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必吃的10道藏菜,是西藏菜之魂,这样吃老板以为你是本地人

去西藏必吃的10道藏菜,是西藏菜之魂,这样吃老板以为你是本地人,第1张

带着信仰,来一场心灵的洗涤,去西藏,你将与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每一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无比的向往,并且坚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踏上那片土地,去过的人坚信自己会回来,因为灵魂丢在了那里。

对很多人来说西藏是一种传奇,但你真正走上这片土地的时候,那种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当然,对于很多吃货们来说,在这样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最应该做的就是大吃大喝一场,这样才不枉此行。

其实西藏的 美食 菜并不多,但是很多的 美食 小吃却是令人向往,而且也只能是在西藏可以吃得到,在别地根本没有,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西藏的特色小吃,相信去过西藏的你也都吃过。

酥油茶

几乎每个来西藏的游客都会喝上一碗酥油茶,在藏族人眼里酥油茶是神奇之物。

一般外地人做不出这味道,用的是精制的酥油,加上特制的浓茶,两者交融, 香飘四溢,味道咸香,甜中有鲜, 一碗下肚满满的满足感, 冬天喝又暖身又御寒。

奶渣包子

听着就有一种想要尝试的欲望,用奶渣做的包子到底是这样的?

奶渣包子的原料是耗牛奶,奶渣是提炼酥油以后剩下的渣, 新鲜的奶渣口味酸酸的 ,用来做馅,很多人第一次吃会吃不惯这个味道,在当地也经常被当做零食吃。

青稞酒

青稞酒是青海一带的特色名酒,用的是青稞和天然的泉水酿制而成的。

青稞酒跟普通的白酒明显不一样,青稞酒 入口柔且绵软,喝起来不辣口,不上头,过后留给齿间的感觉很醇厚, 喝的再多第二天起来也不会觉得头疼。

糌粑

糌粑又叫“青稞炒面”是藏族人的主食之一,基本上一日三餐中都有糌粑。

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成的粉, 有点像北方的炒面 ,吃的时候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上糌粑面,用手减半均匀后抓捏,香喷喷的糌粑就可以入口了。

牦牛酸奶

牦牛酸奶很常见,但是在市面上并不常见,一是产量有限,二是保质期问题。

牦牛酸奶表皮有层黄色的 硬脂奶皮,洁白如玉,芳香四溢,简直鲜到极点了 ,会有一定微酸的感觉, 助消化,增加食欲,而且还能降低胆固醇的浓度。

藏面

很多人会以为藏面会很美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藏面吃着会有点夹生的感觉。

藏面用的不 是青稞面,而是小麦面粉 ,做法也很简单,藏面提前煮熟备用,等到吃的时候再在牛头汤里烫一下就好了,喜欢口味丰富些的话,可以再加些小料,吃起来 鲜香无比。

