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小吃

温州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小吃,第1张

我是温州人,长到19岁才离开家乡去杭州求学,家乡的食物和温州人之间有很强的精神脐带,无论走多远,就算隔着一个半球,你也没法忘记家乡的味道。

温州古称东瓯国,菜系被称为瓯菜。因为靠着东海,海鲜的种类和食用方法都很丰富。

①温州糯米饭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糯米饭,但是只有一种才叫温州糯米饭。

糯米饭放在纱布上蒸的恰到好处。肉汁一定要放香菇,分量不多不少,浇在糯米饭上,能够让你吃的每一口都沾到肉汁,又不至于汤太多向肉汤泡饭那样泡没了糯米的黏糯口感。油条要炸得脆脆的老油条,切成不大不小的块,和青翠的葱花一起码在饭团上。

想家了,尽管杭州也有所谓的温州糯米饭,但是始终吃不到记忆中的味道。

如果你来温州的话,街头早餐店的糯米饭水准都不差,看到人多的店就放心去吃。糯米饭有大份和小份之分,对糯米消化不太好的点份小的尝尝就好。推荐搭配咸豆浆,风味独特,加了紫菜、榨菜和油条。连锁比较有名的糯米饭店是三姐妹糯米饭,全天供应,早上起不来的可以去这样的店铺吃。

②猪脏粉

我最爱的点心。不过有些人接受不了猪内脏的就不要尝试了。原料是猪血和猪肠,用香料煮过。等顾客来了,把煮好了的粗粉干团再下锅热一热,连带汤水放入碗中,捞起猪血和猪肠切片放入碗里,汤里一定要加黄豆酱和大葱叶子,酱香浓郁,配合鲜嫩的猪血和肥厚的猪肠子,一碗热乎乎的猪脏粉没几下就下去了。猪肠一般都是加猪小肠,有的老饕会让店家加肠头,就是猪大肠,吃起来更加肥厚,价格也相应的更高

猪脏粉除了温州我在其他地方都还没见过。温州推荐吃老仓桥猪脏粉,个人觉得是最正宗的一家。以前家就在边上,上学前吃一碗猪脏粉,是无忧无虑的时光。

③温州大馄饨

温州的薄皮馄饨真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馄饨了,不吹牛,温州以北的馄饨,都是用饺子皮包的,那么厚,那么大,实在接受不了,颠覆了我对馄饨的印象。温州大馄饨,皮一定是很薄的,标准是馄饨皮盖在报纸上,要看清楚报纸上最小的字。肉要手剁,剁得极细,在馄饨皮上抹薄薄的一层,包好。馄饨的包法也不是像云吞那样,下锅煮了,配菜一定要多,有菠菜、虾米、紫菜和蛋皮丝。一碗好的馄饨,是一种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不是北方馄饨可以比拟的。

温州最有名的馄饨店是长人馄饨:长人馄饨源于1930年左右,乐清人陈立标来温州经营馄饨担,沿街叫卖。抗战胜利后,市区解放北路五马街口形成金纱市场。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馄饨担便固定下来,摆在铁井栏口经营。他制作精细,馄饨皮很薄,用碱适当,馅肉用新鲜瘦肉。盖料更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浸酒虾米,尤其是汤清见底,受人欢迎。由于他个子很高,人们都称他的馄饨为“长人馄饨”。其特点是汤清味鲜,形似花朵,美味爽口。

另外提一家也很有名的馄饨,五马街口的阿九面店的馄饨,也非常好吃。好吃的还有他们家的小排面,饭点也是要等的。

④温州鱼圆

温州鱼圆和其他地方圆圆的鱼丸不一样,它不规则,有点像虾滑的样子,呈现半透明的乳白色。

做鱼圆,正宗的做法要用鮸鱼。以新鲜的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入番薯淀粉,鱼丸会更具弹性,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跌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醋、葱花和胡椒粉。吃起来鲜、酸、辣,让人发汗而爽快。

吃鱼圆有很多老店,我一般不再外面吃鱼圆,自家做的鱼肉更多更加好味道。专门吃过的新中国影都附近有一家老店,五马后巷那儿也有许多鱼圆店。如果想去酒店吃鱼圆,推荐天一角或者美乐食街,这两家都可以集中吃到温州的小吃。

