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色食物是什么?

江西特色食物是什么?,第1张

江西省简称赣,故江西菜肴称赣菜。江西菜历史悠久,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主要由赣州、鄱阳湖、南昌、九江、景德镇以及吉安井冈山山区等地方流派构成。九江有浔阳鱼席,菜品色重油浓,口感肥厚,喜好辣椒。南昌菜肴讲究配色、造型。吉安井冈山山区讲究火功,菜肴丰满朴实、注重原味,尤以当地土产制馔最博口碑。江西小吃面点多,制法各异,颇有特色。

江西著名的风味菜点有:三杯仔鸡、香质肉、冬笋干烧肉、藜蒿炒腊肉、原笼船板肉、浔阳鱼片、炸石鸡、兴车豆腐、米粉牛肉、金线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等等。

给你推荐一些江西比较有名的菜:

石鱼炒蛋:石鱼是庐山的特产,长年生活在庐山泉水与瀑布中,这种鱼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石鱼炒蛋这款菜肴鲜味浓厚,颜色金黄,外脆里嫩,是佐酒佳肴。

藜蒿炒腊肉:藜蒿是一种带有特殊香气的绿色蔬菜,一般都是吃它的茎。藜蒿入口生脆,和肉类炒在一起的时候,味道鲜美,令人唇齿生香。藜蒿炒腊肉是江西有名的特色菜。

庐山石鸡:别以为此“鸡”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家养的鸡,它其实是一种生长在庐山的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它的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深圳的江西菜馆一般都有这道菜,人家的原名叫“黄焖石鸡”,最为地道的一家在同乐骨伤科医院后面,如果能开车前往品尝,倒也不会有路途遥远的感觉。

再给你介绍些江西的名小吃:

清汤泡糕:以鲜嫩精肉作馅,包以韧滑的面皮,煮为清汤;另以糯米粉、白糖、麻仁、桂花制成糕,入清汤泡成。咸、甜、香三味兼具,清香可口,糯软不腻。

酒糟汤圆:以糯米粉制成小圆球形,入沸水煮熟,以酒糟、白糖拌和而成。白润如玉、糟香浓郁,味甜适口。

白糖糕:优质糯米经浸泡、洗滤,入石臼舂成细粉,冲开水揉和,搓为细条,展为薄片,多层叠起,弯转成圈,入油炸至金黄,起锅滤油,以白糖、米粉混和撒于糕上。糯软香甜,表酥内嫩。

伊府面:以面粉、鸡蛋揉和至干湿适度,切为细条,入油炸至微黄,放沸鸡汤中煮软,撒以鸡肉、火腿末、香菇细丝、葱花而成。面爽汤鲜,清淡可口。清代南安知府伊氏喜食,制法传及民间,因称。

金线吊葫芦:精制面丝、馄饨,下沸水煮熟,配以鸡汤、葱花等调料而成。汤鲜面爽,一碗多味。

米面:大米水磨成浆,锅烫成薄片,刀切成丝,入汤煮熟。佐以精肉丝、香菇丝。面皮厚薄均匀,切条工整,汤味鲜美。

灵芝糯团:以灵芝草、糯米粉、白糖、豆沙为料,经配料.揉搓、包馅成型,蒸熟,淋以香油而成。青绿鲜嫩,皮薄馅实,质软清香,冷热食皆宜。 兰花根:以糯米粉、白糖、清油为原料,经配料、搓揉、擀皮、切丝、油氽、滤油等工序制成。色泽金黄油亮,大小均匀,甜而不腻,质脆酥香。 松糕:将糯米粉、粳米粉、砂糖、莲心、核桃仁、玫瑰花、黄桂花、蜜枣等料拌和均匀,入蒸笼推平,撒果料、香料及猪油丁,经摆花、撒糖、蒸熟、冷却而成。洁白光亮,细腻甜香,松软爽口,热食最佳,冷食亦宜。

藜蒿炒腊肉——南昌特色菜 藜蒿炒腊肉的做法 藜蒿炒腊肉的来历 茼蒿跟藜蒿的区别

藜蒿炒腊肉——南昌特色菜

藜蒿炒腊肉的做法 藜蒿炒腊肉的来历 茼蒿跟藜蒿的区别 藜蒿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作为南昌的特色品牌蔬菜之一,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扶持的无公害农产品。成为南京、广州、香港等地市民餐桌的香饽饽。

 

每到阳春三月,江南莺飞草长的季节,也是藜蒿盛产的季节。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湖面上,青青的碧波之间,飘满了一种绿色的野草。早先湖边的人们尚未发现它的价值,他们用钉耙和镰刀胡乱地在水上收割,然后一船一船地装回家里喂猪,后来,有人试吃了一次,发现这是何等的美味,于是,它成了渔民家中餐桌上的宝,渐渐传开了。如今,则是整船整船地被运到南昌市的抚河桥码头,整个南昌市的各大批发菜市,有着堆积如山的绿色藜蒿。

2008年,藜蒿炒腊肉与另一道赣菜三杯鸡一起被奥组委选为北京奥运会“奥运菜单”主菜,再一次登上了历史的“大雅之堂”,扬名海内外。从湖畔的野草到餐桌上的珍馐,从穷老百姓的饭桌到帝王的御厨房,从南昌的地方小菜到国际美食大舞台,它宠辱不惊地走过了悠悠岁月,带着熟悉的祖先们的味道,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一种地方象征,在历史的风雨、朝代的更替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成为人们世代相传的南昌味道!