石锅鸡

石锅鸡可以说是西藏为数不多的 美食 菜品中让人回味无穷的一道菜了。

鸡当然是选用散养的最好,选用的锅也是西藏人用皂石专门做的锅,保温性很高,炖出来的 鸡肉鲜嫩多汁,又软又烂还有弹性,风味很是独特。

风干牛羊肉

青海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风干制作牛羊肉干,嚼劲十足。

青海的牛羊肉本身肉质就很细嫩,再加上是自然风干,口感更是一绝, 肉香味甚是浓郁 ,风干后再进行烘烤,可以更大程度上锁住牛羊肉的口感。

血肠

血肠是藏族的一道特色菜,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做。

主要是用牛血或者羊血混上青稞糌粑还有其他的牛羊内脏等辅料,加上调料灌制而成的,吃法有很多种, 煎、烤、煮、蒸都可以,各具独特风味。

蒸牛舌

很多外地食客是万万不敢尝试这道菜的,听到菜名就容易浮想联翩。

基本上都是蒸煮的做法, 味道鲜美,入口软嫩, 重口味的话可以加以调料,不过藏族人口味清淡,一般都是直接吃,口感也很不错。

到西藏都能吃到,可能在做法上不同,个人觉得没有林芝的香。石锅鸡的闻名原于林芝的鲁郎。具当地居住的人介绍说,用来做石锅的石材料是产自于林芝的墨脱县,而且这些石锅都是人工打磨出来的,不是用机器切割的。墨脱县的交通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通车的县,这些石锅都是人力一点一点背出来到就近的县城或集市变卖。随着近几年的开发和建设,现在已经可以行车进入了。这个锅在停止加热后,里面的食物仍然能保持特有的温度供人们享用,这可是它的另一大特点哦。这只是锅的说明,别着急,还有食材呢。选当地肉质最好的藏香鸡入锅,这个鸡个头不大,是在山林间自然圈养的,肉质细、嫩,是纯天然的绿色食物。因为林芝的阳光、雨水充足再加上早晚温差大的气候变化,所以这里的野生菌类也特别的多,石锅、藏香鸡、天然野生菌、再加上一些蔬菜,嗯,那真叫完美。它们需要在火上提前顿2小时,然后有文火捂着,有客人点菜时才从火上端下上桌。这锅里白白汤上漂着野生菌、蔬菜、这味道别提有多香了。在林芝的中心八一镇,就有好多餐馆,里面都有石锅鸡,不过进去前要看看人气哦,人气趣旺证明这家的味道不错,可以品尝一下。

西藏美食很多,去西藏旅游的人会吃到的美食其实是西藏人为旅游的游客提供的美食,没有像西藏人平时吃的那么有西藏本土的特色,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几款最西藏的美食给你:

西藏美食一:

牦牛奶。在西藏,牦牛奶是藏民家中最常见的食物,牦牛奶就是牦牛产的奶,藏民自己挤奶,挤出的奶放在大木桶里,可以直接开始喝,藏民都是喝新鲜牦牛奶的,去藏民家里的时候,他们会端出一大盆新鲜牦牛奶给你喝,那牦牛奶带着浓浓的膻味,偏乳黄色,而且时常会有漂浮着的树叶甚至丁点牛粪,不过营养是很丰富的,能御寒抗高反,喝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不冷了。在外面卖的牦牛奶,比如高原之宝等等都是经过脱膻处理的,但是营养没有变,都是一样地丰富。

西藏美食二:

酥油。酥油是牦牛奶做成的,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类似黄油这种东西,热量很高,是牦牛奶里面的油脂,口感丰富,是藏民们常吃的食物。牧民炼酥油是很有趣的。在牛奶分离器还没普遍使用的西藏牧区,人们提炼酥油仍然是用土办法。牧民妇女将奶汁稍为加温,然后倒入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再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便浮了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藏族群众,特别在牧区,一般很少吃菜和水果,日常的热量除了肉外,便靠酥油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有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老乡们炸果子、“卡赛”,也用酥油。

西藏美食三:

酥油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西藏美食四:

糌粑。类似于炒面的一种食物,味道很香。把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的时候和酥油茶拌和,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盐茶、酸奶或青稞酒拌着吃。吃法简单,营养丰富,携带方便,充饥御寒。藏民吃糌粑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多的酥油茶,然后放上适当的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之。

西藏美食五:

奶渣包子。前面说到用牦牛奶打酥油,除了酥油之外剩下的就是奶渣。奶渣是藏民们用来当做零食或者佐粥的小食,还有一种极其香甜可口的就是用奶渣做馅的包子,这种包子皮薄馅多,蒸熟之后,咬一口,满满的奶味就溢出来了,有点像台湾的芝士包子。

西藏美食六:

西藏麻森: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即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西藏美食七:

西藏拉萨生牛肉酱。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藏人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藏人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西藏美食八:

西藏腐奶渣粥。腐烂的奶渣晒干后称腐奶渣。作法:搅动骨汤,徐徐加入面粉,成粥状后,加入腐奶渣、牛(羊)肉丝。辣椒等佐料,煮熟后食用。

西藏美食九:

西藏甜茶。沸水熬红茶,加入牛奶、白糖,再沸后饮用。

西藏美食十: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

西藏美食十一:

炸灌肺。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羊肺为主料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特点是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

西藏美食十二:

蒸牛舌。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

西藏美食十三:

羊肚菌。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比松茸还要贵几倍,多见于香格里拉地区。羊肚菌炒腊的琵琶肉是藏民经常会吃的东西,那种充满山野气息的浓郁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096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