  ⑤温州敲鱼汤

三丝敲鱼是温州民间传统佳肴,我看过一个关于敲鱼的传说:以前温州的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出门乘船去讲经,翻船后葬身大海,小和尚天天去海边敲着木鱼祭奠他。有一天小和尚发现海边渔船旁有许多黄色的鱼,鳞光闪闪,原来是渔翁捕捞上来的黄鱼。心想就是你们这些鱼吃了师傅的肉身,为了泄恨,就将鱼去头、剥皮、挖内脏,取下鱼肉,用木鱼将鱼肉捶打成片片薄饼状的圆片,放在海边晾晒干,来祭奠师傅。船上的渔翁看见了,就把这些“鱼片”剪丝煮汤,没想到美味异常。此后,渔翁仿照此法,制成敲鱼,逢人诉说。久而久之,敲鱼就成了家家户户的菜肴,温州敲鱼就这样被流传下来,成为著名的瓯菜之一。三丝加清汤烹制而成的“三丝敲鱼”,汤清味醇、鲜嫩爽滑,色泽调和,独具风味。

鮸鱼是温州最家常的一种鱼,味质鲜美,肉多无细刺,所以温州人经常拿它来做鱼丸、敲鱼之类的,现在因为鮸鱼的价格高,许多敲鱼是用马鲛鱼做的。

三丝指的是青菜、香菇丝和胡萝卜丝,一起和切好的敲鱼丝做汤,颜色搭配好看,味道也很互补。三丝敲鱼是有名的瓯菜,一般的温州酒店都能吃到这道菜。

⑥温州鱼饼

图片来自于网络

温州鱼饼和鱼丸的做法差不多,就是鱼饼里要加入豆腐和更多的淀粉和肥肉。推荐永高鱼饼,本地最有名的鱼饼连锁品牌,有门店,也有真空包装可以买,价格有点小贵,热的天气买是需要冷藏的。

⑦温州鸭舌

每次回家想给室友带特产的时候,我都会带鸭舌。温州鸭舌最早的时候没有真空包装,都是酒席上的盘头(冷盘),后来有一家做卤味的叫初旭,他们靠卖鸭舌发了家,他们家的鸭舌用可乐卤过,甜甜的很适合噶色吃(单独吃),也很适合配酒。鸭舌也从此走上了日常的餐桌。

后来老板还琢磨出了真空包装,一条鸭舌包一个包装,一斤没多少东西,要加要上100块,赚了个盆满。年前初旭老板听说涉及民间集资,逃出温州躲债,后来被政府劝回来继续开工生产,希望以后还能一直吃到初旭的鸭舌。

鸭舌其他的常见品牌还有爽康、藤桥什么的,不过真空包装的鸭舌没有熟食店新鲜卤好的好吃,初旭有实体店,大南门沃尔玛百货楼下那家应该最大。

灯盏

这是我最爱吃的点心!小时候放学能吃一个灯盏糕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不过吃多了上火,所以不能经常吃。

灯盏糕类似于北方的油墩儿。主料是面糊、萝卜丝、肉末、鸡蛋。看师傅做灯盏糕也是一种享受,油锅一热,放入一个大铁勺,铁勺上浇一层面糊,在油锅里转动,等面糊凝结后放入萝卜丝,肉末、鸡蛋,食材熟了后再盖上一层面糊,浇上热油炸过,因为外形像灯盏,所以叫灯盏糕。

刚出锅的灯盏糕要趁热吃,菜油炸过的清香,焦脆的外壳,里头萝卜丝的清甜、肉末咸香和鸡蛋的滑嫩交叉在一起,很落胃。一个灯盏糕比较大,两个人分着吃合适,如果一个人吃完基本上饭是不用吃了。

最开始灯盏糕只有肉蛋萝卜丝,后来花样很多,有的会加虾仁,有的还会加鲍鱼,土豪可以试试,我没有尝试过。以前灯盏糕是街头小吃,现在渐渐也可以登堂入室了,酒店点的灯盏糕是炸好了切开的,没有了锅气,总归不如街头小店刚炸出来好吃。