藜蒿炒腊肉制作工艺

藜蒿炒腊肉,是每个江南人都爱吃的一道家常野菜,一直享有“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其制作也简单,把藜蒿除去根后的嫩茎切成半寸长一段,腊肉切成丝,外加一些葱段。先炒腊肉后加入藜蒿和葱段煸炒,加入汤料片刻起锅淋上小麻油即成。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醇香柔润,且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道诱惑着食欲。食后有开胃理气、神清气爽的功效。 它的制作简单,把藜蒿除去根后的嫩茎切成半寸长一段,腊肉切成丝,外加一些葱段。先炒腊肉,后加入藜蒿和葱段煸炒,加入汤料,片刻起锅,淋上小麻油即成,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道。

材料

藜蒿 1斤

腊肉 3片

做法

1.藜蒿择嫩折成长段(藜蒿很难择,且择下来也就一半多一点)洗净,韭菜洗净切成同样长段,腊肉切成小丁;

2.热锅底油,放入腊肉炒香,下入藜蒿和韭菜快速翻炒,放入生抽,继续翻炒30秒,出锅即可。

藜蒿炒腊肉的来历

关于藜蒿炒腊肉的历史渊源,人们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与晋代著名道教师和治水名家许逊有关。据传许逊本是南昌人,曾任旌阳县令,后弃官返里。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许逊便决心为民治水,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一年开春,他来到彭蠡湖区一个地势高峻的孤岛探察地形,突遇狂风暴雨,湖水迅涨,被围困在岛上好几天,不得外援。当时,他所带干粮的几乎全部吃光,只余下一点腊肉。饥寒交迫中,许逊突然发现岛上长满了一丛丛的藜蒿草,一望无边,他想,要是这草能吃就好了。于是,他随手摘取了一些嫩茎,试着与剩下的一点腊肉烹制,谁知,这藜蒿不仅能吃,且清香扑鼻,脆嫩可口。

另一则传说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曾在鄱阳湖周边对战十八载春秋。一年春天,朱元璋被陈友谅的水军围困于康山草洲,半个月过去,船上所携带的蔬菜全吃光了。朱元璋数天未食蔬菜,食欲大减,人也日渐消瘦。伙头军着急之际,忽然发现草洲上生长着一种碧绿的野草,便随手扯了一根嫩茎嚼了一下,立时觉得满口生香,清脆爽口。伙头军灵机一动,采摘了许多野草,去其叶,择其茎,与军中仅剩的一块腊肉皮同炒。当这道香飘四溢的野蔬端上桌后,朱元璋食指大动,吃后连声叫好,精神振奋,后来一举挫败了敌军。朱元璋大喜,遂赐名此草为藜蒿。传奇,总是被劳动人民的想象赋予种种神秘色彩,至今我们已难以论证这道菜背后的历史渊源。

茼蒿跟藜蒿是同一种蔬菜吗?

藜蒿是鄱阳湖内的一种野生植物,当春风送暖之时,生活在水乡泽园的人们会结伴到湖畔采摘藜蒿。歌谣称:“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烧”,采摘藜蒿的季节性较强。老中医有“正月仙草,二月蒿”的说法,意思是正月间的藜蒿采摘吃后,有祛湿、除毒功效。到阴历五月时,人们用蒿草挂在门口可驱蚊、蝇和避邪。 藜蒿,又名蒌蒿,是一种早春野蔬,原不是南昌本地所产,而是鄱阳湖草洲所盛产的一种水草,过去当地人也常打来做猪食。野生藜蒿碧叶红茎,有一股馥郁芳烈、过鼻难忘的独特清香,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苏轼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美食家眼里,藜蒿是能够与河豚相提而论的美味。冬末春初,仍是春寒料峭之时,在朔风凛冽的湖滩湿地,鄱阳湖附近的“藜蒿客”们已经三五成群地忙着“打藜蒿”了。

芦蒿 芦蒿又名蒌蒿、香艾、水艾等,菊科蒿属,有白蒿、青蒿等多种种类,青蒿是芦蒿中的珍品,本基地种植即青蒿。 芦蒿在古代已成为人们食用之菜,在北魏《齐民要术》及明代《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专吃它的茎部。鄱阳湖的藜蒿几月份有卖?多少钱一斤?一般是2,3.4月份卖的,贵的时候要7,8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244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