部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中: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列为考试科目;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列为考试科目。

二。考试方法

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分类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考试,下同)、地理4门笔试闭卷笔试;以道德法制(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下同)、历史2科笔试开卷笔试;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笔试闭卷笔试结合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计算机考试;结合体育教学过程评估和现场测试;科目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考试时间

按照“先学后考”的原则,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安排在学年末举行。初中相关学科教学计划完成后,及时安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避免毕业时集中安排。地理、生物等科目的笔试安排在八年级末,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化学的笔试安排在九年级末。各科笔试时间语文12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120分钟,道德与法治60分钟,历史60分钟,地理60分钟,物理60分钟。生物操作技能测试和信息技术测试安排在8年级下学期,物理与健康现场测试、理化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和考试科目安排在9年级下学期。具体考(试)时间和科目顺序由各市统筹确定。初中期间,原则上学生每科学业水平考试只报考一次。

四。考试命题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兼顾初中生毕业考试和中考的不同功能,全面取消考试大纲,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实践性特征。夯实基础,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应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减少简单记忆和机械训练题的数量,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题型的比重,带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增强实践性,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查。

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命题范围除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包括考试前一年4月至当年3月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用)》和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五、考试机构

以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6个科目和物理、化学、生物3个笔试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制定评分参考,统一印制试卷。考试评卷工作将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在各市、县(市、区)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各市、县(市、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和体育与健康领域测试,全省统一考试项目、标准和要求,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的过程性评价由各学校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实施。考试科目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具体组织办法另行确定。

六。结果介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和年级成绩呈现。原始成绩主要用于高中招生,成绩主要用于毕业认定和自主招生。

原成绩中各科满分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考试30分,笔试9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其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7分),历史60分,地理60分,物理笔试60分,化学笔试60分,生物笔试6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共20分;信息技术1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过程考核20分,现场测试30分)。总分800分。

等级是按照原来的等级来定义的,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市各级人员比例原则上为A级15%,B级30%,C级30%,D级和E级25%,E级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市根据学业质量要求确定。

考试成绩一般以成绩或分数的形式呈现,具体形式由各市确定。

七。结果的应用

(1)初中毕业。学生只有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通过所有科目后才能毕业。考试不合格的,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补考办法,组织补考,补考成绩只计“合格”和“不合格”。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补考一般应在当年8月底前完成。

(2)高中生入学。与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笔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测试,信息技术测试,体育与健康测试,原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成绩。其他科目成绩要达到毕业水平。

八。时间表

体育与健康科目自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其他科目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九。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领导,提高考试研究、考试组织和招生等基础能力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切实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命题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管理部门加强命题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建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业队伍,建立命题与考官分离、评卷过程监督指导、试卷质量评价反馈等制度。加强初中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研究分析,不断提高试题质量。

(3)完善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保密条件保障,严格执行试卷命题、印刷、运输、储存、评卷全过程的保密制度,确保试卷安全。加强考试条件保障,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和要求设置考点和考场。加强技术条件保障,继续支持笔试电子阅卷,积极探索体育与健康考试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电子阅卷等技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1082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9
下一篇 2022-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