推荐大家去吃大王灯盏糕,老字号。还有家扁头灯盏糕,也是老店,在铁井栏附近,就是长人馄饨店对面,每次去都要排队。卖灯盏糕的地方有时候还卖猪油糕,是一种本地糯米和芝麻做的甜食,爱吃的可以尝尝,很香。

⑨杏仁腐

杏仁腐是一种糖水,主要用甜 杏仁 磨浆后加水煮沸,待冷冻凝结之后切块而成。温州杏仁腐除了这个,还会放什锦水果罐头,葡萄干,黑芝麻,还有灵魂是杨梅干,不加杨梅干的杏仁腐简直是耍流氓。温州杨梅很出名,衍生产品杨梅干、杨梅酒也是很常见的。最后出来的杏仁腐要加一点薄荷水,冰镇一下,夏天来一杯简直从头凉到脚,舒服的很。

    小时候家里人不怎么让吃杏仁腐,说是点化的时候黑心商家加了薄荷牙膏,才能固化。现在能够自己做主随意喝杏仁腐了,但是家乡却很少回去,一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统共也就喝一两次。

     推荐去五马后巷吃杏仁腐,哪一家都一样。最正宗的杏仁腐用厚重的有年代感的玻璃大杯子装着,金属的长柄勺子肆意地挂着杯壁,去抢杯子里仅有的两颗杨梅干,那样的时光很多年都不再有了。还有一家小杏仁工作坊,杏仁腐做的味道很正,水果是加了新鲜的,不是罐头,味道更佳。

如果你吃过瓯菜,它那独特的风味准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可是你尝过温州的馄饨吗?它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美味佳肴,它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道点心而已。这么个不起眼的'东西,也许不会引起你的兴趣,但是我要告诉你温州馄饨的名气还不小呢。

人说馄饨有什么稀奇的,哪儿没有呢?是啊,馄饨大江南北处处都有,而且都是当地着名的风味小吃,可在我看来,走遍天下哪里也比不上温州的馄饨。因为温州的馄饨做的最为精致,配料最为讲究,色彩最为鲜艳,在尝过外地馄饨的温州人交谈,他们都曾留下这样的印象:北京的馄饨形同饺子,皮厚馅少,上海的馄饨含碱过多,味同嚼蜡,宁波的馄饨没有嚼头,不知滋味,香港的馄饨又称云吞,虽然馅多,怎么也吃不出馄饨的味道来,因此,其他地方的馄饨比不上温州的色香味俱佳。

温州的馄饨以长人馄饨最为着名,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店,注重质量,馄饨皮薄,馅心新鲜,用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煮馄饨,汤清,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长人馄饨的包法也十分简单,但味道不一般,皮薄,薄的晶莹剔透,又隐约可见一点儿肉红,你如果咬一口那长人馄饨,汁水从里面流出,一股飘飘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

听了我的介绍,你肯定垂涎三尺了吧!

1、五马街

五马街,中国著名商业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

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一九八四年四月定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

2、南塘街

城南堤塘南塘上的一条街道。温州南塘街连接温州锦绣路,毗邻温州白鹿洲公园,凯盛花园。南塘街和南塘河相伴而生,街因水兴,河由地名,并都衍生自南塘。

3、朔门街

东起水门头打绳巷,西至解放街,长380米,宽6米,最狭处仅2.9米,是温州旧城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条老街。因其位于温州古城七大门之一的“朔门”之内,故名朔门街。

明清时期,朔门就是温州著名的商业街。因为紧靠瓯江的南埠头,朔门街成为北向进城的通道,人们一停船上岸就直奔朔门,这里南货、水产、糕点、香烛、等'应有尽有。

扩展资料

五马街经营特色:五味和十分注重经营特色,除了供应南北货外,兼营糟、醉、腊、海味、鲜果,还自办作坊,聘请名师制作蜜饯、腌腊货、糕点、炒货等食品,以选料考究、加工精细、货真价实、风味别具而闻名,尤以糟制鱼生、虾酱、醉蟹、香螺、腊肠、酱油鸭、五味香糕、山楂糕与五加皮药酒为特色。

知名度最高的要数美味鱼生(即白鳎生),制作工艺已有80余年的历史,独具色鲜、条匀、不糊、味美、耐贮五大特色。除供应本地市场外,曾用龙泉青瓷罐精装远销香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门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塘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马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747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