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老了会性情大变?

网易电子邮箱2022-06-24  22

为什么人老了会性情大变? 01

老年人个性发展的轨迹 mdash mdash神经质上升,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下降 mdash mdash它是对一个人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恶化的一种补偿策略,反映了老年生活中的一种适应机制。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统一的心理素质。
换句话说,性格不同于性格 mdash mdash只有那些描述了人的思想、情感、追求、行为差异的人格,才能称之为人格。

关于青少年和成人的人格发展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老年人的人格发展的研究还很少。
最近,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和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老年人人格发展的模式和根源。
他们的研究拓展了此前关于人格发展的两种认识:老年人的人格发展模式与年轻人完全相反;基因在老年人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论文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大五是人格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br/】所谓大五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分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五种不同的人格特质。每一种人格特质都是一个有正负方向的维度,这样就可以用这五个维度中不同的数值来校准不同的人格。

除了这五个特征,研究人员还增加了两个额外的特征:感知控制和情感强度。
所谓控制感,是指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经历的事件的体验,而情绪强度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反应。
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用上述七种性格特征来描述老年人的性格。

为了探索老年人人格发展的模式和根源,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5年的双胞胎追踪研究。
本研究共选择了410名64-85岁的受试者,其中包括134名同卵双胞胎和63名异卵双胞胎。
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心理发育特征的相似性,研究人员可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研究者用不同的量表测量了所有被试的七种人格特质,并用Bradburn情绪平衡量表测量了被试的主观幸福感。
五年后,也就是实验的第二阶段,研究人员重新测量了受试者的两项指标。
由于死亡或其他原因,只有324名受试者参与了二期实验。
所有双胞胎的共同经历、非共同经历及其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身高、国籍、血型等。)需要全程记录实验。

之后,研究者分析了两个阶段的数据和双胞胎的数据。
结果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发展轨迹与年轻人正好相反,主要表现在:

年轻人的神经质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而老年人的神经质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年轻人的宜人性和责任感会逐渐增强,而外向性在其人格发展中相对稳定,开放性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老年人这四种人格特质的水平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由于身体的衰老和认知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必须承认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控制一切,所以他们的控制感不如年轻人;

在情绪强度上,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和情绪管理技能提高这两种相反的作用相互抵消,使得老年人的情绪强度趋于稳定。

进一步分析表明,控制感的变化与大五人格特质的变化有关。
具体来说,老年人的控制感下降、紧张感增加和责任感下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mdash mdash当老年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认知功能在下降时,他们会在生活中变得谨慎,以避免危险,保持健康,这使他们更加神经质;同时,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也会变得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样外向、好相处;在文化生活和智力活动中,老年人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开放程度会降低;他们不再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地做每一件事,这降低了他们的责任感。
总之,老年人的人格发展轨迹 mdash mdash神经质上升,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下降 mdash mdash它是对一个人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恶化的一种补偿策略,反映了老年生活中的一种适应机制。

而老年人的人格发展除了具有上述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老年人之间某一特质的发展程度或速度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一起经历过的环境可以解释个体差异中53%的变异。
没有一起经历过的环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中独特的环境和事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会面临更多的压力事件,因此积累的环境因素在老年人的性格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造成个性发展个体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遗传,它可以解释43%的变异。
然而,遗传只对外向性和责任感的个体差异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对开放性、宜人性和控制感的影响与环境因素相当。
以往的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的性格变化主要受遗传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作用会逐渐减弱。
然而,这项研究发现,当人变老时,遗传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又变得重要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身体衰老和认知下降的过程。
拥有 好 他们的功能丧失的速度和程度会很小,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功能的下降会显著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
因此,遗传的个体差异体现在人格发展的个体差异上,这可能是遗传因素在老年人人格发展中重新获得重要地位的原因。

最后,研究者还讨论了老年人这种独特的人格发展模式是否会对他们晚年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从模型预测来看,较高的神经质、较低的外向性、责任感和控制力会降低幸福感水平。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并没有发现老年人的幸福水平有波动,而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可能是因为被试的年龄还不够大,而年纪大的人会面临幸福感的明显下降,尤其是那些即将离世的人,可能会经历更大的幸福感下降。
我们可以预期,通过分析幸福感与不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未来我们可能会制定出一套人格控制策略来提高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感水平,而这项研究无疑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504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