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用了几个寓言

日喻用了几个寓言,第1张

日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日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原文

1.首先,如果你不自己好好学习,不自己实践,如果你只是随便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你永远不会深入。你不仅会失去你的片面性,而且很容易犯错误。如果只是主观猜测,那就更有害了。

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单纯依靠外力是没有用的。寻求真理和研究知识的内因是我们自己去学习,而不仅仅是去摘别人现成的果实。

3.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讲理论,你得努力,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战训练。苏轼虽然说有一天“道”会主动来找你,不需要你帮忙,但其实他只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你不努力,“道”就不会来找你。

4.这些原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对我们有用的,值得我们借鉴。然而,这篇文章中最吸引我们的是丰富多彩、恰如其分、准确无误的比喻。

5.全篇用了四个比喻,首尾相接。盲人不知日,北方人学潜水,这是作者直接造出来的两个明显的比喻。它们非常生动,一眼就能看出来。中间两个借用了古人现成的、晦涩的、间接的比喻。

6.一种是引用孙武的话,用战斗来说明人要主动;二是用夏紫“百工住一铺”的比喻来说明“道”与“学”的关系。这两个看似引经据典,实则是用古人现成的材料为自己服务。

7.由此可见作者的笔有多灵活,对古籍的驾驭能力有多强。第一个比喻是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在“认识”方面。

8.一个人只片面地拾起零碎的知识,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必然会犯错误。仅仅依靠别人转述的二手材料,不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是得不到正确结论的。

9.看似在讲故事,其实是用生动鲜活的形象感染读者,让读者进一步体会作者想说的话。这个比喻最重要,最精彩,最深刻,所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也加强了说服力。

10.这两个比喻看似很简单,很现成,其实很经济,很确切。敌我之战,谁赢了谁就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9647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30
下一篇 2022-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