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包括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第1张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即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按流动方向可分流入和流出两种:资本流入,是指外国(或地区,以下同)输出资本,本国输入资本,表现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即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或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即本国在国外的资产减少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输出资本,外国输入资本,表现为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即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或本国对外国负债减少,即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

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很多,有根本性的、一般性的、政治的、经济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过剩资本的形成或国际收支大量顺差

过剩资本是指相对的过剩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率的提高,资本积累迅速增长,在资本的特性和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的支配下,大量的过剩资本就被输往国外,追逐高额利润,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就由此而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在国外获得的利润也大量增加,反过来又加速了资本积累,加剧了资本过剩,进而导致资本对外输出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近20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资本、金融、经济等一体化趋势有增无减,加之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与运用,资本流动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使当今世界的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而快捷。总之,过剩资本的形成与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是早期也是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用外资策略的实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通过不同的政策和方式来吸引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迫切需要资金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往往通过开放市场、提供优惠税收、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等措施吸引外资的进入,从而增加或扩大了国际资本的需求,引起或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

利润的驱动

增值是资本运动的内在动力,利润驱动是各种资本输出的共有动机。当投资者预期到一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他国,资本就会从他国流向这一国;反之,资本就会从这一国流向他国。此外,当投资者在一国所获得的实际利润高于本国或他国时,该投资者就会增加对这一国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或国际垄断利润,这些也会导致或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在利润机制的驱动下,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流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汇率的变化

汇率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尤其70年代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普遍建立,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经常波动,且幅度大。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持续上升,则会产生兑换需求,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不稳定或下降,资本持有者可能预期到所持的资本实际价值将会降低,则会把手中的资本或货币资产转换成他国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向汇率稳定或升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动。

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汇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国利率提高,其汇率也会上浮;反之,一国利率降低,其汇率则会下浮。例如,1994年美元汇率下滑,为此美国连续进行了7次加息,以期稳定汇率。尽管加息能否完全见效,取决于各种因素,但加息确实已成为各国用来稳定汇率的一种常用方法。当然,利率、汇率的变化,伴随着的是短期国际资本(游资或热钱)的经常或大量的流动。

通货膨胀的发生

通货膨胀往往与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有关系。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财政赤字,该赤字又是以发行纸币来弥补,必然增加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一旦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减少损失,投资者会把国内资产转换成外国债权。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财政赤字,而该赤字以出售债券或向外借款来弥补,也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因为,当某个时期人们预期到政府又会通过印发纸币来抵10债务或征收额外赋税来偿付债务,则又会把资产从国内转往国外,

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

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仔在,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一国的投资气候恶化而可能使资本持有者所持有的资本遭受损失。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投资条件发生变化而可能给资本持有者带来的损失。战争风险,是指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战争对资本流动造成的可能影响。例如海湾战争,就使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在战争期间许多资金流往以美国为主的几个发达国家(大多为军费)。战后安排又使大量资本涌入中东,尤其是科威特等国。

国际炒家的恶性投机

所谓恶性投机,可包含这两种含义:第一,投机者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纯粹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刻意打压某种货币而抢购另一种货币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普遍发生,毫无疑问会导致有关国家货币汇率的大起大落,进而加剧投机,汇率进一步动荡,形成恶性循环,投机者则在“乱”中牟利。这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恶性投机。第二,投机者不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而是基于某种政治理念或对某种社会制度的偏见,动用大规模资金对某国货币进行刻意打压,由此阻碍、破坏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但无论哪种投机,都会导致资本的大规模外逃,并会导致该国经济的衰退,如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一国经济状况恶化→国际炒家恶性炒作→汇市股市暴跌→资本加速外逃→政府官员下台→一国经济衰退→这几乎已成为当代国际货币危机的“统一模式”。

其他因素

如政治及新闻舆论、谣言、政府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干预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了一系列典型的特征:

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

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两个热潮期:一是80年代后半期。据统计,1986-1990年国际投资流出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每年流出的绝对额也猛增,1985年为533亿美元,1990年高达225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从1985年的6836亿美元,增至1990年的1.7万亿美元。二是1995年以来。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量达3150亿美元,增长40%,1996年达3490亿美元,增长11%;1997年达4 240亿美元,增长25%。1997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并没有因亚洲金融危机而减少,而且各地普遍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

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主要指国际借贷(中长期)和国际证券投资的数量。至80年代末,该市场规模约5万亿美元,为1970年的34倍。整个80年代,金融市场资本量每年递增16.5%,远超过世界商品贸易每年5%的增长,进入90年代所,该市场进一步扩大。据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7月底,国际银行放款总额达99698亿美元,放款净额达52350亿美元。而至1997年12月,国际证券发行总量高达35314亿美元。这里的证券发行包括国际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欧洲票据等。如果再计算股票市场,则国际资本市场的规模将进-步膨胀。1997年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达到了或接近创记录的水平。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992-1996年间翻了一番,1998年又突破9000点大关。目前更高达11000点以上。债券、股市及银团放款市场的兴旺发达是1997年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

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市场的流动,基本上都要反映到外汇市场的各种交易往来中。根据国际银行的估计,世界各主要外汇市场(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等)每日平均外汇交易额在1979年为750亿美元,1984年扩大到1500亿美元。1990年初国际清算银行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当时的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已接近9000亿美元,而目前达1.2万亿美元左右。

上述分析表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尤其短期资金流动,已占主导地位。货币资本已脱离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而独立运动,而由此形成的货币资本运动与商品运动相分离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代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尤其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角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的资本、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的经营战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销售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无国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总额高达5.5万亿美元,而世界出口总额仅为4万亿美元。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控制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90%,其资产总额占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50%,控制工业研究与开发的80%、生产技术的90%、世界技术转让的75%,以及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37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